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湘潮》1987,(1)
1935年,国民党政府开始正式授衔,没有元帅、大将等级别,只有特级、一级、二级上将和中将加上将衔几种级别。1935年3月27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决议:任命蒋介石为特级上将。4月2日,明令阎锡山、冯玉祥、张学良、何应钦、李宗仁、朱培德、唐生智、陈济棠等八人为一级陆军上将。4月3日,明令陈调元、何成  相似文献   

2.
刘岩 《党史博览》2007,(11):30-34
1955年9月27日,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授衔授勋典礼.此次授衔,全军有10名功勋卓著的高级将领被授予共和国元帅军衔,1000名高级军官被授予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军衔,64万名中、初级军官被授予校、尉官军衔.  相似文献   

3.
报载: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之前,装甲兵司令许光达听说自己被授予大将军衔,十分不安,遂给毛泽东同志写了一份《降衔申请》.在这份《降衔申请》中,许将军十分谦逊地从德、才、资、功方面指出自己与大将军衔的不相称之处,恳切地请改授其上将,另将大将衔授给功勋卓著者.  相似文献   

4.
全建业 《湘潮》2018,(12):60-60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评定出十大元帅、十大大将及若干上将、中将、少将。当时,有1000多名将军要评衔,评定工作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授衔的初步方案公布后,大多数人对此都表示认可。但也有那么一小部分人,对结果并不满意。有的人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却不是很舒服;有的人眼泪长流,两三天不吃饭;有的人跑到领导那里,说自己如何劳苦功高,索要高级军衔。  相似文献   

5.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许光达在战争年代南征北战,屡建功勋,是我军著名的军事将领。他一生胸襟开阔,淡泊名利,近日读书,就读到了他主动让衔的故事,感受颇深。1955年,时任国防部副部长兼装甲兵司令员的许光达,得知中央军委准备授予他大将军衔时,夜不能寐,惶惶难安,接连三次向军委领导提交"降衔申请报告",说自己与一些功勋卓著的同志相比自愧不如,要求"授我上将衔。另授功勋卓著者以大将",主动请求降低军衔,以求心安。一次中央军委  相似文献   

6.
今年1月23日,中央军委授予周子玉、于振武,丁文昌、隋永举4人上将军衔。这是1988年中国军队恢复军官军衔制度以来第四次向高级军官授予上将军衔,四次共授予46人上将军衔。 新的军官军衔设三等十一级,其中将官设一级上将、上将、中将、少将四级。 1988年9月14日,恢复军衔制度后的第一批上将军官  相似文献   

7.
张经武让衔     
张经武让衔195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准备实行军衔制,中央军委总干部部根据张经武的资历和功绩,提名授予他上将军衔,并委托当时任西南军区司令员的贺龙同志找张经武征求意见。此时,张经武已受命担任中央驻西藏全权代表、中共西藏工委第一书记。贺龙对张经武说:"中...  相似文献   

8.
1988年9月14日下午,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里灯火辉煌,隆重热烈庄严的授衔仪式正在这里举行.打头的洪学智将军和站在他身旁的十六位将军一起被授予共和国上将军衔.这是他第二次荣膺上将军衔,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两次领上将衔的将军.共和国的上将,每一位都是独领风骚的人物,每一位的经历  相似文献   

9.
宋凤英 《党史纵横》2005,(11):20-24
在1955年共和国首次授衔过程中,有少数同志认为给自己授低了,闹情绪者有之,哭鼻子者有之。毛泽东曾诙谐地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授衔时。”但也有风格高尚者,认为给自己授衔高了,主动要求低授一级军衔。其中徐向前、罗荣桓要求不授元帅军衔,徐海东、许光达要求不授大将军衔,徐立清要求不授上将军衔,孙毅要求不授中将军衔,等等。最后评定的结果,除徐立清由上将降为中将之外,其余要求低授的同志在组织上做说服工作后,都授予了他们应授的军衔。按照授衔条件,身为正兵团级的徐立清应该被授予上将军衔,可他三番五次地给党中央、毛泽东写信…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后,为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1955年1月23日,中央军委发布《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2月8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条例》规定:军衔定为尉官、校官、将官和元帅4等14级,即准尉、少尉、中尉、上尉、大尉;少校、中校、上校、大校;少将、中将、上将、大将;元帅。随后,国防部部长彭德怀、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签发了《关于军士和士兵评定军衔的指示》,对所定时间、等级区分、评定标准、评定方法等作了明确要求。全军上下开始了评定军衔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现代史上.郭汝瑰是一位传奇人物,他是蒋介石身边的“红人”、陈诚的“十三太保”之一,两度出任国民党国防部作战厅长,还曾任陆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兵团司令兼军长等要职,授陆军中将衔。解放战争开始后,他将国民党的核心机密提供给中共,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特殊贡献。可是,  相似文献   

12.
1949年秋,客居重庆的原川军将领范绍增,按照国民政府元老之一、时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的李济深早些日子的指点:"拖武装迎接解放。"通过结识于抗日战场的现任陆军总司令顾祝同在蒋介石面前推荐,终于获准打出了"国民党国防部直属挺进军"旗号,并被任命为总指挥,军衔陆军中将。  相似文献   

13.
正安徽省巢湖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里也是大名鼎鼎的"巢湖三上将"的故乡。"巢湖三上将"指的是解放军开国上将李克农和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冯玉祥、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张治中。他们三人和周恩来都有过密切的交往,并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李克农:曾使周恩来化险为夷李克农作为中共和人民军队隐蔽战线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与钱壮飞、胡底曾被称为我党情报工作的"前三杰"。李克农很长时期内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工作,备受器重,两人在漫长的交往中也结下了非常深厚的友谊。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众多高级将领中的一员,陈漫远与1955年授衔的开国将帅相比,似乎没有那么耀眼夺目。实际上,在漫长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岁月中,陈漫远担任过多方面的重要职务。从人民军队中的军事、政治、后勤工作岗位,到党务和政府工作岗位,都留下过他的身影。历览陈漫远在人民军队中的履历,称他为"无衔上将"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上将中,有这样一位特殊人物:早年毕业于黄埔军校,曾任国民党陆军80师中将师长、71军中将军长、华中“剿总”中将副总司令;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了九江会战、桂南会战,在打通滇缅公路、夺取日军控制的松山等战略要地的作战中,立下战功;解放战争时期,他作为东北战场国民党军的四平“前敌指挥官”,曾受到蒋介石的火线提升,并授青天白日勋章;1949年8月4日,他与一级上将移潜一起,率部在长沙起义,使湖南得以和平解放,得到毛泽东的高度赞扬;1955年,他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上将。此人便是一生经历颇具传奇色彩的陈明…  相似文献   

16.
1、6月13日,江泽民会见“21世纪论坛”外方人士时指出,__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各国经济未来发展依赖的外部环境。此次论坛的主题是_。 2、6月14日至19日,江泽民先后在_重点就加强新时期农村党的建设和西部大开发进行考察。 3、6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向_位晋升上将军衔、誉衔的高级军官颁发命令状。至此,人民解放军自1988年恢复军衔制以来,中央军委共授予_位高级将领上将军衔、誉衔。 4、针对达赖集团在国际社会到处散布的“西藏的文化遭到了灭绝”的谬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6月_日发表了_白皮…  相似文献   

17.
正1955年9月27日,国务院隆重举行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将官军衔典礼。国务院秘书长习仲勋宣读了国务院总理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将官军衔的命令。周恩来分别把授予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军衔的命令状,一一授予粟裕等在京的将官。当年典礼仪式的这种报道,点出了粟裕一个突出之处:他是人民解放军10位大将的首位,也是第一批1038名将官中的第一位。10位大将中,粟裕的资历、年龄应该排在中后部。1907年出生的粟裕比许光达年长  相似文献   

18.
郭汝瑰是蒋介石身边的“红人”,陈诚的“十三太保”之一,两度出任国民党国防部作战厅长,陆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兵团司令兼军长等要职,授陆军中将衔。解放战争开始后,他将国民党的核心机密源源不断地提交中共,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特殊贡献。在郭汝瑰从反动营垒走向为人民解放事业作贡献的历程中,有一位受党委派长期与之联系、鼓励和帮助,对其产生重要影响的中共党员。他,就是杰出的统战工作者——任廉儒。  相似文献   

19.
正如果一个戎装已久、肩挂将星的军人,多年以后又被授予大校军衔,会作何感想?1958年2月,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大礼堂内春意盎然,时任国防部副部长、军事学院院长的廖汉生中将和政委钟期光上将,代表国防部部长彭德怀元帅,向100余位原国民党军官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曾经是国民党军中将的王志远,被授予此次最高的大校军衔。身着解放军五五式军礼服,王志远激动不已,回顾自己的革命历程心潮起伏。  相似文献   

20.
1988年9月,我国恢复实行解放军军衔制。新军衔制将官分为一级上将、上将、中将、少将四等;1994年5月,将官军衔修改为上将、中将、少将三等。现将实行新军衔10年来被中央军委授予的晋升为上将的56位军队高级将领简介如下(按授衔时间为序):洪学智(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