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恩格斯晚年全面系统阐述其社会主义思想的著作,研究当代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必须弄懂恩格斯在这篇著作中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变革,宣告了空想社会主义历史使命的终结,任何带有空想成分的社会主义都应该退出历史舞台;科学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演进的必然产物,只要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还存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就不会终结、实践就会继续进行;现实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既不取决于理论逻辑是否严密,也不取决于历史问题的有效解决,关键在于能够科学有效地解决资本主义所解决不了的现实难题;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趋势体现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化之中,科学社会主义者要善于认清资本主义变革的社会主义方向,以更加自信的心态肩负自己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
空想社会主义已经在理论上搭建起社会主义学术框架,即"问题、目标、道路"。马克思、恩格斯把"物"——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生产力和物质利益引入到这一研究范式中,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今天这个"发展"仍在继续。在当代中国,认识社会主要矛盾,明确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探索现实途径,则是在"问题、目标、道路"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3.
张春姣 《理论探讨》2004,25(6):38-40
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是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核心内容,对于研究东方社会落后国家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中国半个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亚细亚生产方式在文化层面上进行反思,再现出亚细亚生产方式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文化消解与弱化、文化回复与强化的过程,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抒望 《民主》2008,(2):11-13
中共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既是对人类文明进入转型期的规律性把握,也是对当代中国科学发展理念的实践性提升。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它将给我们带来包括世界观、价值观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变,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维系社会和谐发展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关于公平问题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起奎 《理论导刊》2007,3(3):39-41
是否与生产方式相适应是理解公平的科学方法论原则。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决定了这一阶段的公平只能是形式公平与内容公平的统一。衡量形式公平是以劳动为尺度,衡量内容公平是以需要为尺度。在整个社会主义阶段,形式公平都将居于主导地位,但从发展趋势看,内容公平在公平中的比重将愈来愈大。坚持形式公平时,不应出现贫富差距过大的现象;坚持内容公平时,不应过于影响效率。从当前的社会实际情况看,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和强调内容公平。  相似文献   

6.
耗散结构理论视角中的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泉 《学理论》2009,(27):35-36
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出了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不仅从哲学社会科学上看是科学的,而且也是符合自然科学规律的,本文从耗散结核理论视角诠释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摘要: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出了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不仅从哲学社会科学上看是科学的,而且也是符合自然科学规律的,本文从耗散结构理论视角诠释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于11月23日在南昌举行生活方式问题研讨会。会议着重探讨了建立和发展文明的、健康的、科学的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等问题。与会同志指出,生活方式从属于一定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又作用于生产方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虽然生产方式决定着生活方式,但又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形成生活方式的客观条件,包括经济基础、生产力水平、政治制度、思想道德、精神文化、自然环境、民族阶级因素等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制度条件下,物质文明  相似文献   

8.
一百多年来,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科学变为现实,从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的飞跃过程.从五十年代初开始,社会主义又一次经历着从单一模式到多种模式的重大飞跃过程.考察这次飞跃的历史必然性,对于我们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现实意义.社会生义从一种模式发展到多种模式根源于深刻的矛盾.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运动过程中内在矛盾的客观要求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具体来讲,是由如下两对矛盾推动的总结果.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逻辑由两个规律构成,一个是认知逻辑,一个是认同逻辑.认知逻辑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知识系统、价值观系统、方法论系统的发展规律;认同逻辑就是以生产方式认同为基础的意识形态认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战略应该以意识形态的发展逻辑为基础,走历史唯物主义路线.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从以下七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系统地表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之成为各项工作的指导;更加科学地划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更加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从新的角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时期执政的共产党的性质和先进性标准;提出了社会主义时期阶级划分和扩大工人阶级执政党阶级基础的新思路;系统阐述了党内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问题;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做出了新的判断,对当今国际局势做了新的概括;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对理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如何科学地认识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资本范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经济学理论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经济范畴是生产的社会关系的理论表现,而资本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有范畴。既然如此,在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直接对立物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重新强调和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发展进程、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在重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同时,进一步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内涵深刻.意味深长,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一、科学地回答了当代社会主义的新课题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既不是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抄来的,也不是从别国模式中搬出来的,它是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依据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依据国情,通过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对社会主义进行全面认识的最重要的成果,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所处发展阶段的最科学的概括,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生活于19世纪资本主义上升时代,他们对社会主义的研究是以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比较发达的英国和法国为典型展开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其整个一生中,在提出两个必然的基础上,思索未来的社会主义将在哪里突破时,把注意力和着眼点始终放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他们曾经设想,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西欧北美那些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发生.  相似文献   

13.
生活方式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不能忽视对生活方式的研究,一定社会的生活方式总是受既定社会生产方式、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地理环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生产方式起决定性制约作用。只有从分析社会经济形态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入手,才能真正揭示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生活方式发生变革的必然性,科学地预测生活方式发展的历史趋势,阐明新的生活方式的本质因素和基本特征。因此我们要研究现阶段生活方式的变化,就不能不研究社会主义时期的经济关系。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形态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在今后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商品经济有其存在和充分发展的历史合理性。因而,社会主义生活方式只能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这棵参天大树上结出的生活之果。我们知道,从总体上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具有两大基本特征:一是以公有制为基础,具有计划性;二是商品经济,从而商品一般关系及其运行规他仍然存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社会是坚持科学发展的社会.科学发展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5.
论和谐社会的性别关系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琳 《理论导刊》2007,(12):100-101
一、问题的提出党的十六大报告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党的十七大又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自从党的纲领性文献中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要论题以来,社会学、哲学、人口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美学等学科领域的学者开展了热烈讨论,从不同视角提出了许多发人深思的理论见解,使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内涵不断丰富。  相似文献   

16.
中国式现代化以创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为基础,体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和谐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实现生产方式的主体变革;坚持自然史与人类实践史相统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生产方式的绿色变革。中国式现代化以生产方式正义作为内在价值根据,通过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全面生产以及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需要等不断彰显。  相似文献   

17.
《共产党宣言》与当代资本主义卢之超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学说,是以唯物史观分析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特别是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发生发展,以及现代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从而得出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科学结论。因此,观察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过程中,坚持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辩证统一,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  相似文献   

19.
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和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提出,是党对我国经济、政治发展现状对文化要求的战略性应对,是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和升华。  相似文献   

20.
吴铮 《学理论》2012,(17):55-56
经过近代三大科技成就为主的一系列科学思想的变革,近代前期科技革命中形成的机械自然观被更新,使科学进入了一个爆发式发展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生产力极大提高,人们逐步从过去繁琐的生产方式解脱出来,劳动与学习创造结合,越来越成为一种需要,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可以预见到,不远的未来共产主义就会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