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联交易能促进企业规模经营、降低交易费用、提高市场竞争力 ,但关联方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联关系和利益上的牵扯 ,不可避免地产生交易上的不平等和利益的侵占 ,客观上给市场造成负面影响。以安然公司为例引出如何正确判断关联交易 ,如何规制董事与公司的关联交易 ,及如何加强独立董事对关联交易的监督。  相似文献   

2.
笔者认为对“独立性”的法律界定重在形式上严格化,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因素来予以衡量:(1)与该以司或该公司关联企业的雇佣关系,(2)与该公司或该公司关联企业的经济利益关系,(3)人员的私人关系或其他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3.
我国《公司法》规定了关联关系、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概念,同时还设置了实际控制人表决权排除制度、大股东的诚信义务以及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等,在一定程度上对关联交易的有序进行起到了规制作用,但在保护关联企业从属公司中小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层面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在订立有控制合同或利润转移合同时,控制企业必须在合同上订明提供一定的金钱给付作为对少数股东的补偿;在没有订立控制合同的情况下,控制企业不得利用其影响力为或不作为不利于从属企业的行为或措施;同时规定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和其他各种形式的控制权人诚信义务,对从属公司及其少数股东进行保护。公司人格否认原则是保护从属公司债权人的有效制度。  相似文献   

4.
关联交易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大量存在,已成为企业集团发挥市场竞争优势和实现规模经济效益的一种普遍方式。企业集团内部不公平的关联交易引发了许多不良后果,造成了国家利益、集团整体利益、中小股东及债权人利益的损失。对企业集团内不公平的关联交易进行法律规制,应通过法律制度和机制的作用,使不公平关联交易中利益受到损害的交易主体得到及时、有效的法律救济。本文深入分析企业集团内部不公平关联交易的表现及危害,并针对公司法和证券法方面的不足,借鉴国外规制关联交易的法律原则和方法,综合考虑执法和司法环节的执法成本和可操作性问题,提出了完善规制企业集团关联交易的立法思路和公司法、证券法方面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商事活动日益频繁,关联企业的控制公司利用从属公司法人外壳操纵其经济活动,通过无偿调拨资产、转移利润等方法肆意进行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严重扰乱了我国的经济秩序.而我国现行法律对如何实现对关联企业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存在着大量的法律空白和缺失.因此,通过对民事执行程序的立法完善是实现保护关联企业的债权人利益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有限责任制度曾是法学上的伟大创造。随着历史的发展 ,有限责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尤其是关联企业现象凸现之后。本文以关联企业问题作为支撑点 ,分析有限责任的存在价值和固有缺陷 ,并提出应以否定有限责任的基调来规制关联企业成员公司尤其是控制公司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7.
关于国有企业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的问题上,既要借鉴西方国家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和实践,又要在制度上体现社会主义企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国有企业职工以国有产权、劳动力产权、劳动力资本和利益相关者身份参与公司治理是我国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要求,也是现代企业公司治理制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台湾地区关联企业立法及其对大陆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联企业可谓是一把双刃剑 ,它以其结构性功能优势取胜的同时 ,也带来了侵害中小股东、债权人利益等诸多弊端。对此 ,我国的公司立法却束手无策。文章通过借鉴和引进我国台湾地区“公司法”的立法精神 ,建议在我国《公司法》中增设“关联公司”一章 ,明确对弱势群体的保护规则 ,重申法律的公平正义原则。  相似文献   

9.
越来越普及的公司转投资 (即对外投资行为 )对传统的公司法理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动摇了人们长期以来所坚持的“独立主体说”、“公司社团性”等理论的基础。转投资是关联企业形成的重要原因 ,也是一人公司得以产生的主要原因 ,它不仅对公司的资本真实原则造成冲击 ,而且导致了公司“越权规则”的衰落。本文主要从转投资与关联企业、转投资与一人公司、转投资与公司资本真实原则和转投资与“越权规则”等四个方面阐述了转投资对传统公司法理念造成的冲击与挑战  相似文献   

10.
公司管理者的管理活动的目标应该是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和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而不是管理者个人私利的最大化。而现实中往往是后者。笔者提出了使公司管理者以股东利益和企业利益最大化为工作目标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企业并购中法人治理结构之磨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指企业如何按照分权和制衡的原则来管理公司 ,协调企业资本供给者和资本管理层之间的关系问题。公司治理实质上要解决的是因所有权和高层管理人员之间关系的问题 ,在并购中 ,公司治理结构法律成本体现为因经理人员与投资者、决策者与执行者之间潜在利益不一致而对并购权利行使和利益分配争夺产生的成本 ,可能包括以下诸如修改公司章程、股东之诉、股东派生诉讼、少数股东权益保护等引发的成本。在企业并购中追求的1+1>2的效果 ,决定了如何对合并企业进行磨合成为企业合并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不管是索贿型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还是收受贿赂型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为他人谋取利益”都是其构成要件。“为他人谋取利益”是客观要件;是否“为他人谋取利益”影响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既遂的成立。  相似文献   

13.
在公司并购中,关联交易具有两面性,根据新制度经济学中的负外部性内部化、降低交易费用等理论,关联交易成为上市公司提升主营业务竞争力、提高利润的重要方式。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会计师律师券商等中介机构缺乏独立性、关联交易违法成本极低等因素,关联交易成为上市公司逃税避税、操纵股价、勉强维持上市资格或控股股东掏空公司利益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面对关联企业,外部债权人无疑属于弱势群体,在企业破产时他们的境地更是可想而知,法律理应向他们倾斜.对破产关联企业债权人利益的保护是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不是能够通过一两个原则、制度的引入或确立能够解决的,而是应该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机制,从方方面面来对关联企业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公司法》所规定的关联担保表决权回避程序是与决议可撤销的效力相连结的。程序的强效力导致了控制股东与少数股东之间利益分配效果的绝对化及片面化。关联交易本身所掩盖的利益分野难以通过回避程序直接予以判断。回避程序无法承担起直接的利益分配功能,只能起到辅助公平判断的作用。在公司多元化的利益冲突中,其效力应更加缓和与具有弹性。  相似文献   

16.
现代公司发展以及公司利益与社会利益在劳动者权益上的一致性,使得企业社会责任被引入劳动立法是历史必然.我国虽已在劳动法中进行了规定,但采用企业主体“一刀切”的方式带来诸多弊端.要完善劳动立法中的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必须遵循责任主体类型化的立法思路,借鉴美国与德国公司治理模式要求,获利较大的企业履行更大的企业社会责任,最终实现优化企业社会责任配置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受信任人义务是投资基金法的立法核心。受信任人义务包括:忠实义务和谨慎义务。限制关联交易是忠实义务的主要内容。本文对关联人士的范围及特征作了分析,关联人士具有三个要件:(A)有业务关系或家庭关系(Business or Domestic Relationship);(B)有理由(Reasonab1y)认为存在利益共同体(Interest Community);(C)该利益共同体在与第三人交易时产生利益冲突。笔者暂且称该标准为“利益共同体说”。本文对关联交易限制的形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主要有以下形式:人员构成的限制;限制关联人士与投资基金为交易;关联人士担任投资基金经纪人的限制;关联交易的报告义务等。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制度上的缺陷,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参与公司治理是完善公司治理的必由之路,对于我国当前的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人力资本产权框架下的公司治理呈现新的特征:治理结构主体的多元化、经营者在公司治理中具有双重身份、职工参公司治理从形式走向实质、公司治理的重点是利益关系的协调.  相似文献   

19.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是指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利用职务之便 ,自己经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的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 ,获取非法利益 ,数额巨大的行为。在认定本罪时 ,除了应注意犯罪主体必须是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外 ,还要考虑行为人在客观上是否从事了法律、法规所禁止的竞业行为 ,以及所获取的非法利益是否数额巨大 ,同时要将本罪与非法经营罪和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相区别。  相似文献   

20.
张杰 《工会论坛》2007,13(2):81-82
在我国证券市场上,许多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来粉饰业绩或输出利润,严重危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本文论述了关联交易的判定标准和种类以及披露,并提出了对规范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