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根据刑诉法对侦查活动程序进一步予以明确规定,是侦查活动合法、有序进行的保证。但实际工作中,一些侦查人员并未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和方法。主要表现在:1.传唤未被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未采用法定形式。根据刑诉法和《规定》,传唤犯罪嫌疑人,应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送达《传唤通知书》,犯罪嫌疑人到案后,应当责令其在《传唤通知书》上签名、捺指印,填写到案时间。实践中,口头传唤屡见不鲜。不按法定程序传唤犯罪嫌疑人(尤其是第一次)留下的隐患,是犯罪…  相似文献   

2.
按照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和《人民警察法》的有关规定,公安机关可以对违法犯罪嫌疑人采取盘问程序(24小时或48小时)后直接进入刑事拘留程序,也可以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传唤(12小时)程序后进入刑事拘留程序,但绝不能在盘问程序结束后加以刑事传唤程序。  相似文献   

3.
法博士信箱     
在下列情况下是否需要开《传唤通知书》法博士:近来上级公安机关在执法监督检查中,提出“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对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或者是通过侦查措施抓获的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都必须开《传唤通知书》,否则按执法质量考评扣分。请问:对于实行拘留、逮捕或者是公安机关通过侦查措施抓获的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时,是否需要开《传唤通知书》?贵州 彭定华彭定华同志: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0条、第64条、第71条、第92条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60条、第106条、第123条、第173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对于不需要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  相似文献   

4.
正确处理“传唤”和“盘问”两者之间的关系刘天峰《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传唤”和《人民警察法》中规定的“盘问”都是依法责令被传唤人和被盘问人到公安机关,或者指定地点,接受讯问和询问所采取的方法和手段。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92条规定,传唤持续的时间不...  相似文献   

5.
要严格执行新《刑事诉讼法》关于“传唤、拘传持续时间最长不得超过十二小时,不得以连续传唤、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的规定,这就需要执法者:一转变观念;二提高执法水平和业务素质;三加大投入改善侦察装备,提高科技防控能力和人民群众的普法教育。  相似文献   

6.
法博士信箱     
伤情鉴定未决如何对待嫌疑人编辑同志:某基层派出所在办理一起故意伤害案件中,派出所在现场已将犯罪嫌疑人传唤到派出所并进行讯问。但是,在法律规定的传唤时限内,由于受害者的伤情等级鉴定情况没有结论,派出所不能作出是否予以刑事拘留的决定,导致派出所民警只好让犯罪嫌疑人先回家。后来当派出所得知伤情等级达重伤乙级要追究其刑事责任时,再去抓捕犯罪嫌疑人发现其已逃匿,造成受害者认为是派出所放走了犯罪嫌疑人,影响了警民关系,影响了公安机关执法形象,同时也增加了公安机关的追逃任务和工作量。请问:此类情况该如何处理为…  相似文献   

7.
法博士信箱     
如何正确进行传唤和留置法博士: 对于违反治安管理的人,传唤是否是进行讯问前的必经程序?对于传唤、拘传到公安机关的违法犯罪嫌疑人,可否变更为留置?如何理解人民警察法第九条规定的留置? 网上 风如柏风如柏同志: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二款第二项规定:“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的人,需要传唤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强制到案措施存在适用对象范围过小、适用程序上的“有证”要求脱离公安办案实际等不足,因此应当整合现行强制到案措施,将留置建构成专门的现场强制到案措施,规定留置的适用对象是当场发现的违法嫌疑人、犯罪嫌疑人或者违法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均有权适用留置手段,而不应仅限于公安派出所的人民警察。对被留置人在留置结束后不能再适用传唤或者拘传措施。  相似文献   

9.
贵刊1996年第21期《是具体行政行为还是刑事侦查行为》一文中所述蓬安县公安局茶亭派出所对后某留五盘查的法律依据,笔者在此谈谈自己的观点。由于《刑事诉讼法》的传唤、拘传与《人民子察法》的姓续盘问(留五盘问)在时间上存在差异,因此,在执法实践中,引起种种争议。《刑事诉讼法》第92条规定: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2小时,不得以连续传唤、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而《人瓦警察法》第9条规定:对被盘问人的留置时间自带至公安机关之时起不超过24小时,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至48小时…  相似文献   

10.
法博士信箱     
《人民公安》2005,(9):60-61
传唤期间能自由离开吗法博士:我局在办理一起治安案件时,对违反治安管理的人依法进行传唤。在对其讯问中,该人提出有事,要求离开,并认为传唤应不能限制人身自由。请问,在依法对其传唤期间,违反治安管理的人能自由离开吗?黑龙江王建良王建良同志:《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二款第一项规定,公安机关对违反管理的人,需要传唤的,使用传唤证。对于当场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的人,可以口头传唤。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公安机关可以强制传唤。该条第二款还规定,违反治安管理的人,应当如实回答公安机关的讯问。因此,虽然传唤不…  相似文献   

11.
犯罪行为总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完成的,在一定的时间内,犯罪嫌疑人不可能同时处于两个以上的空间位置,并且在现场留下多种痕迹、物证。这些痕迹物证也蕴藏着巨大的犯罪信息,这其中也包括时间痕迹。因此,现场分析中对时间痕迹的分析推断,对缩小侦查范围、明确侦查方向、认定和排除犯罪嫌疑人等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立法的完善和受贿犯罪规律的变化,以往那种强攻硬取口供的侦查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下侦破受贿案件的需要。检察机关应当将侦查受贿案件的工作重心前移,在传唤犯罪嫌疑人前全面细致地收集证据,同时运用各种审讯技巧突破犯罪嫌疑人口供,并固定各个环节的证据,如此才能顺利侦破受贿案件并确保案件质量。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民普法教育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的法律知识不断提高,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日益增强。这就对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准确运用法律、法规及各种规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唤和盘问是公安机关办理刑事和治安案件最常用的手段,能否正确运用直接影响到公安机关的执法形象。因此,在执法实践中,我们必须正确加以区分,不能混用,避免因使用不当而侵犯公民合法权利。 传唤和盘问有以下几种不同: 1.传唤与盘问的法律依据不同。 盘问是依照《人民警察法》的规定进行。传唤的法律依据由于分为刑事传唤和治安传…  相似文献   

14.
一、强制措施时限。1.传唤、拘传持续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2.拘留时间,不得超过14日。3.取保候审时间,不得超过12个月。4.监视居住时间,不得超过6个月。二、侦察羁押时限。1.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不得超过2个月。2.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延长1个月。3.对符合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情形的,可以延长2个月。4.发现另有重罪的,重新计算期限。三、审查批捕时限。1.对公安机关提请批捕的犯罪嫌疑人,已被拘留的,人民检察院应在7日内作出是否批捕的决定。2.未被拘留的,在接受提请…  相似文献   

15.
只有通过有意识的、持续的、坚持不懈的时间管理,才能更好地或者更理想地运用宝贵而有限的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基层公安机关的办案实践中,有不少民警对刑事传唤与治安传唤、刑事传唤与民事诉讼上传唤的区别尚比较模糊,致使在日常的侦查办案中对刑事传唤存在种种误区.需要明确:一、刑事传唤不具有强制力.二、刑事传唤不是适用拘传的必经程序.三、刑事传唤不存在先行口头传唤.要走出刑事传唤上存在的种种误区,关键是走出刑事拘留的误区,还刑事传唤的本来位置,特别是还刑事拘留的本来位置.  相似文献   

17.
法律问答     
如何对待吸毒成瘾的犯罪嫌疑人编辑同志:对吸毒成瘾的犯罪嫌疑人,看守所从安全角度考虑不予羁押。若送强制戒毒所,必须先办理劳教手续,但构咸刑事处理的犯罪嫌疑人不能先行劳教。请问,我们该怎么办?安徽李付李付同志:根据《看守所条例》第2条和第10条的规定,被逮捕、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应送往看守所羁押,但患有精神病或急性传染病的;患有其它严重疾病,在羁押中可能发生生命危险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但是罪大恶极不羁押对社会有危险性的除外);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的婴儿的妇女等三种人,不予收押。“吸毒成瘾”不是…  相似文献   

18.
《公民导刊》2013,(6):4-4
由云南省司法厅起草并组织修订的《关于规范和保障辩护律师依法执业有关问题的规定》将于近日印发执行。修订后的《规定》明确指出,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不再受时间和次数的限制,羁押机关不得监听,不得派员在场。  相似文献   

19.
取保候审收取保证金后应注意的问题冯治明,薛东生经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53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取保候审可以交纳保证金的规定,解决了...  相似文献   

20.
行政传唤的法律性质不能整体类型化为行政强制措施.行政传唤不是广义行政强制措施中的行政强制执行,而且书面传唤、口头传唤与强制传唤在强制程度,法定要求等方面存在差异.可以借鉴<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认定行政传唤中只有强制传唤具有行政强制措施的法律属性,以利于相关法律实务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