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州地区千名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大学生身上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就是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它是决定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态度和行为的重要因素。加强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调控,对提高他们的思想修养水平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我结合教学,对广州市1000名大学生进行了一次有关自我意识的问卷调查和个案分析。  相似文献   

2.
人类起源何处?有人说是非洲,有人说在亚洲。但无论是非洲还是亚洲,过去都只发现了800万年前的腊玛古猿和200万年内的人类化石。其间600万年时间成了一片巨大的空白。去冬今春,云南元谋县发现了最接近人的猿化石——距今400万年至300万年间的蝴蝶腊玛古猿化石;同时发现了最接近腊玛古猿的人——250万年前的“东方人”化石。从而补齐了由猿转变为人的两个关键性缺环,使探索人类起源取得了划时代突破。 小女孩的意外发现  相似文献   

3.
“劳动创造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和自然辩证法的一个基本原理,它在恩格斯的《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得到了相当完整的论述。随着科学的进步,这一学说在得到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受到了不断的话难,许多论者认为人类同样是自然选择的产物,人类进化完全是生物学的问题。本文拟对劳动与自然选择进行粗浅的分析。一自然选择学说是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内容,它是进化论得以战胜“目的论”和“特创论”的有力武器,尽管在本世纪提出了“中性学说”等非达尔文进化论,但自然选择学说仍被公认为是关于生物进化的科…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是一个由多阶层、多因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它的发展是一个各种因素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过程。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青年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社会的发展状况无一不制约或推动青年的发展。因此,在青年与社会之间只有建立一种协调关系,社会发展的总目标才能顺利实现,青年的健康发展才能得到保证。理论思考:“人与社会”及其相互关系是马克想主义的主题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生活的主体。“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说来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  相似文献   

5.
尾巴与辫子     
近来,又有一些同志在议论知识分子的所谓“尾巴”。他们动辄指斥:“知识分子又翘尾巴了!” 人类的尾巴早已蜕化,要说知识分子偏会独留,似无此理。人从猿来,遂古之初,驱蚊逐蝇,蹲坐支撑,尾巴曾是有用之物。后来有些猿直立了起来,视野开阔,见多识广,头脑和双手都发达起来,成了猿类中第一批“知识分子”。“用进废退”,这才使尾巴逐  相似文献   

6.
猿与鹤     
<正>猿那年春天,在云南,一座小县城里,他见到过一只猿。为了谋生糊口,他跟着几个人来这里,劝说一位企业家给他们投资拍电影,企业家好吃好喝地招待,但就是不松口。这几个人反正也吃了上顿没下顿,干脆便乐不思蜀,成天在小旅馆里睡到黄昏,天黑之前,再赶到企业家的庄园里去喝酒,他们来的时候,花都还没怎么开,倏忽之间,不管走到哪里,梨花、樱花、海棠花的花瓣已经落得人满身都是了。  相似文献   

7.
"现实生活"是中国传统哲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在致思路径上,它植根于现实的人与人的生活世界,遵循从生活中找寻和践行真理的方式和原则;在存在形式上,它表征着中国先贤哲人们的生命活动和生活方式,体现着他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品位;而在功能价值上,它强调个人修身,旨在通过提升人的自身修为和精神境界而达到"天人合一"目的。  相似文献   

8.
正宗教大国:梵蒂冈梵蒂冈,应该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国家了,它究竟有多小?梵蒂冈的国土面积只有0.44平方公里,很巧合,这个数字正好和我国北京天安门广场的面积一样。再来看看他们的人口,官方公布的人口大概1000人,其中常住人口仅540人,这又创造了一个世界之最,不仅是面积最小,  相似文献   

9.
论就业的歧视与反歧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现代社会,“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是国际劳工组织倡导的社会目标,无论什么样的人能够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都是其过上独立生活的先决条件。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有各种各样的就业歧视影响人们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何为就业中的歧视呢?它是一个复杂的、难以准确定义的概念,甚至不是中国的话语。但我们又清楚地知道歧视有很多种,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的生活有巨大影响,它直接影响个人在社会生活的经济状态和政治状态。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 歧视是“基于种族、肤色、性别、  相似文献   

10.
《侨园》2017,(5)
正地球上有好多个国家,各个国家具有本身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的特征。在这么多国家内有个叫中国的一个美丽国家,当然没有不知道这个国家的人,但是可能有不太理解它的具体情况的人,就像我以前一点儿都不了解这个国家,但我现在还好了解到一些了。其实,现在来到中国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了,做生意也好,留学生也好。但是来到中国的外国  相似文献   

11.
一按马克思主义观点,文明时代包括三大奴役时期即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这三大社会形态,生产关系的特征是少数人占有生产资料,成为不劳而获的剥削者;多数人没有或很少有生产资料,成为劳而不获或多劳少获的被剥削者。这是文明时代始终存在文明对抗的共同根源。社会主义社会是崭新的社会制度。它废除了文明时代的生产资料私有制,铲除了剥削和压迫的根源;它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克服了资本主义竞争和垄断而造成的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以满足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眼前和长远需求为目的;它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根本改变了文明时代不劳而获、劳而不获的不合理现象;在社会主义社会,大公无私的工人阶级上升为领导阶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人与人  相似文献   

12.
张纪 《理论导刊》2001,(4):56-57
美育是以陶冶感情、培养情操为特征,以生动形象为手段,通过富有个性爱好的自由形 式,潜移默化,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形式。   美育是人类认识世界,按照美的规律改造世界、改造自身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它和其 他教育一样,是在人类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反过来又促进和影 响人类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另一方面,它又和其他教育不同,是特殊的美感教育。这种 不同正是美育的本质特点。   在实际生活中,德育、智育与美育三者虽各有特点,但又相互渗透。在德育中培养人的 高尚品德,实际上涉及人的…  相似文献   

13.
一粒沙     
睡在羽绒被上的人做的梦并不一定比睡在草席上的人香甜,生活在大厦中的人并不比居住在山野中的人自由,依靠豪华轿车出行的人也并不一定比坐马车的人多一分安全。世界原来自有它的公平法则,每一个人都在它的约束之中。有人与我一起欢笑过,我过去把他们都当作朋友。也有人与我一起  相似文献   

14.
冯雪娇 《学理论》2015,(1):243-245
道德学习作为人的生命发展过程中的人格养成,所要学习的不是物之理,而是人之理;不是人之所是之理,而是人之应是之理。它不能仅仅依靠认知来获得抽象的道德知识,它需要的是基于生活经验之上的人对人的理解、人与人的交往,人对生活的认识、反省以及对生命价值的体验和感悟。生活是道德存在的根据,道德的学习应当是生活的、实践的,而不能简单归结为知识的、思想的。道德内在于生活,它的存在形态、结构、过程等所遵循的是"生活的逻辑"而不是抽象理性的原则。道德学习的过程是在现实的生活中展开的,立足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因此,从生活与交往的视角对道德学习进行研究是与当前道德学习方式转换的时代要求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15.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人类 精神生活的特征,那么,最 合适的便是这个词──创造 所谓创造,未必是指发明某种新的技术,也未必是指从事艺术的创作,这些仅是创造的若干具体形态罢了。创造的含义要深刻得多,范围也要广泛得多。人之区别于动物就在于人有一个灵魂,灵魂使人个能满足于动物式的生存,而要追求高出于生存的价值,由此展开了人的精神生活。大自然所赋予人的只是生存,因而,人所从事的超出生存以上的活动都是给大自然的安排增添了一点新东西,无不具有创造的性质。这样的活动当然不是肉体(它只要求生存)、而是心灵发动的。正…  相似文献   

16.
曲畅 《学理论》2010,(29):97-99
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网络传播中起着历史性重要的作用。当今因特网及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使网络传播的新特征越来越在网络中、生活中、工作中有所体现,它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更使人们的工作效率有所提高,它在整个社会的发展中起着推动作用。网络是一种传播媒介,但它与大众传播媒介不同,它是以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为基础,整合发展了大众传媒的传播技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播优势的。着重从传播技术和手段、社会功能以及媒介发展三个角度分析网络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开罗专电 从去年12月8日起直至新年,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发生了1967年以色列占领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反以抗暴斗争。以色列士兵开枪打死23名手无寸铁的巴勒斯坦示威者,打伤600多人,拘捕1000多人。  相似文献   

18.
提起赵吉斌,有人说他很幸运,30出头就当上了分局党委常委、政治部副主任,36岁就当上了长春站站长、党委书记。故事不多,宛如平常一首歌,乐乎?苦乎?个中滋味,只有他知晓。长春站说它是个大站,大就大在客运量在全国名列第六,每天达10万人。说它是个小站,小就小在它的实际规模远不能达到规定的标准。它建于1907年,当时每小时吞吐量为1000人,而现在已是4000人以上了,一切都超负荷运转。作为新任站长,赵吉斌经过深思熟虑,砍了三板斧。第一板斧是运输组织的改革。售票时印上候车站台,使旅客心中有数。工作人员在候车室门口检查,按照列车发车的时间先后,组织旅客进站候车,缓解了候  相似文献   

19.
1.青年生活状况的综合指示器生活质量,最初是由加尔布雷斯·罗斯托等经济学家于本世纪50年代中提出,在60年逐步扩展为经济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以及政治学的研究领域。尽管它定义众多并难于统一,但西方学者的“多数观点都倾向于把生活质量内容限于精神生活方面”。中国学术界是在80年代中期开始注意这一范畴的,并赋予了本土化色彩的解释,根据我们的理解,生活质量主要包括三方面的要素:一是人们物质、精神生活的状态特征,本文中主要是指青年的职业、消费、家庭、社交、闲暇精神生活的特征及其满足程度;二是人们的价值实现和幸福感,这里侧重是分析当代青年的生活目标层次和自我价值实现与否的认知;三是人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陈潭  刘璇 《理论探讨》2024,(1):54-60
数字时代是信息时代的进阶版,是信息技术迭代发展的新兴变革浪潮。数字时代下的数字技术经过迭代优化后更加贴合人类特征,更容易满足人类多样化需求,却也在无形间使人陷于数字焦虑的实践困境之中,衍生出心理层面的负面情绪,并且在持续发展的数字时代中演化为一种持续性的焦虑状态。这种数字焦虑在数字时代语境中呈现再生性、集体性、情绪性、依赖性等特征,并在工作、学习、生活、情感等多场景中分别表现为内卷化焦虑、碎片化焦虑、智能化焦虑和缺失性焦虑。因此,针对多场景的焦虑情绪,需要通过形式治理、内容治理、能力治理以及情感治理方式来加以纾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