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一九八三年六月二十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杨尚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余秋里、杨得志、张爱萍、洪学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2.
国际劳工组织全体大会,经国际劳工局理事会的召集于一九八五年六月七日在日内瓦举行第七十一届会议,经议决采纳关于本届会议议程第五项所列修正一九三八年第63号工资与工作时间统计公约的若干提议  相似文献   

3.
国际劳工组织全体大会,经国际劳工局理事会的召集于一九八五年六月七日在曰内瓦举行第七十一届会议,认识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可靠的劳工统计资料的共同需要,特别是为规划和监测社会与经济进步的目的,以及为产业关系的需要,经议决采纳关于本届会议议程第五项所列修正一九三八年第63号工资与工作时间统计公约的若干提议,并经决定这些提议应采取补充一九八五年劳工统计公约的建议书的形式,于一九八五年六月二十五日通过下列建议书,此建议书得称为一九八五年劳工  相似文献   

4.
新县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革命战争年代,这里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首府所在地,先后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主力红军,留下了徐向前、邓小平、刘伯承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战斗足迹,为革命献出了吴焕先、高敬亭等5.5万名优秀儿女,培育了许世友、李德生等93位将军和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是全国著名的将军县。新县人用鲜血和生命在中国革命史上铸造了一座红色的丰碑。  相似文献   

5.
徐小岩 《黄埔》2012,(1):24-25
黄埔一期学生、黄埔军校同学会首任会长徐向前元帅之子徐小岩将军曾充满感情地撰文,讲述其父母回忆报考黄埔军校及在校生活的往事。现摘录如下,作为本期特别策划"我的军校生活"之开篇:  相似文献   

6.
史江民 《黄埔》2014,(6):103-105
正受第五届"中山·黄埔·两岸情"论坛筹委会主任、全国政协委员、香港金夏实业集团副董事长胡葆琳邀请,9月5日,我与多位黄埔后代一道飞赴香港参加论坛。虽然对论坛并不陌生,但也谈不上熟悉。胡葆琳委员此前曾协助我们采访了徐向前元帅之子徐小岩将军、周恩来总理侄女周秉德委员和郑洞国将军之孙郑建邦先生,三位黄埔后代的亲和力让我和同事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戴安澜将军在缅甸抗击日寇,为国殉难四十周年.我们和戴将军是黄埔军校先后同学,同受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思想的感召和第一次国共合作形势的熏陶,后来又在北伐和抗日战争的战场上并肩战斗.戴将军的飒爽英姿,至今仍时常浮现在我们的眼前. 戴安澜将军,字衍功,号海鸥,安徽无为县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一九三七年卢沟桥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戴当时担任国民党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三旅旅长,曾先后参加保定泺河之役、彰德漳河争夺战和太行山游击战,出奇制胜,重创日寇.一九三八年鲁南之役,他率部以火攻阴墩,计取朱庄,奠定了台儿庄的胜利基础.一九三九年一月,戴将军调任第五军第二百师师长,当时杜聿明为该军军长,洞国为副军长,庭笈为该师步兵指挥官兼第五九八团团长.那年冬天,该师参加广西昆仑关攻坚战,戴将军身先士卒,正面强攻,首先占领昆仑关口,全歼日寇第五师团第十二旅团,毙敌旅团长中村正雄.  相似文献   

8.
《黄埔》2012,(1):23-25
黄埔一期学生、黄埔军校同学会首任会长徐向前元帅之子徐小岩将军曾充满感情地撰文,讲述其父母回忆报考黄埔军校及在校生活的往事。现摘录如下,作为本期特别策划“我的军校生活”之开篇:  相似文献   

9.
敬仰红安     
"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这是徐向前元帅为红安的题词,也是一本书的名字。这本书向读者讲述了红安的神奇传说。20年前,我收藏的这本书,却一直成为我心中一个未解的情结,敬仰的红安啊,什么时候能够拜谒您?  相似文献   

10.
抗日民族英雄范筑先崔金钊,董天备范筑先,字夺魁,山东馆陶县南彦寺村人。1881年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九岁在本村义学读书,13岁其父因饥饿病逝,只靠寡母一人抚养。15岁就拉小车,18岁给别人运贩粮,为母亲挣钱,被夸力“孝子”。1904年大旱,颗粒未收,...  相似文献   

11.
《春秋》2001,(4)
翻开中国共产党80年的革命史册,在“统战”这一光辉篇章中,我们党和毛主席与范筑先的统战工作堪称典范。范筑先,原名金标,学名夺魁,字竹仙,笔名青竹道人。1881年1月30日出生在山东馆陶县卫河西岸南彦寺村(今属河北省)一个贫寒农家。1904年因家乡遭水灾,为生计入天津北洋陆军第四镇当“备补兵”,由于刻苦耐劳,英勇善战,逐步递升为“副兵”、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05,(7):85-85
马本斋,一九零一年生.河北省献县人,回族。抗日战争爆发以后.马本斋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战线的号召,组织了“回民义勇队”.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一九三八年率部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表示“我决心为回族解放奋斗到底、而回族的解放只有存中国共产觉帮助和领导下,才能实现。”一九三九年任冀中回民支队司令员.一九四二一年六月任儿路军冀鲁豫军区三分区司寺兼回民支队司令。  相似文献   

13.
历史遗存     
琼崖红军云龙改编旧址地处海口市琼山区云龙墟北隅的云龙改编旧址,原为“六月婆”庙场址,1938年12月5日琼崖工农红军在此改编为“广东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十四区独立队”而得名。旧址正门内是一尊威武的“独立队红军战士”铜像,总高10.4米,其中铜像高6.4米。像座正面镌刻着徐向前元帅的题词:“琼崖坑日先锋”。  相似文献   

14.
自从1938年投入国民党怀抱后,张国焘成了中共历史上搞"分裂主义"、"军阀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这个曾被昔日红四方面军同事徐向前元帅评价为"不是没有能力,但品质不好"的人(徐向前《历史的回顾》,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版),在成为叛徒之前,其实是有多重身份的,其中不乏"灿烂头衔"。  相似文献   

15.
刘琳 《当代广西》2005,(10):41-41
徐向前入城后,社会上很快流传“阎锡山跑了,徐向前来了,五台人还是沾光”。可哪知这位徐司令官却“六亲不认”。  相似文献   

16.
刘衍智 《春秋》2015,(3):10-15
国共合作坚持反“扫荡”1939年,国民党苏鲁战区总部和五十一军、五十七军到达鲁南山区之后,与共产党八路军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好的。于学忠总司令与徐向前、张经武两将军之间,时有接触。各军各师与八路军之间,也广泛地开展了交朋友活动,双方的工作人员也保持着频繁的来往,我军部和师部都驻有八路军的联络人员。在敌后战区里,一种国共两党亲密合作的喜人气氛,确实令人感到鼓舞。战区总部和五十一、五十七军的到来,日军十分仇视。敌人处心积虑地想消灭我军,决不允许我建立巩固的抗日根据地。5月上旬末,总部就获悉,日军正在青岛、潍县、济南、兖州、徐州和海州等处  相似文献   

17.
牛连文 《春秋》2013,(2):18-20
1938年5月间,中日两军主力在徐州会战。为了切断中国军队的退路,日寇沿平汉路南下的土肥原十四师团曾由大名出动,侵占濮阳、濮县等黄河河曲沿岸等县。范筑先为了迟滞敌人渡河,曾率李相臣的保安营和石洪典五支队、韩春和六支队、冀镇国十三支队、刘耀  相似文献   

18.
凌梅 《世纪行》2006,(10):31-34
为实现“川陕甘计划”,策应中央红军北上,1935年3月28日,红四方面军发起强渡嘉陵江战役,开始了大规模的战略转移——长征。长征途中,李先念接徐向前的命令,率部迎接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实现懋功会师;坚决维护党和红军的团结,积极支持朱德、刘伯承、徐向前等反对和抵制张国焘的分裂主义;率西路军余部翻越祁连山,深入冰天雪地、杳无人踪的原始森林,继而穿越被称为“死亡之海”的茫茫戈壁,经历了极其艰难而曲折的斗争。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爆发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原红四方面军因敌人封锁而未过黄河,执行打通国际线路的西行部队被整编为八路军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当时我是师部警卫营班长,负责师首长的警卫工作。1937年9月,部队奉命开往山西前线打击日本鬼子,而将要去的山西省五台县,是副师长徐向前的家乡。  相似文献   

20.
黄埔军校同学会首任会长徐向前元帅的夫人、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黄杰同志于2007年6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