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现科学的历史观,这是无产阶级的两位伟大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功绩。诚然,恩格斯曾经不断地强调指出马克思在创立这一理论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分析研究唯物史观的初创时期,即1845年恩格斯迁居布鲁塞尔与马克思共同完成《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之前恩格斯对创立唯物史观的贡献,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恩格斯唯物史观基本观点的形成略早于马克思。  相似文献   

2.
享有"西方马克思学创始人"声誉的法国马克思学家吕贝尔,在质疑恩格斯对马克思经济学手稿处理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编辑出版了《马克思经济学著作》两卷本,呈现出类似于《资本论》第一、二、三卷文本的编排体系,由此引发了关于吕贝尔版本与恩格斯版本的广泛讨论争议。全面把握吕贝尔的马克思经济学卷文本概况,与恩格斯版《资本论》进行深入比较分析,有助于从经济学卷文本体系总体角度客观地评价吕贝尔关于马克思经济学卷文本的功过得失,对深入研究马克思经济思想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对恩格斯农奴制理论的理解问题来源于恩格斯的有关论述,所以,首先应当弄清楚恩格斯农奴制理论的基本内涵。恩格斯有关农奴及农奴制的论述散见于他在十九世纪四十至八十年代的不同论著中,也反映在他与马克思等人的通信里。综观恩格斯的论述,在八十年代以前,主要是在下列两方面使用农奴和农奴制这两个概念的,一是把农奴看作一个阶级,是对中世纪各种依附农民的总称,相应把农奴制  相似文献   

4.
唯物史观的发现,是无产阶级的两位伟大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功绩。恩格斯虽然曾不止一次地强调马克思在创立这一理论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始终把自己放到“第二小提琴手”的位置,这也是完全符合历史事实的,但另一方面又恰好体现了恩格斯伟大而高尚的品格情操和极其谦逊的态度。因为恩格斯在唯物史观发生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曾作出过一系列独创性的贡献,在某些地方甚至超出了马克思。众所周知,恩格斯先于马克思独立地发现经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恩格斯 1891年以后的相关文献的爬疏 ,对传统科社史研究中认为恩格斯晚年对于议会斗争道路持反对态度的主流论点提出了质疑 ,并从文明多样性和发展多元化的角度 ,客观地评价了恩格斯思想中的与时俱进品质 ,强调了这种思想品质对于当前的改革大业的理论资源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先河,深深地影响着马克思经济学,正确认识和评价其在马克思经济学中的作用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对马克思经济学的总体影响和具体影响两个方面探索了西方经济学者的研究成果,并总结出给予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恩格斯的民主思想徐育苗恩格斯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如同列宁所说;“把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个人的名字作为现代社会主义奠基人的名字并列在一起是很公正的。”(《列宁全集》第2版第24卷第281页)民主问题在科学社会主义宝库中占有...  相似文献   

8.
恩格斯的东方理论和实现这一理论的成功之路赵曜今年8月5日是恩格斯逝世一百周年。列宁在1896年所与的《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一文中指出:“古老传说中有各种非常动人的友谊故事。欧洲无产阶级可以说,它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这里说的“科学”是指马...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晚年关于美国工人运动的论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886年之前,他侧重于论述美国工人运动的前进性;1886年之后,他侧重于论述美国工人运动的曲折性。也就是说,恩格斯认为美国工人运动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恩格斯还指出美国工人运动充满曲折的三点原因,这三点原因都成为后来的美国例外论的核心论点。恩格斯对美国工人运动的看法是非常正确的,但他也忽略了阻碍美国工人运动前进的其他因素,如美国的共和传统以及民主、共和两党对第三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马克思毕生所创建的理论成果,被恩格斯概括为"两个伟大发现",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是理论界人所共知的。按照恩格斯的意思,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之间,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正是这两者的整体关系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这既是总结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更是指明了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义所在。就在提出这两大发现的前后时间内,恩格斯还多次论述了这两大发现的意义及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关键地位。  相似文献   

11.
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首倡者,他早期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两篇理论文章中所阐发的许多思想,被马克思吸收,成为《资本论》Ⅰ卷写作的重要参考文献。恩格斯参与了《资本论》Ⅰ卷的创作出版和宣传,编辑、出版了《资本论》Ⅱ卷、Ⅲ卷。恩格斯驳斥了对《资本论》的种种攻击,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相似文献   

12.
[Ⅰ]十多年前,已故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在他那篇引起理论界关于生产关系定义问题争论的论文中,依据恩格斯的生产关系定义对斯大林的生产关系定义提出了批评。他指出:斯大林的定义同恩格斯的定义“有两个不同点:第一个不同点是,恩格斯的定义中没有‘所有制’;第二个不同点是,斯大林的定义中没有‘交换’。”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课本《辩证唯物主义常识》第三课,援用了恩格斯的“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同样是不可想象的”论断。了解恩格斯作出这个重要论断和列宁捍卫、发挥这个论断所涉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两次重大斗争,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这一论断的精神实质和意义。 1873年5月30日恩格斯致马克思的信中提  相似文献   

14.
蔡亚志 《党建研究》2011,(11):56-56
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写于1880年,是由其《反杜林论》中的三章改编而成的,该篇有力回驳了杜林关于社会主义的所谓新理论.正如马克思所言,这篇文章“摘录了这本书的理论部分中最重要的部分;这一部分可以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从马克思的这一评价.足见恩格斯这篇文章弥足珍贵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说法:马克思有两大理论发现,一是发现唯物史观,二是发现剩余价值学说或发现剩余价值;其源出自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反杜林论》。 研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的有关论述后,我认为,唯物史观的确是马克思两大理论发现之一;而剩余价值学说是否也是马克思两大理论发现之一,则还有待进一步探讨;至于把剩余价值的发现列入两大理论发现中,更是明显不当。以下拟从三方面说明后面两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我国学界对恩格斯晚年"革命策略"基本思想的研究形成了以下几类观点:一是认为恩格斯晚年肯定了合法议会斗争的策略,同时也并没有否定暴力革命斗争策略;二是恩格斯晚年确立了合法斗争的战略,暴力革命只是作为议会斗争的辅助手段或暴力革命没有必要;三是恩格斯晚年彻底放弃了暴力革命,把合法斗争作为唯一的斗争策略,恩格斯是"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首创者"。  相似文献   

17.
在列宁的一生中,无论是在沙皇统治的反动年代,还是在十月革命后的革命和建设时期,他都刻苦攻读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十八岁的列宁,就开始攻读马克思的巨著《资本论》。他写成《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一书时,只有二十四岁。在这本书中,他提到和引用马克思、恩格斯的十部重要著作和两封书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当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遭到机会主义和社会沙文主义歪曲和攻击的时候,列宁更加努力攻读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他指出:“我还在‘热恋着’马克思和恩格斯,任何对他们的恶意非难,我都不能漠然置之。不,这是真正的人!应当向他们学习。我们不应该离开这个立场。”(《列宁全集》第35卷,第272页)直到列宁生命临终前的最后几天,他还反复读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由于列宁极为勤奋刻苦,他把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几乎全部读  相似文献   

18.
论“人的自然化”不是马克思的命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哲学家A﹒施密特虚构了所谓马克思"人的自然化"命题,意在制造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的对立。依据这一虚假命题,施密特主张马克思有不同于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从而否定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本文在分析了马克思相关论述的基础上指出:"人的自然化"作为"自然的人化"的反命题是不成立的,马克思没有与恩格斯不同的自然辩证法,在自然观上,马克思与恩格斯是完全一致的。  相似文献   

19.
一、科学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有两大建树:一是创立唯物史观,二是发现剩余价值。这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依据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共产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社会形式所不能容纳的、充分发展的社会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情况为出发点,设想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实现共产主义。他们所设想的科学  相似文献   

20.
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20万工人举行声势浩大罢工游行,要求改善劳动条件,实行8小时工作制。罢工遭到资产阶级的血腥镇压,经过流血斗争,在英、法各国工人的罢工声援下,美国工人阶级终于赢得了8小时工作制的权利。恩格斯对这一事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之为:“这是一件极不寻常的事”。1889年7月14日,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