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事资料手册》2005,(4):109-109
新华社7月13日报道,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一系列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5〕18号)的有关精神,进一步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结构,现就我市做好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3.
林海 《今日海南》2005,(9):26-26
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意见》提出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并指出,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有利于青年人才的健康成长和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的结构, 有利于促进城乡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就业奔基层,对自诩为“天之骄子”的广大高校毕业生来说,却是个颇费踌躇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政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敏玲 《传承》2010,(12):106-107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多,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面临严峻挑战。为此,党和政府提出了一系列面向基层的就业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当代大学生到基层工作。但是,当代大学生到基层就业还存在一些困境,政府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当代大学生到基层就业;高等教育要增强当代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能力;当代大学生要提升到基层就业的观念意识。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政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多,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面临严峻挑战.为此,党和政府提出了一系列面向基层的就业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当代大学生到基层工作.但是,当代大学生到基层就业还存在一些困境,政府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当代大学生到基层就业;高等教育要增强当代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能力;当代大学生要提升到基层就业的观念意识.  相似文献   

6.
《山西政报》2006,(14):6-7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2005]18号)和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好中共山西省委办公厅、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晋办发[2005]18号),切实推动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提高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整体水平,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7.
《时事报告》2009,(1):69-69
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强化毕业生就业服务;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建立和完善困难毕业生援助制度。  相似文献   

8.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就业是一个涉及全局的重大问题,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直接影响到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有利于青年人才的健康成长和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的结构,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此,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一是出台政策扶持就业创业。先后出台《关于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通知》、《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办法(试行)》,对高校毕业生回乡就业和创业工作作出明确任务分解和部署。  相似文献   

10.
《时事报告》2006,(1):19-19
政策背景:广大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人才匮乏,非常需要高校毕业生到这些地方建功立业。为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精神,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要求各地今年重点落实六方面政策,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1.
《当代广西》2005,(15):4-4
中组部、人事部、教育部近日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级组织、人事和教育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精神。《通知》指出,《意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各级组织、人事和教育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加大恩  相似文献   

12.
贺敏 《今日海南》2005,(9):26-27
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意见》提出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并指出,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有利于青年人才的健康成长和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的结构, 有利于促进城乡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就业奔基层,对自诩为“天之骄子”的广大高校毕业生来说,却是个颇费踌躇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政策瞭望》2012,(8):50-50
最近,天津市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推出一系列利好政策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引导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自主创业。对招收高校毕业生达到企业员工30%及以上的中小企业,在申报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和技术改造贴息资金项目时,可优先给予支持;企业招用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以及零就业、单亲、低保等困难家庭中的高校毕业生,可按有关规定享受社  相似文献   

14.
陈燕  孙群 《浙江人事》2007,(9):39-39
想方设法拓宽就业渠道,引导大中专毕业生走多样化就业之路。一是出台政策,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等基层就业。对在农村或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参加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考时可给予一定的优惠;同时明确,招聘到村和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被国家机关或国有企事业单位录用的,依据其在农村和社区工作养老保险缴费年限,  相似文献   

15.
《就业与保障》2006,(6):28-28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2005]18号,以下简称《意见》),帮助回到原籍、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升就业能力,促进供需见面,尽快实现就业,现就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6.
《山西政报》2007,(14):12-13
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生力军。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是我省加快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目前,基层各行各业急需大量高素质的劳动者,积极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改善从业人员结构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社会稳定,促进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各市、县党委和人民政府,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级国家机关各部委办厅局,各人民团体,各高等学校:《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实施意见》已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8.
马恺 《浙江人事》2008,(2):34-35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是全面落实中央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一项重要措施,首先在北京、河北等地试点,之后逐步在全国推开,目前北京市已经率先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目标”。这项工作得到了高校毕业生的积极响应,社会各界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家长十分关注。但是这项工作还刚刚起步,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笔者就有关问题作一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就业与保障》2006,(4):28-28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36号)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2005]18号)的有关规定,为进一步鼓励和促进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经国务院同意,现就从事个体经营的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实行收费优惠政策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0.
《就业与保障》2005,(9):22-2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5]18号,以下简称《意见》)精神,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各地劳动保障部门要依托有条件的高等院校或动员社会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