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领事保护机制改革:挑战与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莉萍 《外交评论》2009,26(4):114-126
本文主要论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领事保护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和外交部为此进行的改革。英国领事保护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领事保护案件数量不断增加、公众对领事保护的期望值和要求不断提高以及各界对领事保护事件的高度关注。英国外交部领事保护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四点:强化预防和应急机制、建立多部门参与和合作机制、强调发挥名誉领事和当地雇员的作用、规范领事协助标准。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各国都面临着保护海外公民权益的难题,英国领事保护机制改革中体现出来的以预防为主的工作重心、多部门合作的工作方式、领事协助标准规范化等都不失为可以借鉴的途径和方法。更为重要的是,改革增加了民众对外交的理解和支持,赋予外交工作新的特性并体现了全球化背景下外交民主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公民出境人数持续迅速增长,对外投资和贸易不断发展,与此同时,海外安全风险也在不断增加,中国公民的海外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领事保护是一国公民出国后所能享受到的来自本国政府的最主要保护,其设立目标是让海外公民的安全与合法权益得到及时有效的维护.通过分析领事保护的实施主体、对象、实施条件以及实施方式,结合国际法的人本化趋势及中国的现实情况,对于深入探讨新形势下领事保护传统内涵面临的挑战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职业指导理论历史及发展,分析了美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内容及特点,提出了对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外交保护与领事保护的对比,分析了外交保护和领事保护在国际法上的不同作用,旨在探讨如何发展国际法,使国际法更好地调整新形势下的全球关系,尤其是在保护本国国民在海外合法权益和人身安全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突破传统国际法在外交保护方面的局限,高效利用领事保护的优势,配以国内立法的自主快捷,是本国国民在海外安全保障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5.
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领事保护和外交保护都是一个较难明确区分的问题。“是否用尽当地救济”是区分二者的关键标准。然而,很多混淆的产生是与国家责任条款的变化、对国家责任的产生存在误解,以及对外交保护的实体权利和程序条件不分有关。由于国家责任条款和外交保护条款的双重影响,传统领事保护与外交保护当中,出现了部分交融的趋势。这种融合,实际上就是部分外交保护转化为领事保护,这就扩展了领事保护的范围,提升了领事保护的程度,使得海外公民的权利更能得到及时的保护和补救。  相似文献   

6.
能源预测预警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作,国际上已经有些国家依据本国国情采用不同的思路、组织方式开展该项工作。本文通过对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国际能源组织——国际能源署(IEA)、石油输出国组织总部(欧佩克、OPEC)、欧盟(EU)总部能源中心的能源预测预警工作进行研究,在分析三个国际能源组织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国能源预测预警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外交评论》2017,(4):59-84
新世纪以来,中国逐步构建了包括地方政府在内的"五位一体"的领事保护联动机制。地方政府在相关机制建设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它们协助或牵头处理领事保护紧急事件,多渠道开展领事保护宣传以及海外安全教育和培训,发挥了相当重要乃至不可替代的作用。地方政府参与领事保护,契合全球化背景下外交参与主体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同时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面临巨大的领事保护工作压力,需要地方政府分担保护责任;中国央地关系政治架构为中央向地方分担保护责任奠定了制度基础;海外中国公民因地缘联系而聚集分布的特点使得地方政府在处理一些领事保护案件时不可或缺;地方政府本身具有某些中央政府所不具备的优势;领事保护为基层外事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地方政府的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央政府在人员和资金投入方面的不足,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领事保护机制的长远发展,如保护责任划分不够合理,缺乏指导和统一的实施标准,地方政府的保护责任与管理权限不平衡等等。着眼于中国领事保护机制的长远发展,地方政府参与领事保护工作尚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政府采购不仅是财政管理手段,也是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有效工具。更为重要的是政府采购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一方面作为实现社会经济政策目标的工具,政府采购可以发挥保护国内民族产业、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政府采购透明化和信息公开的过程中,涉及有效保护政府信息安全的问题。所以政府采购必须考虑一个决定性因素——国家安全问题。但我国目前的政府采购制度对保护国内产业和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却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美国政府采购拥有完善的国家安全保护机制,其经验对我国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治国之本在于治吏。美国成为世界上综合国力最强大的国家,与其严密的廉政约束机制是分不开的。美国的廉政约束机制包括权力约束、新闻舆论约束、选举约束、法律约束、"死叮"约束等,构成一个内在联系的整体,对我国今天的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美国研究生教育已拥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基本上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研究生教育体系。本文立足我国国情,积极探索和认真研究美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特点,借鉴其先进经验,以期拓展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视野,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及启示。  相似文献   

11.
化装侦查是一种重要的侦查方法,美国通过立法和判例对化装侦查的具体程序、化装侦查的实施主体和适用对象、适用条件与适用原则、化装侦查的监控机制、化装侦查的界限与法律后果进行了规范。我国新《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了化装侦查制度,但内容过于笼统、简单,需要借鉴外国化装侦查制度之成功经验和具体做法,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我国的化装侦查制度。  相似文献   

12.
领事保护与一国人民群众的权益密切相关。一国政府的执政理念对其领事保护影响很大。新中国建立后,国家最初较为侧重于集体人权和利益,外交和领事官员受行政管理传统理念和作风的影响,存在较浓的官本位思想,为民服务的意识不强。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指导下,特别是2004年人权入宪,使得中国的领事保护得到了较大的改进。中国领事保护理念由以前的官本位开始转变为人本位。  相似文献   

13.
体育法律制度的发展是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的.世界各国的体育立法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强化和变革.致使各国体育法也不尽相同,体育法规定着体育与国家的关系,规定着体育的法律地位,因此,我国体育法制的建设应通过对美国体育法的比较,吸收和借鉴其成功经验,结合我国体育立法现状,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法律体系提供一些理论依据,从而完善我国体育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4.
英国警察使用武器经历了一个渐进的备受争议的发展过程,大多数警察对武装化持抵制态度。目前,英国警方通过培训授权持枪警察、装备武装反应警车来处置需要使用武器的紧急事件,不同警种使用的武器也有差异。警察开枪事件常常引发公众的非议。  相似文献   

15.
英国的社区矫正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国,社区矫正作为改造罪犯的一种法律制度和体现人道主义精神的理念,在预防犯罪方面已经显示出诸多优点.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社区矫正的试点工作,在这项工作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因素,同时借鉴英国社区矫正的理论和做法.  相似文献   

16.
美国加强政府监督的做法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制政府去控制自己”、“分权制衡”、“权力的接受者必须对权力的来源负责”是美国加强政府监督的理念基础。美国联邦政府抓住典型腐败案例的契机 ,不断健全加强政府监督体制与法律保证 ,这对中国健全政府监督、遏制腐败蔓延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末英国民事司法改革撼动了英国传统的诉讼文化,并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其成功经验与相关理论对于正在开展民事司法改革的中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文章在介绍和评述英国民事司法改革的背景、目标及内容的基础上,探讨了英国民事司法改革对我国有益的启示与借鉴,并提出应在明确我国民事司法改革特点的基础上将域外经验与本土资源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美国信用危机产生的体系根源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作为公认的信用经济发达的典型代表,拥有较为完备的社会信用体系,但其中也不乏存在着某些局限,这些局限便成为了2002年其信用危机产生的始作俑者。我们在观察到这种现象的同时,亦应该认真总结其经验教训,找出我国在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9.
被害人补偿制度是我国近年来司法改革中关注的热点,但学界多从理论上对该制度进行资料整合式的研究,缺少对国外具体实践的近距离观察和分析。对被害人补偿制度比较先进的美国加以探究,将美国联邦及各州被害人补偿机构设置、资金来源、申请程序、资格要求等方面与我国被害人补偿制度的已有实践相比较,以期对我国正式立法构建被害人补偿制度路径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美国法律援助制度发展状况、美国法律援助工作的特点和优点,分析了美国法律援助工作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美国法律援助对我国法律援助工作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