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行政立法的产生与发展是近代国家职能发生巨大变化、新旧观念激烈碰撞的产物。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国家职能极其简单、立法事务也非常有限,议会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制定各种法律以满足社会的需要。人们受自由资本主义国家观的支配,认为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政府根本不需要在执行职能之外再去追求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权力。但是,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的自发调节日益显示出难以克服的弊端,自由资本主义的国家观随之为国家干预所代替,政府权力日益扩张。随着政府职能的强化和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2.
廖中洪 《现代法学》2002,24(5):63-70
本文对以国家本位为我国民事诉讼立法指导思想在法律规定上 ,诉讼体制上 ,以及司法观念上产生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并在对这一指导思想产生的社会经济体制 ,政治理论背景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修改、完善民诉法应当采用的立法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3.
汤毅平 《时代法学》2005,3(1):56-60
清末的法律近代化是指法律具有自由资本主义时代法律的立法精神与特点。清末的法律近代化集中表现为清政府在政治、经济、教育及社会生活领域相继制订或颁行了一系列具有向近代国家转型性质的法律、法规和章程。从整体上来看 ,这些法律法规具有系统性、模仿性等特征。尽管清末的法律近代化结果是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二律背反 ,但它在推动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的向前发展仍然起了积极的作用 ,对民国时期的立法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杨 《中外法学》1999,(2):110-114
<正> 一、南京国民政府社会本位立法思想 南京国民政府的立法原则是以孙中山的法律思想为理论基础的,第一任立法院院长胡汉民在他的多篇文章中都曾指出“三民主义为建国工作的最高原则”和“立法方针”,在国民政府的立法过程中不同派别的政治家、不同立场的法学家往往根据自己的了解和各自政治的需求,对孙中山的法律思想做出了不同的现实主义的解释。 孙中山的法律思想产生于中国近现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条件下,救亡图存,反帝反封建是其思想主流,具有鲜明的革命实践性的特色。此时,席卷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社会本位立法原则和法律社会化倾向,对孙中山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在很多方面与孙中山的政治、法律和经济主张不谋而合。因此,他积极地顺应了这一世界趋势,并借鉴和吸收其中的一些理论原则,形成了自己的以国家自由观和集体平等观为理论基础的社会本位立法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权力结构新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古典的分权理论已经过时,不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把国家权力简单地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已不能正确反映现实社会的实际状况,应建立新的能正确反映现代社会权力结构实际的理论模式。现代社会权力结构发生了新变化主要表现在政党已经成为独立于国家的、区别于立法、司法、行政权的一种政治权力实体。从本质上说,政治权力不是国家权力而是社会权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形成了社会权力结构的经济实体,它属于社会的经济基础范围,不再是国家权力机构的附属物。现代国家的权力分为法律权力和行政权力。在我国,法律权力是立法权、审判权、检察权的统一,代表国家意志;行政权力是国家的行政管理权,是执行国家意志。随着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完善,我国社会权力结构将向更加高级的阶段发展。作为社会权力的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作为国家权力的法律权力和行政权的协调发展,有利于进行社会的宏观管理  相似文献   

6.
职能分权思想是近代以来西方宪政发展与思想家们不断完善的优秀产物,孕育了国家权力构造原理的精髓。早期的非职能分权思想,虽然盛行于其所处的时代,却因其天然局限性而为历史所抛弃。近代资本主义兴起以后,以洛克、孟德斯鸠为代表的启蒙先驱,以英国几个世纪的宪政运动为蓝本,确立了影响近代世界宪政发展方向的职能分权思想。职能分权思想之内核,在于控制国家权力这种必要的恶以保护公民自然权利与个体自由,使国家权力完全抽象化与公共化,并保持职能性分立与制衡。这一思想随后为其它国家的宪政所践行。联邦党人面对北美的民族危机与宪政困境,在民族独立的斗争中,成功实践了三权分立原则并使之成为一种分权范式;法国与日本等国家曲折的宪政之路同样秉承着职能分权思想的精神。近代以来,中国在前后百年的复兴之路上,对于分权原则也有过艰辛的探索,却总是为现实所不允甚至成为政治的牺牲品。二战以来,职能分权制衡原则已跨越了国界与意识形态,为绝大多数的民主宪法所承认,在各国宪政发展中发挥了无可比拟的作用,虽具体形态各有所异,然其精髓却一脉相承。本文对职能分权思想解构之目的,在于使国人正确认识这一无国界无意识形态的优秀政治思想,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之中,使我国的政治体制...  相似文献   

7.
谢冬慧  雷金火 《法学评论》2005,23(1):150-155
在世界法制史上 ,近代法国的拿破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早年 ,他深受卢梭等著名启蒙思想家法学思想的影响 ,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执政后 ,他高度重视立法工作 ,颁布了《拿破仑法典》等重要法律 ,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在法国社会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并且 ,在管理国家的实践中 ,拿破仑非常注重法律的贯彻执行 ,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为法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一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的结束,全球化已成为经济和社会生活许多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就经济领域而言,全球化起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经济的深人一体化80年代以来,无论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发生了市场导向的经济变革: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开始削减六、七十年代的福利国家政策,重视市场的作用;而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或前社会主义国家则发生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这就为整个世界形成统一的市场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第三世界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越来越大:一方面发达国家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必须依赖第三世界国家广大市场,发达国家之间加剧了争夺市场的竞争;另一方面,第三世界国家为了获取发展所必要的资金和技术,又依赖发达国家的投资和高科技,并把发达  相似文献   

9.
近代律师制度的兴起,与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的确立,密切相关。针对封建君主专制时期司法机关采用的秘密的、刑讯逼供的讼诉制度,资产阶级提出了审判公开、被告人有辩护权和辩论主义等诉讼原则。为了保证被告行使辩护权,近代律师制度应运而生,并迅速得到发展。今天,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律师已成为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的一个组成部分,一种标志,它在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郭忠华(2016).公民身份的核心问题.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共352页.作为现代政治学的重要概念之一,"公民身份"(Citizenship)具有悠久的历史,可一直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并在近代随启蒙思潮和资本主义而发展,绵亘至今已两千五百余载。二十世纪中后期以来,随着新社会运动的兴起和全球化的发展,公民身份的涵义日趋复杂,层级日趋多元,成为一个"不仅充满争论,而且还变得高度扩散"的概念(Fahrmeir,2007:1)。在这种情况下:  相似文献   

11.
契约自由是私法自治的基本原则。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将契约自由绝对化,故而引起了许多严峻的社会问题。但这并不是意味着吉尔莫主张的“契约的死亡”,而是契约理论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的完善与丰富。大陆法系国家主要是从立法本位角度出发,通过从尊重个人自由的个人权利本位转向重视社会公共利益的社会本位,限制契约自由原则的适用。荚美法系国家一方面通过传统契约理论一约因,来限制契约的自由;另一方面经过现代契约理论的发展,对特殊领域有专门的立法限制契约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合作社法的思想基础源自于形形色色的合作社思想。工业革命导致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劳资矛盾异常尖锐,这种矛盾迫使经济上弱小的手工业者、小生产者、消费者等社会劳动阶层联合起来寻求政治解放和经济权利的救济,合作社运动与工会运动一起,成为劳动者反抗资本剥削、谋求政治、经济权利的两架“马车”。合作社运动不排斥资本,  相似文献   

13.
马洪伟 《经济与法》2003,(11):20-21
遗产继承关系是一种古老的法律关系,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产生。继承客体的内容也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即继承客体在内容上不断增加。而知识产权则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近代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迄今虽不过300多年的历史,但它对推动全人类文化艺术的繁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对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已日益为人们所  相似文献   

14.
死刑的存废之争由来已久,随着国际人权理论的发展与世界人权运动的兴起,死刑遇到了巨大的挑战。经过很多国家的实践,废除死刑已成为国际社会不可逆转的趋势。对于我国来讲,死刑的废除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本文从立法到司法、从理论到实践,对我国目前刑法的发展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反思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公民权问题研究上,T.H.马歇尔的思想具有重大影响。他强调公民身份的权利方面,将公民身份作为一个由民事、政治、社会三重要素构成的权利系统,在分析公民权历史演进后,论述了它对社会平等的影响。马歇尔指出,18世纪兴起的民事权利和19世纪兴起的政治权利是20世纪社会权利发展的前提,但社会权利是民事权利和政治权利得以落实的保证。继而,他认为,虽然民事权利和政治权利摧毁了以封建契约为基础的等级制,但对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的阶级结构产生直接影响的是社会权利。这一思想为英国乃至西方福利国家的社会立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合法化依据。随着福利国家危机的出现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马歇尔的公民权思想引发了一些批判性反思。  相似文献   

16.
<正> 一、法律社会学及其在我国的兴起法律社会学原来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兴起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法学研究新方法和新思潮.它强调用社会学的实证研究方法来分析法律制度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运行状态,强调用实态调查、统计分析等实证方法来对法律现象进行建立在事实材料基础上的经验研究;它所注重的是法律现象的"事实",而非"价值"或"形式". 法律社会学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结构和法律制度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条件下,适应当时社会法制改革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在西方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史,并已成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法的改革与创新——一种制度变迁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法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中国经济法的改革与创新,是在改革开放、社会转轨的大背景下完成的。经济法的发展一直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方面,"渐进式改革"注定了经济法在发展初期以国家本位为主导、以经济行政法规、法律"双轨制"立法为特征,在稳定的前提下,以较小的社会成本获得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政治的科斯定理)。早期我国经济法属于典型的"由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意识形态的转变、以及国内外法制环境的变迁,特别是中国加入WTO,经济法完成了从国家干预法到国家协调法、从国家本位到社会本位、从国内法到国际转轨、从实体法到程序法、从硬法到软法、从公法到公私融合的六大转变。"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新时代下,"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为理念,经济法正迎接新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18.
私法原则与中国民法近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勇 《法学研究》2005,27(6):145-157
中国民法近代化以西方近代民法所体现的人格平等、私权神圣、契约自由、过错责任等私法原则为模范,同时也根据西方近代民法适应技术进步、社会发展在私法原则方面的变化,调整自身内容。中国近代民法的演进,基于西方近代民法从个人本位到社会本位的变化,确定了一条从传统的家庭本位走捷径过渡到社会本位的路线,对于中国近代民法和中国近代社会,均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西进运动是近代美国国内一次大规模的拓殖运动,也是美国人西部开发的过程。由于这场运动具有群众性、自发性和多向性的特点,政府、国会主要采取立法形式对运动加以鼓励和引导,显现出突出的作用和地位。自18世纪末至19世纪晚期,政府、国会为西进运动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性文件,譬如关于“领地”制度的《西北条例》、著名的《宅地法》、《鼓励西部草原植树法》和《州际贸易法》等;这些法律性文件。不仅推进了西进运动向广度发展,而且也为近代美国法律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并对美国经济、政治和社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对美国西部立法内涵及特点略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意思自治与市场经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本位观认为法律的目的不仅在于保障个人的自由与权利,而且更重要在于保障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和谐,保障个人利益的总和即社会总体利益①。这样.意思自治由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至高无上的神圣主座悄然滑落成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西方国家立法的一般原则。三大民法原则也变为:所有权的限制;契约自由的限制;无过错责任(严格责任)。但我们应认识到,这种社会本位并没有抛弃个人本位.而是在摄取了个人本位的精髓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社会性的内容。而我国现今仅处在一个市场经济的初建和培育阶段,由初建阶段到繁荣时期的市场经济所走的路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