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府房价名列全国涨幅之首2007年,乌鲁木齐房地产市场开始了新一轮发展,商品房开发面积大幅增长、销售价格连创新高、房价涨幅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名列前茅。7月,乌鲁木齐房价同比上涨12%,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排名第四;8月,房价同比上涨11.9%.在全国35个大城市中排第三位:9月,房价同比增幅21.1%,升至全国房价增幅榜第一位;10月份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增幅排名中,乌鲁木齐以18.5%的  相似文献   

2.
日历已翻过了2013年,中央的房价调控政策“式微”已是个不争的事实。据有关方面统计和媒体披露,2013年一线城市中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房价同比上涨20%,全国26个城市房价上涨幅度均超过10%,69个城市的房价也呈上升趋势.就连一线城市的郊区也走出了房价的“洼地”,拉出了一条美丽的“阳线”。  相似文献   

3.
房价是2005年至今全国出现频率最高的热门词之一,也是百姓最为关注的话题。从2004年末以来,全国房价开始攀升,上涨速度令人吃惊,许多城市的房价增长率超过了10%。呼和浩特市房价也从那时起持续上涨,到2006年上半年,呼和浩特的房价增长速度居于全国70个主要城市的前列,截至4月份  相似文献   

4.
蒋卫武 《小康》2007,(8):66-71
预测房价是升或降,好像变成了“多此一举”的事情。尽管国家一再出台相关政策,呼吁调控“发烧期”的房价。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改善居住环境的刚性需求不断增强,投资者对中国经济长期看好,房价只涨不降,房源供不应求。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经济的持续繁荣,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的房价开始大幅上涨。近5年多来,美国房价的累计涨幅更是达到了50%以上;在房价疯涨的俄罗斯,房产专家预测2006年全俄各地平均房价将上涨25%-30%,莫斯科甚至超过50%。此外,在一些房价涨幅“还算正常”的欧洲城市,比如比利时的布鲁塞尔,从2001年至2005年,房价的年均涨幅也在10%上下。对照国际上的房产热,或许我们可以用十个中国代表性城市房地产的个性化上涨作为对这一现象的注释。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广东省部分人大代表向该省建设厅提交建议,要求开发商公开房价成本信息,但遭到广东省建设厅的否决。而与此不同的是,江苏省盐城市悄然出台了首个“官方版”房价构成清单。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再次引发了关于房价成本是否公开的热烈争论。  相似文献   

6.
《上海人大月刊》2008,(3):31-31
近年来,为平抑房价,中央政府采取了许多重要举措。然而,迄今为止的调控结果远远无法令人满意。房价突破调控的“羁縻”,不断创出新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现阶段房价上涨并非由自住性购房需求所致,而是源于投机性需求的普遍泛滥——日益庞大的“炒房团”和不断升级的投机活动,是推动房价不断高涨的主要元凶。在大量投资性资金的驱使下,  相似文献   

7.
中国房价收入比实证研究及发展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妍汐  唐焱 《中国发展》2010,10(5):37-40
房价收入比是中国考察居民购房能力的一项通行指标。目前中国房价上涨幅度超过居民收入增长幅度,导致房价收入比不断攀升,居民购房压力过大。该文从房价收入比的内涵界定、房价收入比的计算方法、房价收入比在中国的实证研究等方面回顾了中国自提出住房商品化政策以来房价收入比这项衡量居民购房的承受力和支付能力的综合指标在中国的研究现状,最后指出了房价收入比在中国实际运用的构想。  相似文献   

8.
《现代领导》2007,(3):13-13
据国家发改委最新统计数据,北京房价已经连续十七个月上涨。去年,北京房价更是创下了连续七个月两位数增长的记录,位居各大城市房价增长最前列。而来自北京市建委公示数据和市场公开的信息,去年十二月,北京新开盘项目整体开盘均价为每平方米一万零三百六十九元,与十一月相比上涨了百分之二十三点六。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网络、报纸、电视上一直都对不断上涨的房价一片声讨。声讨之后,就有无数的专家、业内行家、政府公务员等跳出来说“2005年房价必降”“2006年是房价终结年”“2007年房价必降的N个理由”等等。这类预言一般都很受追捧。可是,这些“房价必降”的预言都落空了。  相似文献   

10.
去年以来,房价持续较快上涨,引发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几个月来,国家和地方采取了多项措施抑制房价,但争论仍然很多。房价上涨利弊几何一方面,房价过快上涨是有害的。首先,它改变人们的消费预期,挤压居民对非住宅商品的消费,导致非房地产经济部门增长乏力。其次,在储蓄和其他投资方式收益不大的情况下,房价过快上涨将助长投机心理,时事报告38吸引大量现金集中于房地产部门,导致全社会金融风险增加。第三,增加企业运营成本,影响企业竞争力。第四,加剧购房困难者和富裕阶层之间的矛盾,破坏社会和谐。另一方面,持续、适度上涨是正常的房价中长期…  相似文献   

11.
政府在住房问题上应该承担一个什么样的角色?目前在房价上,是市场这只"无形之手"管多了,还是政府这只"有形之手"管多了?现在,一个倾向性的观点是,房价上涨是市场化造成的,因此  相似文献   

12.
房价是否应该成为CPI统计中的指标.一直争议不断。近年来.不断有专家提出,CPI中不体现房价是不应该的:在今年的奎国“两会”上.致公党中央也呼吁将房价纳入CPI指标体系。对于这些声音,统计部门一再地重申房价不纳入CPI的统计是“国际惯例”。我国的CPI统计中该不该加入房价因素?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房价因素早就包含在中国的CPI中了。  相似文献   

13.
在房价这件事上,国家似乎有点左右为难,房价变成“热得快”,老百姓不愿意,可如果房价朝下跌,GDP又怎么办?银行愿意吗?GDP再跌,就业岂不更惨?GDP每跌1个点,就会有800万人失去工作,受伤的还是老百姓。于是2010年:中国的房价是涨是跌?现在看来,确实是一个难以解开的斯芬克斯之谜。  相似文献   

14.
白明 《创造》2012,(2):78-78
2012-02-08从长远来看,依靠调整分配机制来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使居民实际支付能力的增长速度在较长时间内快于房价的上涨速度才是长效办法。国家之所以要对房价进行调控,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近些年来的房价高,实在是高,老百姓买不起房,依然居者无其屋。在居高不下的房价中,不可否认有实实在在的"刚需"拉动,但更不可否认,投资性和投机性购房在很大程度上也导致了房价中具有  相似文献   

15.
<正>在过去5年中,美国房价涨势如潮,5年间,房价几乎上涨了60%。(同一时间段,中国的房价涨幅超过了120%),我们弄不清是美国的房地产泡沫吹大了全球的房地产泡沫,还是全球的房地产泡沫吹大了美国的房地产泡沫。2006年8月,美国联邦住房企业监管办公室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房价  相似文献   

16.
全国近四十个二三线城市公布房价调控目标之后,一线城市上海的房价诃控目标终于公布:涨幅低于GDP和人均收入增长。  相似文献   

17.
语录     
《创造》2010,(1):18-18
“这样的增长速度有点可怕。有的地方2个月内房价提升了2000元/平方,这样下去肯定不行,江苏的经济增长要率先实现转型,财政增收不能过度依赖房地产。” ——在最近召开的江苏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如是评价江苏省房价整体增速情况。  相似文献   

18.
唯一先生的文章以大量事实证明,上海商品房价格存在某些水份,一定程度上是哄炒出来的。但有人持相反的观点,认为:上海房价态势是正常的,不存在水份,其理由之一是,普遍的商品房质量,较之以前,无论社区环境,还是内在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与开发商增加投入密切相关,因此提价是在情理之中。商品房质量提高,从而会影响房价,这是有道理的。但是,不能以此为依据来否认当前上海房价态势存在某些水份。自2000年第四季度起上海房价成交指数连续8个季度上涨,均季同比上扬5个百分点,这就是说,这个时期内上海房价在原来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人们对住房问题愈加关注,房价也是在人们的关注中一路高涨,虽然国家对各地房价进行调控,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房价依旧呈现上升趋势。纵观近年来的房价,我们可以发现,从2002年开始,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得到迅速发展,各地房价开始逐渐升温,这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上海和北京等地,而2004年又是国内房价的一个转折点,从2004年开始各地房价开始上涨,涨幅较小,但从2008年开始,我国的房价开始  相似文献   

20.
代表委员追问房价“节节高” 房价有下浮50%左右的空间。——全国人大代表袁超语出惊人,袁超指出,开发商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增加了开发商与权力交换的成本,而这些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推高了房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