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1999年4月30日柬埔寨作为最后一个东盟正式成员国被接纳,东南亚十国将以一个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发挥特殊作用的大东盟形象面向中国、面向世界,作为与东南亚在自然地理、政治经济和民族文化等方面联系最为密切的中国,所考虑的东南亚战略已不仅是周边邻国,而是整个东盟,与此同时,位于中国与东盟结合部的云南省,特别是处于结合部核心地带的与东盟邻国有诸多共同点的滇南边境地区,将越来越重要地发挥着中国面向东南亚的桥梁、通道、窗口和基地作用。因此,这一广大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民族文化作为人们物质精神生活的需求而被保护发展创新,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在思考河套文化时,特别是要思考文化在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进而影响各族群的生计方式。在河套地区的历史进程中,战争、移民、屯田、交往等活动,不仅使生产要素在各项活动中得以重新配置,也引起了文化的摩擦与冲突,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使文化多元化成为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平台,并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持。  相似文献   

3.
吴卓娅  张铎 《人民论坛》2015,(8):229-231
文章着重论述了东北地区各民族文化在我国历史上各个阶段所起的重要影响及东北民族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地区经济的发展、演变、更替所起到的促进作用,论证了东北地区多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并通过多元文化的互动和创新,加快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打造地区经济优势的桥头堡,推动和构建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并有效地实施"一路一带"的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中世纪以来,新兴商人资本逐利活动把彼此孤立的地区连接起来,使得分散的历史之间出现整体发展势头。近代转型时期,新兴商业资本不仅从政治上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而且还催生了西欧大工业生产的到来,直接推动西欧近代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5.
民族之间的经济关系 ,是民族关系的基础和核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经济利益的矛盾已在民族关系中占居主导地位 ,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各民族的政治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我国各民族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经济利益的协调上。协调的好坏 ,关系到民族团结 ,社会稳定 ,现代化成败 ,因此 ,又成为重大政治问题。第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进一步发展。首先 ,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了丰厚的物质条件 ,先发展起来的地区不仅可以更大程度的支援少数民族地区 ,同时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外开放与改革进程给本地区注入了活力…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期间,为了安置大批从东南亚一带归国的侨生,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与教育部先后在云南、重庆与广东设立了三所国立华侨中学,为他们提供了便利的就学机会,是抗战期间国民政府救济归国难侨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民政府与海外侨胞共同抵御外侮团结互助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7.
试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对我国民族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对当代中国的民族关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从经济上看,贫困不仅制约少数民族地区的进一步发展,也影响发达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从政治上看,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会在一定程度上动摇少数民族人民对现存制度和规范的认同,制约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从文化上看,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会使民族文化的发展缺乏物质动力,阻碍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8.
《时代潮》2005,(24)
蒙自县地处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中部,红河与南盘江的分水岭上,南靠中越边境,历来是滇南重镇。为更好地实施对外开放带动战略,2003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驻地迁往蒙自;2003年7月,云南省滇南中心城市现场办公会在蒙自召开,构筑了个旧、开远、蒙自滇南中心城市框架,滇南中心城市战略的实施,使发展机遇再一次垂青了蒙自。面对大好形势和机遇,蒙自必须围绕建设中国滇南、面向东南亚的现代化开放城市定位,倾全县之力,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高水平规划、建设、管理、经营城市。在全球城市化的大潮中,如…  相似文献   

9.
泰国的东北部地区是东南亚老族人最多的地区。这个地区的老族,是在泰族控制这个地区之前从今天的老挝这一带移居到过去的。随着泰族对这个地区的控制和现代泰国版图的形成,这些老族成了泰国的国民。今天,泰国官方把他们称为北方泰族。但是,由于这一带地区的主要居民的历史和和文化与今天老挝的主体民族老族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他们中的许多人仍然自认为是老族人,现在国际学术界也仍然还把这些居民称为老族人。  相似文献   

10.
孟端星 《求索》2007,(2):216-218
1940年9月前后,日军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北部,滇南国境骤然告急,中国旋即调集军队在滇南设防。在滇南各民族的协力支持下,滇南防守阻止了日军由滇南直入昆明、动摇我抗战大后方之企图。起了支援滇西抗战,维系滇缅路这一“抗战输血管”的作用,从而有利地支援了全民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多元宗教生态文化及其形成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中所体现的生态文化理念,通过制约民族地区群众的社会经济行为方式对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起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在对不同的传统宗教生态文化的特点进行系统归纳的基础上,我们对民族传统多元生态文化的形成特性也进行了总结,发现其在历史上从内容、功能、传承性等方面构成了一个广泛的自然生态保护体系,它的多元性不仅体现在宗教伦理观的不同,还和各民族所处的生态环境、生产活动紧密联系,有很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系统的适应性特性。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中华民族关系和云南民族关系格局为对象,探讨了地理环境对民族关系的影响.作者认为,民族关系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民族分布格局基础上,不同民族在物质生产过程中进行经济文化交流而形成的.由中华大地辽阔的疆域和复杂多样的地理条件所决定的中华民族的多元起源和多民族长期共存的格局,是中华民族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中国地理环境的区域多样性和整体统一性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使得中华民族及其文化既表现为多元、多区域、多中心不平衡发展,又呈现出多元、多区域、多中心文化向中原文化内向汇聚和中原文化向四周辐射的特点.时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统一与分裂交替出现,统一长于分裂并日益巩固这一历史大趋势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东西两大块、南北三带的地理特点,使汉族的农耕文化和众多少数民族的游牧文化形成分野清楚而又天然地互相依赖、互相补充的关系.独特的地理区位特点使云南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西南门户和连接中国内地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通道.加强了云南各民族与祖国内地、云南各民族与东南亚、南亚国家民族以及云南各民族的相互关系;云南各民族在多样的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多种经济文化类型,有利于各民族之间互相依存、优长互补的民族关系的形成和发展;由云南地理环境所自然形成的"边内结构"和"山坝结构",对云南民族关系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民族地区的对外贸易有了较大的发展,许多土特产品陆续进入国际市场,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加了各族人民的经济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有着许多优越的条件,地处边疆,与东南亚的越南、老挝、缅甸等国家相连,区位优势明显,许多工业产品和农副产品销往这些国家,并经过转口贸易销往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二十一世纪是亚洲的世纪,随着交通运输建设的进展,云南成为进入亚太地区的最佳通道之一;云南民族地区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土特产品丰富多彩,如茶叶、木耳、香菇、三七…  相似文献   

14.
沈振宇 《创造》2001,(6):40-40
建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有少数民族文化包容之中发育完整的汉儒文化,明清两代曾创造了“雄镇东南”的辉煌。同时,建水文化还是中原文化与边地少数民族文化相融合的一个典型,不仅有文化的融合,而且有民族的融合;不仅有“用夏变夷”的变革,而且也有“夏变于夷”的交融。建水党校的教师们在建水历史文化名城课题研究中,发掘出了一份建水、石屏一带孔姓源流的史料,也是一份反映民族融合的珍贵史料。   滇南建水、石屏一带的孔姓彝族,很严格地按孔子后裔的辈份排列,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历史现象。建水县官厅镇磨玉办事处共 …  相似文献   

15.
历史发展进程表明,民族和国家的形成各有其不同的历程。民族与国家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东南亚诸国,无论是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等中南半岛国家,还是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等东盟国家,都是在民族运动中形成的现代国家,是民族意识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拟概述东南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并对它们走出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桎梏,迈入现代的进程作简略的分析。当前,加快民主化进程既是这些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其向新兴工业化国家迈进的必由之路。 一、东南亚民族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国家是以民族国家身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是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问题。 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是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废除了民族压迫,实现了民族平等。但历史形成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落后的状态,使少数民族在享受各种平等权利时受到影响;传统的经济布局,经济结构的不合理状况,制约了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速度;加之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信息不灵,  相似文献   

17.
民族地区县级经济是指民族地区县级区域内务民族人民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一切经济活动的总和。相对于部门经济,它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由于大一统的计划经济的束缚,民族地区县级经济结构单一,发展十分迟缓。改革开放以来,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和实施,极大地推动了整个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向前发展,各行各业欣欣向荣。发展到今天,民族地区的县级经济也与其它地区一样,形成了多种经济成份并存,一、二,三产业并举的格局,并成为充满生机的相对独立的区域经济。而且由于民族地区的特有优势和其内在的巨大潜力以及农业。工业、人口等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一个全新的民族地区的县级经济概念已经形成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贺静 《前沿》1999,(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族地区在改革开放浪潮的推动下,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但是由于社会、历史、自然等多种原因,民族地区同内地和沿海地区的差距在逐步拉大。因此,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积极探索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路子,对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保持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制约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我们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根本政策和目标。推动各民族的发展进步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个重大的政治问题。这些年来,民族…  相似文献   

19.
正确认识差距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高尚德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是由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决定的,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个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可以这样认为,解决...  相似文献   

20.
伍琼华 《思想战线》2007,33(6):74-81
南传佛教壁画是东南亚佛教文化圈里重要的外显文化之一,也是对贝叶经中所载典籍、历史、文学故事等内容的一种艺术化的解读和教育传播方式。它在云南的本土化和民族化,使其长期以来影响着这些地区少数民族的意识形态,并成为民族历史、民族关系、民族传统工艺、民族生态观、民族伦理道德教育等内容的重要载体;又因其国际性地位,还肩负着文化交流的作用,在政治、经济、文化冲突中起着缓和乃至化解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