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苗考     
三苗是我国古代中南部一个相当大的部落联盟。这个部落联盟曾加入华夏联盟,但双方也发生过战争。三苗与中原地区的关系,已有悠久的历史,同时,三苗与西北的羌人,南部的越人,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自古以来,都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苏联叛徒集团御用文人如伊茨和切斯诺夫之流,硬说中国南部是一个独立的文化区,并以“和平文化”为中心,对我国民族的整体性进行歪曲和分裂。《三苗考》  相似文献   

2.
清代民族法中"苗例"之考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兴东 《思想战线》2004,30(6):33-38
“苗例”作为清代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其所含正确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清代“苗例”中“苗”不是现代民族学中的苗族 ,它具有泛指南方各民族群体和南方民族群体中那些没有阶级分化和独立公共权力机构的群体 ,即没有在土司或国家行政、司法控制下的群体。“苗疆”是清代南方民族地区改土归流后所形成的新开发区。“苗例”是南方各民族固有法或习惯法以及中央政府为南方民族特别制定的国家法。  相似文献   

3.
时至年末 ,编辑部精心安排了 4篇稿件作为今年“法文化研究”栏目的压轴文章。《清代民族法中“苗例”之考释》是胡兴东博士的力作 ,文章对法律史学界长期争论的“苗例”进行考释 ,通过新史料的运用和对前人研究成果的解构 ,论证了“苗”的内涵、苗疆的范围 ,进而重释了苗例的含义 ,提出苗例是指中国南方民族习惯法和中央政府对南方民族特别立法的观点。苗例是中国法律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虽然有学者做过研究 ,但是 ,有力度的作品却不多。这篇文章严格地按照史学的学术范式讨论问题 ,对前人研究成果的诘问或是对自己观点的论证 ,都立足于翔…  相似文献   

4.
南方民族游耕文化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游耕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中普遍存在的农作和生活方式,人类学词典中称为“Shiftingcultivation”,直译为“游移耕作”。费孝通先生认为,游耕“是一个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意识形态的综合性概念,一种社会经济模式”。我们认为:游耕是中国南方的一种山地文明,是南方民族的一种文化形态。游耕文化与北中国的游牧文化、中原的定居农业文化一样,都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仅对此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日渐加深,中国的春节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世界影响。春节走向世界,世界祝福中国,中国文化的对外开放之路将越走越宽。这是中国经济奇迹,“中国制造”无处不在现象的折射,是中国文化广泛被外国当地主流文化所接受的标志。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提出发展和改善两岸关系的“八项主张”。11年来,台湾岛内政局发生了剧烈变化,李登辉和陈水扁之流不断制造“台独”事件,两岸关系持续紧张。2005年3月4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提出新形势下发…  相似文献   

6.
叶舒宪 《探索与争鸣》2023,(10):14-17+177
<正>“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直传承的理念。”(1)本文拟从文化文本论视角出发,通过解析中华文明上五千年的“攻玉”经验,诠释下五千年“君子温润如玉”人格理想的由来,探寻儒家温柔敦厚教育理念的史前基础和中国式人文化成理想的原型,从大历史观的深度诠释中华“和平”基因的发生奥秘。  相似文献   

7.
天下客家一家亲——客家人与客家文化漫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我国南方的一个分支。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另一方面又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客家人常常以那些英才男儿为榜样,启发教育儿孙,向功勋事业有成的前辈们学习。  相似文献   

8.
客家人与客家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他们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我国南方的一个分支。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另一方面又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客家人常常以那些英才男儿为榜样,启发教育儿孙,向功勋事业有成的前辈们学习。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苏修叛徒集团为了反华侵华和称霸世界的需要,指使其御用文人就我国民族史和考古学问题大做文章,妄图破坏我们伟大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其中有个所谓“著名历史学家”伊茨在1972年抛出了一本《东亚南部民族史》的专著,此后又有切斯洛夫的《评伊茨的〈东亚南部民族史〉》,就是这样臭名昭著的大毒草,必须予以彻底批判。  相似文献   

10.
蜚声中外的苗族刺绣始于何时,是令人感兴趣的研究课题。截今所知,我国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古文化遗址出土了七千年前的锁绣,与今天十分精美而仍然流行的苗族领绣完全一致,这显然不是其种偶合,而是文化渊源上的一脉相承。夏商时代苗族先民曾在现今的洞庭湖和鄙阳湖一带建立过“三苗”之国。春秋战国时代苗族建立的楚国雄据八百年,兵力号称百万,地广千里,北至中原,南至粤海,东至海滨,西至滇黔。“在广大的国境内有苗族和华族和其它小民族,居民相互间交流文化,产生以巫文化融合华夏文化为基本的楚文化”①。服饰文化是楚文化的重要…  相似文献   

11.
世代生活于南方的“越人”是稻作文化的创造者,现今依然穿着蜡染服饰的“百越”民族后裔,世代耕种水稻。从稻作文化投射于蜡染艺术中的深层内含,可窥视古代农业社会发展轨迹、农耕文化心态及其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2.
百越在西南地区的分布新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越”是古代活动在我国东南与南方的一个族群。据记载,早在商代,进贡于商汤的东方民族中有名为“沤深”、“越沤”,南方民族中有名“瓯”者,这些称呼指的就是属越的一些部落。周代,越族建立了有名的吴国和越国。周元王时,吴并于越。周显王时,越为楚所灭。越国既亡,越人群龙无首,支系众多,遂被称为“百越”。百越分布广泛,唐颜师古认为长江下游往南至今越南  相似文献   

13.
“江流曲似九回肠”、“越绝孤城千万峰”,上天何其厚爱柳州,一条柳江奔腾不息,成就了中国南方人类的发祥之地;一代文豪柳宗元被贬到此,使中原文化在这片荒芜之地传播开来。柳州人显然不负上天赐予的一方山水与文化,他们勤劳勇敢、力争上游,通过自身的艰苦奋斗,  相似文献   

14.
李俊儒 《今日广西》2007,(15):69-70
山高、林翠、水秀、谷幽、石美、草茵,气象万千,风情万种,不如名山大川让人如雷贯耳,但却犹如珍藏深闺,让人“相见恨晚”,这就是大容山。 大容山方圆千余平方公里,因山体雄伟博大,无所不包,无所不容而得名。这是一座历史名山,相传1200多年前,后汉高祖在今广州称帝,国号大越,同中原一样封禅,把大容山封为“南方西岳”。  相似文献   

15.
昭阳区地处云南东北部,昭通市西南部,距省会昆明市330公里,是昭通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全区总面积2167平方公里,辖3个办事处、17个乡镇,总人口89.1万人,居住着彝、回、苗等26个少数民族. 奋斗“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 昭阳区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秦凿“五尺道”,汉开“南夷道”之地,是云南与中原互相沟通的重要门户,是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的要冲,是云南文化三大发祥地之一,素有“锁钥南滇、咽喉西蜀”和“小昆明”之称.  相似文献   

16.
云南历史上有两种源远流长的文化,一是元江东北部(内地民族区)的藏缅语族文化,以滇、西爨、南诏、大理文化为代表;一是元江西南部(边疆地区)越(傣族)、濮(孟高棉语诸民族)文化,而以傣文化为代表。傣族有今德宏的傣那和今西双版纳的傣泐两大支系,还有许多较小的支系。傣那地区于南诏西开寻传时,“革之以衣冠,化之以义礼”,特别是元、明多次征讨麓川,汉文化浸润日深,而“傣泐”地区僻在南疆,长期和内地处于隔绝状态,因而是保留我国古越人文化最多和受汉文化影响最少的地区。研究西双版纳傣泐的历史文化,不仅有助于追溯我国古代南方越文化的源流,而且对于了解中国南方越文化与东南亚掸泰文化的关系,都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越族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古代越人与中原民族的整体性我认为自春秋到魏晋史书中记载着的从会稽到益州郡的越人,是同一个族系的不同集团,这些同族系的人们,都是南方的土著,但其中也包括几个很早由北方迁徙来的氏族部落,例如夏族的无余和周族的太伯、仲雍。但这些南来的氏族部落人数都不多,到南方后就和南方的土著居民融合了。越人很早时期就分布在从浙江到伊洛瓦底江这一弧形的广大地带,他们并不是最初只居住在浙江境内,也不是到纪元前334年楚灭越后  相似文献   

18.
茶是中国的“国粹”。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茶文化。中国各少数民族的茶文化是这一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汉族的茶文化相比,无论是茶的种类,茶的制作,还是饮茶习俗和茶的功能,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是充满生机,极富个性的茶文化。一、少数民族饮茶习俗的起源与传播1、起源据一些学者考证,我国首先利用和生产茶叶的,不是中原的华夏族,而是南方少数民族。陈祖梁、朱自报先生考证了神农氏发现茶叶的传说,认为“神农”是被称为“三苗”、“九黎”的一个生活在南方的氏族或部落,神农氏族或部落最早…  相似文献   

19.
早在公元前两千年前后,世界上许多民族尚处在“蒙昧”或“野蛮”时期,中国便开始闪现出文明的曙光,迈步进入了“青铜时代”,河南偃师县二里头文化遗址,就是绝好的证据。从夏开始,历殷商、西周至春秋战国,青铜时代长达十五、六个世纪,发展相当充分,器物多样,形制复杂,纹饰精美,铭文丰富,标志着中国文化走在世界前列。战国以降,铁器勃兴,青铜文化在秦汉便呈现衰退景象,然而,在中原的青铜时代过去之后,南方民族的“铜鼓文化”又继之而起,在许多民族中广泛流传,放射出神奇的光彩。本文主要是从文化的角度,探讨青铜艺术与技…  相似文献   

20.
编者的话:如果想追寻中国历史的足迹,就去翻阅中原的岁月长卷;如果想读懂中国,就去剖析中原。一定程度上,中原就是整个中国的缩影,中原文化就代表着中国文化,中原的起起落落构成了中国的历史长河。“越是民族的,越具有世界性”,这是文化交流的规律。以中原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的传承,正以其独特的形式和面貌,向世界打开一扇窗子,向世人证明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存在。面对历史新的挑战和机遇,在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厚文化遗产,依然亘古不变地矗立在那里,滋润、护佑着她的子民们。而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护、开发中原文化,并通过开发中原文化重塑河南形象,提升中原地区的品味,振兴河南,乃是每一个国民的责任。偏僻农村弃之不用的太师椅、异彩纷呈的民族服饰、金水河畔回荡的豫剧唱腔、全国一流的河南博物院,无一不是中原文化的折射。如何充分开发中原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将中原文化发展与振兴河南紧密结合,已是当务之急。闻名全国的“梨园春现象”就是一成功典范,既发展了豫剧,又推动了河南的振兴,同时又通过这一栏目折射、体现着中原文化的魅力、亲和力。外地人来河南主要是看什么,不是看河南别的,主要是看河南的文化,如何开发、挖掘中原文化,通过文化的亲和力,利用文化的渗透力、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