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完美是什么?我曾经为这个问题查阅了许多为人处事方面的书,也曾照着书中传授的做法努力过,争取过,却在不知不觉中给自己的言行划了框框。每每独处时便不由自主反省和自责,怪自己不应该为一点小事对朋友发火;怪自己在学生面前不该感情外露;不该在领导面前讲太多的话;不该……原来颇自信的我,渐渐感觉自己还不如3岁小孩。尽管我努力想塑造一个完美的自我,结果自己却弄得郁郁不乐。我活得畏缩兮兮的,常常别人一句不经意的话会使我想到很多很多。为了博取别人的好感,我格外注意压抑自己的感情。为不得罪人,我学着"成熟"。每个小小的"纰漏"都会使我忧心忡忡。太多的顾虑,使我活得好沉好烦好累。我象是为别人的模式而活着,却始终并未获得周围所有人的好感。终于有一天,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2.
“人的一生不应该为索取而生活,而是为贡献而生存,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是道教信徒,有着自己的宗教信仰,讲究积德行善,乐于助人。闲在70多岁的我力争在晚年多做些帮助别人的事,我认为做了比不做要好,做了心里感到开心和快乐。我是帮过别人很多,但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比我  相似文献   

3.
“人的一生不应该为索取而生活,而是为贡献而生存。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有自己的宗教信仰,讲究积德行善,乐于助人。现在,70多岁的我力争在晚年做些帮助别人的事,做了心里感到开心和快乐。我是帮过很多人,但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比我已帮的人还要多,像我一样济困的人也很  相似文献   

4.
马冰 《半月谈》2005,(9):68-68
当知道朋友的爸爸妈妈离婚了的时候.我很难过,并决定帮助她渡过难关。我首先跟她说,离婚不是爸爸妈妈的错,也不是她的错.不应该责怪别人.也不需要自我忏悔。作为朋友,我没在她面前表现出大惊小怪的样子,情绪和行为都跟过去没有什么两样。我甚至到过朋友的家里,找过朋友的妈妈,希望地不要表现出好像出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相似文献   

5.
去年,笔者曾代同事做过两个月的信访工作,同事告诉我, 这些人在瞎闹,不就是想弄钱么? 然后列举了许多他遇到过的类似情况,并教我如何"转、推、拒"。我不禁大吃一惊,同事为什么会认为信访者的目的向恶呢?原因也许有很多,但我以为对老百姓缺乏感情应该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公务员对老百姓感情淡薄,  相似文献   

6.
茶余饭后,漫步街头,偶遇野史老人讲诸葛亮用激将法使年过古稀的老将赵子龙充当先锋,力斩魏军五员大将的故事。故事中利用不同人物的心理特征,成功使用激将法,给我很大启示。当代青少年争强好胜,自信心和自尊心都很强,对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十分敏感,但片面性大,在异性面前好表现自己,生怕人在女同学面前说自己的不是或无能;他们重感情,但缺乏理智,容易冲动;他们富于理想,崇拜英雄,但又不知怎样去学习英雄等等。这些都为我们采用激将法提  相似文献   

7.
从我推动实习生计划的第天起,就有很多人在质疑我们这样做是否值得?甚至说,公司不也经常猎取别人培养的人才么?每当这时,我总是对他们解释说:企业自己培养的员工对企业怀有深厚的感情,他们可以与企业一起经历风雨……  相似文献   

8.
耻为羞恶、羞愧的心理情感。唐朝柳宗元认为耻是指不参与不正直的事,不顺从邪恶,但一般认为耻是羞愧于做坏事。古人认为什么情况是耻呢?《国语》中说,举行礼仪有始无终为耻;感情与外貌不一致为耻;华而不实为耻;不估量自己的实力而帮助人家为耻;帮助别人而不成功为耻。《论语》中说,有德行的人以说多过做为耻;国家管理得当而自己贫贱为耻;国家管理失当而自己富贵为耻;国家管理得当,为官者可以领取俸禄,如果国家管理失当而为官者仍然领取俸禄,则为耻。有修养的人以自己品德不好为耻,不以被别人污蔑为耻;以自己不讲信用为耻,不以不被别人信任为耻;以自己没有才能为耻,不以不被任用为耻。  相似文献   

9.
不堪重负了,希望工作时间越短越好,工作越轻松越好,受不了委屈,需要尊重;不知道啥是责任了,今天开心就干,明天不开心就走了;喜欢自由了,不喜欢别人叫我千什么就干什么,只做自己喜欢做的;打心底觉得上司不如自己,看上司不顺眼,懒得和上司说话;错误面前拿借口当理由,心里还在暗想:你们这些人只知道说,自己做还不知道会做成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10.
只爱一点点     
<正>李敖写过一首诗《只爱一点点》:"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别人的爱情像海深/我的爱情浅……"针对这首诗,李敖自己解释说:"我相信,爱情本是人生的一部分,它应该只占一个比例而已,它不是全部,也不该日日夜夜时时刻刻扯到它。  相似文献   

11.
文学的力量     
丁酉新春一过,成为现象级的传媒节目当属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了,据说是创了全国电视收视率的新高.我是每次都会等在电视机前从头到尾收看.春节过后,在我社每月一次的评刊会上,我问大家:谁看了《中国诗词大会》?结果是,20多人中,除我之外大概只有两三人看了.于是我便自我解嘲:我喜欢的别人不一定喜欢,我不应该因为我喜欢就认为别人也应该喜欢.尽管很多观众都喜欢.  相似文献   

12.
给自己鼓掌.是自信的体现,是对自身价值的认同,是一种自我激励,是对自己生命潜能的激发。当然,为自己喝彩,说来容易,做起来难。有的人以为对自我鼓掌是“出风头”.是不稳重、不成熟的表现.因而不敢在大众面前表现自己,使自己失去了许多成功的机遇;有的人自我估价过低,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总觉得自己不行.甚至拿短处与他人的长处比,越比越泄气,越比越自卑。长期这样.就会形成“我不行”、“我不能”、“我不敢”的潜意识。这样一来.不但失掉了很多机会,而且给人留下了平庸无能、无所作为的印象.自然得不到好评和重用.、到头来,不免发出怀才不遏、壮志难酬的叹息.陷入苦闷之中,由此看来,必须学会给自己鼓掌。  相似文献   

13.
丛涛 《理论月刊》2004,(7):47-49
规则是具有诱惑力的,在法治进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规则在事实的面前却流露出一定的困惑;事实使规则的缺陷暴露出来:规则在很多情况下并不能完全发挥着自己应该发挥的作用,它在现实情景中的适用不乏艰难性。  相似文献   

14.
在去年3月5日的学雷锋纪念日,我拜访过一位退休的老人,就像我们看到过的很多好人故事一样:生活并不宽裕的他,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地给贫穷山区的好几个孩子寄钱,没跟别人说过,甚至家人都不知道。一次偶然的机会被媒体知道了,他因此成为争相报道的道德典范。老人跟我说,其实他并不认同一些报道把他写得很沉重很悲情:生活困难、穿着简朴却资助他人,自己身体不好却总想着别人——仿佛做好事是一件虽然崇高,却背负着沉重负担的事。  相似文献   

15.
《人民公安》2008,(9):44-45
自从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治安总队,到现在已经快10年时间了,应该说我也算个老民警.破获了很多起案件,和各种各样的人打过交道.也经历过各种纷繁复杂的场面。目前我在单位里也算是个“中层人物”吧,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老觉得自己事业无成。  相似文献   

16.
伤心过后,我并不会因为这些不愉快的时候而让自己变得冷酷起来。我依然相信,这个世界上美好的东西很多,大部分的入不会刻意要去伤害别人。真正的尊重别人,是基于自己对于作为一个人的尊重,从心里面产生的。  相似文献   

17.
道德的底线     
看到别人乱丢垃圾,我虽然无法阻止,但自己不乱丢也是一种道德。 有人被诬陷,我不能为他澄清事实,自己不跟着别人起哄也是一种道德。 别人吃喝嫖赌,我无权制止,自己不干就是一种道德。 有人说脏话,我不能改变他,自己不说就是一种道德。 公交车上别人不给老、弱、病、残、孕让座,自己不抢座位就是一种道德。  相似文献   

18.
多年前,刘若英在歌里唱:"我对你付出的青春这么多年,换来了一句谢谢你的成全,成全了你的潇洒与冒险,成全了我的碧海蓝天"——那时我们只知道跟着伤感,跟着和声,却丝毫没有让情感的风暴侵袭我们的内心。多年后,面对爱情,面对事业,面对生活——我们需要面对太多的选择。当终于有一天,同样的问题摆在自己面前,我们该如何选择?也许成全意味着伟大,但人性回归真实的当下,很多人会说"我并不伟大",我不会为了别人而牺牲自己。为自己争取永不妥协,还是放手成全他人?  相似文献   

19.
郭艳 《公安教育》2004,(11):55-56
迄今为止,我国对警察职业培训和警察高等教育仍然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看法和争论。但是,美国警察系统却已经基本上达成了以下共识:警察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不可偏废。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他们认为,通过接受正规的高等教育,可以使警察在遇到意外情况时能够运用习得的智慧和哲理独立地分析、解释和判断问题,而不是干等着别人告诉自己应该怎么做;而仅仅接受过职业培训的警察在遇到特殊情况时依赖性较重,他们比较喜欢别人告诉自己该怎么做,不善于分析之所以要这么做的原因。但是,仅仅有高等教育,缺少有针对性的在职培训也是不行的,那样警察会…  相似文献   

20.
1.自私。这类入无论做什么事,都以自己得利为标准。强烈的自我意识使他(她)不允许自己为别人牺牲任何利益。2.爱自由。这类人觉得一旦感情稳定下来就会不自由,而不自由毋宁死,所以或多或少害怕亲密关系。3.博爱。这种人有点粗线条,心思不够细腻,总认为每个异性都可以做朋友。但都无法深入交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