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作为发展着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新的实践智慧、新的理论视野和新的使命担当,历史性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为新的历史阶段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巨大的理论贡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性地坚持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二是创造性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权,推进一系列新经济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三是创生性地阐释了科学社会主义阶段论、实现方式论以及国际关系论,振兴了科学社会主义;四是创制性地肯定党的领导地位,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确认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模式,升华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  相似文献   

2.
邱仁富 《探索》2020,(1):38-49
马克思主义发展到21世纪,面对世界格局与人类生存发展状况的深刻变化、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显著变化以及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生产力的重大进步,面临着更多更大的机遇与挑战。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也就需要从世界与人类的高度整体性、前瞻性地回答21世纪提出的时代命题。因而创新与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需要把握人民性,回答与解决人类生存性风险和共享发展难题;把握时代性,引导世界"百年变局"的发展方向;把握规范性,系统描述和解释21世纪的世界;把握整体性,整体观照人类发展的实践活动;把握实践性,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及创造人类美好生活提供新思想新理念。把握与彰显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这五个主要特性,从而为描述和阐释当今世界格局的深刻变革、推动人类和平发展等方面提供"说明书""解释学"和"方法论",并在此基础上建构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知识体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和发展。它立足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历史使命进入新阶段的两大实际,贯彻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运用了系统分析法和矛盾分析法,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全面深化改革""、以人民为中心"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遵循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探索道路到走顺走好初步定型道路,从事前系统设计到事后比较并在实践中展现社会主义中国特色,从适应国际规则实现自我发展向维护和完善国际规则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三大转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成的实践逻辑既蕴含在习近平个人的实践历练之中,也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实践之中;其理论逻辑凝结在价值立场之中,体现在具体内容的"基本原理+现实问题、中国实践+理论创新"的创新方法之中。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重在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立者和主要贡献者地位,拓展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深化对"两个确立"的理解,把全党意志、全国人民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报告系统地对改革开放作出了深刻的理论阐释.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来定位改革开放,既是基于伟大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继续开拓前进的路径揭示;以"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和"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来阐述改革开放,既是对改革开放历史作用的准确概括,也是对改革开放长期性必要性重要性的科学回答;以"三大目的"来归结改革开放,既是改革开放指向的综合阐释,也是科学发展目标的理论延伸.……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说:"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同时指出"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这里一个"命运决择"三个"才能发展"的论断,对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意义作了新的阐述。深入理解胡锦涛同志对于改革开放伟大意义的新论断,对于我们今后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更好地坚持、推进、加快改革开放、尤其是对于当前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极其重要。为此,约请上海哲学学会的专家,对此作进一步论述。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超越了苏联模式,应对了全球化的挑战.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主旋律,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的历史方位与时代条件下有效回应了新的时代课题,大大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自然生态观、人类命运观、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所有制理论;在科学社会主义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学说、国家学说、建党学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切实运用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9.
张龙林  刘燕 《求实》2013,(1):21-24
"社会基本矛盾"是毛泽东矛盾学说在社会层面的应用。这一概念深化了唯物史观对社会有机体的分析,发展了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辩证认识,决定了毛泽东的人民民主专政思想。毛泽东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反作用的强调,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的特殊运行规律,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相关思想的系统阐释和发展;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特殊性的归纳,为不断解决这一矛盾指明了路径。毛泽东的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启示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准确把握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理论正确认知当代各种矛盾关系,并通过统筹兼顾的基本原则消除贫富差距,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扎实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说:"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同时指出"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这里一个"命运决择"三个"才能发展"的论断,对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意义作了新的阐述。深入理解胡锦涛同志对于改革开放伟大意义的新论断,对于我们今后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更好地坚持、推进、加快改革开放、尤其是对于当前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极其重要。为此,约请上海哲学学会的专家,对此作进一步论述。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在完成和推进三件大事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这两大理论成果间的逻辑关联给予了新的阐释:实践意义上的"完成和推进"和理论意义上的"继承和发展"。基于这种逻辑关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始于毛,成于邓"、坚持和推进于中国共产党第三、四代中央领导集体。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具有很强的国际政治意义.从理论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诠释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的前途与命运;从实践上看,高举这一旗帜捍卫了世界科学社会主义阵地;从国际上看,高举这一旗帜有利于推动国际社会持久和平与建设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13.
廖述江  胡敏 《党史文苑》2007,(12):39-39
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成功探索,社会主义本质就是解放人、发展人和最终实现人的共同富裕。人本价值即以人为本质的价值取向,它既关注人的物质需要,也关注人的精神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全面发展的价值思想体现。人本价值主要体现在人的自由价值、平等价值及仁爱价值上。从历史发展脉络看,人本价值中的"人"是沿着人民——个人——"命运共同体"的路线而不断发展的。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贯穿着鲜明的问题导向,体现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改革开放的强烈意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作出了深刻阐释和解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了新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所提出和阐释的新思想与新观点,既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也体现了同中华文化的融合与贯通。  相似文献   

16.
"文革"的严重失误积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刻而丰富的经验教训。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上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群众路线原则;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是非问题上要划清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界限、"修正"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左与"左"及右的界限;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要把握好世情与国情的关系、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中外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马列主义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文革"时期的经验教训对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前线》2021,(5):35-38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共生共荣、互相成就、相得益彰。中国共产党坚持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建立了新中国;坚持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矢志践行初心使命,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简言之就是"马克思主义观"的问题.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是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第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既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又是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根本问题.只有正确回答了这个问题,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19.
谢宏 《党的文献》2015,(2):94-100
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的科学社会主义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而现实中的社会主义,毫无例外地发生在经济文化欠发达的国家。如何认识这种"理论断层"现象,关乎人们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确立。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推动人类更加自觉地去创造历史。资本主义全球化进程提供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一些经济文化欠发达国家首先步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条件。这个"历史条件",不仅涉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具体状况,同时涉及阶级矛盾、阶级斗争的形势。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强弱,甚至和国际大环境有关,是"历史条件的总和"。经济文化欠发达国家创建社会主义社会,要紧紧抓住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正是紧紧抓住生产力这个经典社会主义的内核,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新的概括,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理论概括,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的定义,在理论和实践上都称得上是一场革命,大大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说:"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同时指出"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这里一个"命运决择"三个"才能发展"的论断,对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意义作了新的阐述。深入理解胡锦涛同志对于改革开放伟大意义的新论断,对于我们今后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更好地坚持、推进、加快改革开放、尤其是对于当前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极其重要。为此,约请上海哲学学会的专家,对此作进一步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