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翠凤 《传承》2013,(5):80-82
当前,中国的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新形势、新任务对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对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之要求更加迫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从基本国情出发,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更加科学有序、合理有效地开展政治体制改革,可为我国在新时期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探索明确的道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2.
第三代领导人以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模式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路径 ,以尊重和保障人权 ,发展实际民主生活为着眼点 ,大力推进依法治国工程 ,对传统政治体制进行结构性改革 ,使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十六大报告在谈到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时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是党的代表大会的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任务,与党的基本路线中规定的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致的,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创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意义何在?第一,使我们对人类文明的理解更加全面、更为完整。人类文明除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外,还有制度文明。进入有阶级的社会以后,制度文明就表现为政治文明,它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  相似文献   

4.
余建新 《求索》2005,(2):61-63
21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机,更是中国民主 政治建设发展的有利之时:一是党中央明确提出了民主政 治建设的目标,这体现了党对民主政治的认识不断深化。 二是十六大提出民主政治建设任务的新要求,这是全党全 国人民在新世纪中政治发展的新起点。三是商品经济的发 展和经济体制的改革及全球化大潮,促进了中国政治体制 改革,呼唤着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试析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观徐国利作为我国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大量的观点和主张。这些观点和主张涉及到我国政治体制的弊端,改革的地位、目标和策略等多方面的问题,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理论意义。一、“不搞政治...  相似文献   

6.
改革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同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相适应。必须按照民主化和法制化紧密结合的要求,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  相似文献   

7.
“三个代表”思想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在动力,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相一致,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政治体制改革成败得失的检验标准只能用“三个代表”思想来衡量。按照“三个代表”思想的要求,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基本国情和市场经济等原则,只有这样,政治体制改革才能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8.
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些认识与思考郑严对政治体制改革,邓小平同志曾在精辟分析现行体制弊端的前提下,充分论证其必要性、紧迫性。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也从我国当前政治体制的实际出发,作出了明确的工作部署,提出了目标要求。鉴于以往政治体制改革特别是机构...  相似文献   

9.
<正> 上海政治学学会会长,上海师范大学校长王邦佐教授日前认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应以民主和效率为目标,通过政权体制改革,实现政治体制民主化;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提高政府机构效率。改革要使广大人民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在政治决策中充分地反映出来,政府要高效率地予以实施。因此,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党政职能分开,权力下放等固  相似文献   

10.
县级政治体制改革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证。县级政治体制改革以扩大基层民主并使之制度化,提高现实政治体制对人民直接参与的容纳能力调整县级政府职能及其运行机制和操作程序,提高政府工作的能力和效率为具体目标。县级政治体制改革面临着开发功能、调整结构、完善体制等任务。  相似文献   

11.
政治建军是我党我军的独特优势和命脉所在。中国共产党政治建军以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军队建设理论为指导,强调党的领导、军队建设和政治工作的统一。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对政治建军进行了不懈探索,总结出一套系统的政治建军原则制度。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紧紧围绕强军目标的新要求,坚持新时代政治建军方略,为实现中国梦和强军梦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谈到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时说,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我们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把对加深文明建设的全面性、系统性和战略性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论点摘编     
“三个代表”要经受改革开放考验的政治保证 李纪才(中共中央党校科社部)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比如,加入WTO要求企业具有更强大的竞争力,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新的要求,改革中的结构调整造成利益分化,等等。应对这些挑战,只能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把党建设好,为化解改革开放的风险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不仅为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作出了首创性历史贡献,也为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作出了突破性历史探索,提出了一整套以建立民主政治为主要目标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推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但是,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度与广度相比,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重温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向着邓小平所指引的实现人民直接民主的政治目标奋进,无疑具有重要而紧迫的现实意义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自1986年3月国民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宣布要“加速民主宪政建设”以后,台湾的政治体制改革即从所谓“局部性体制内改革”进入“整体性的体制改革”时期。尽管当时国际、两岸关系和岛内政治形势尚有诸多变数,会对后来的进程产生差别很大的影响。但十分明显的是台湾的政治体制改革必然是围绕着以改造国民党的旧“法统”为中心。1990年5月李登辉出任“第八届总统”,结束了新旧权力交替的过渡,台湾政治体制改革也逐步摆脱旧的传统束缚,进入新的阶段。所谓“宪政改革”,就是突出地代表或反映了这一重要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政治体制改革部分明确指出:"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三统一"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三统一"的政治体制改革基本原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要建设包括“社会更加和谐”在内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我们党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来,这在我们党历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还是第一次。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强调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这表明,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已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它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更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谈到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时说,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是“政治文明”这个政治学概念第一次明确地出现在党的全国代  相似文献   

19.
文焕良  福仁 《辽宁人大》2008,(12):21-21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更加突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任务依然艰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这一发展趋势应当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的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如何实现这一基本目标和应对这一主要任务?乡镇人大务必通过依法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引领深化农村改革。  相似文献   

20.
从运动政治向法治政治的转变,是新中国成立后60多年来政治体制建设和改革的基本路径。深入理解运动政治、法治政治的理论基础和历史根源,准确把握由运动政治向法治政治转变的必然性,对于当前形成改革共识、把握正确方向、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