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配的方式从属于生产方式,是一定生产关系的实现。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劳动者的物质利益在分配上的实现,其核心与精髓就是:在消除了生产资料占有权方面的不平等后,承认每个人向社会所提供的劳动在质和量上的差别,以因所付出的劳动量不同而获得个人消费品的多寡来激励人们多劳动、多贡献,由此推动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保证新社会制度战胜旧的社会制度”,向更高的“按需分配”阶段过渡,这就是笔者所说的按劳分配的效率导向。令人遗憾的是,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只强调了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特征是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标志,而忽视了按劳分配的效率导向,忘掉了按劳分配原则以实现个人物质利益的差别性为激励机制的合理内核,  相似文献   

2.
杜光 《新视野》2001,19(5):25-27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我国实行的等级工资制就是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 笔者认为:有必要重新认识按劳分配的涵义。一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对这种分配方式最早作出阐述的是马克思。他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生产者的权利是和他们提供的劳动成比例的”,“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之后,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他所给予社会的一切。”“他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又以另一种形式全部领回来。” 马克思在这里说的生产者全部领回来的、也就是社会分配给他的,是他所生产的产品价值中的哪一部分呢?我们可以从…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的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情况下,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具体形式: 按劳分配是我国个人消费品分配的主要形式。按照马克思的理论,分配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联合劳动仍然是主要的所有制形式和劳动方式,劳动是大多数人取得消费品的主要手段。但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和马克思的设想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4.
论按劳分配内含的演变及其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理论界学术界对于按劳分配理论的研究无疑是广泛深入和富有成效的。本着求实探新的精神,这里将近些年在学习经典作家光辉思想过程中所得体会笔录下来,以求教于理论界的同仁。 一、对经典作家按劳分配理论的重新考察 众所周知,经典作家关于未来社会的按劳分配理论系统地集中在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一文。马克思写道:“在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里,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耗费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不表现为它们所具有的某种物的属性,因为这时和资本主义社会相反,个人的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地作为总劳动的构成部分存在着。”因此,“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之后,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他所给予社会的一切。他所给予社会的就是他个人的劳动量……他从社会方面领得一张证书,证明他提供了多少劳动(扣除他为社会基金而进行的劳  相似文献   

5.
41、为什么说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它的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1)分配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社会生产关系的方面之一。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产品生产出来后,必须通过分配和交换,才能最后进入消费,因而,分配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同再生产的其它环节一样,分配是由生产决定的,生产方式决定了消费品的分配方式。 (2)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这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其原因在于: 第一,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按劳分配规律产生的客观经济条件,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排除了任何人依靠生产资料所有权不劳而获地取得社会产品的可能性。作为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唯一尺度,只能是每个人为社会提供的劳动量。同时,按劳分配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如何实现按劳分配,这是我国近年来经济体制改革中提出来的一个新问题。马克思当年设想的是非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其实现过程为“劳动——劳动券——消费品”。在这里,劳动券是劳动者从社会领取个人消费品的证书,  相似文献   

7.
在现实社会里,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就有什么样的分配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土地和主要生产资料为社会公有,也即为劳动人民共有,劳动人民以“按劳分配”的原则享受对劳动产品的占有和分配权利。劳动人民所分配的是他的劳动创造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在论述社会主义特征时曾指出,在未来社会,人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并按其提供的劳动分配个人消费品(参见《资本论》第1卷第95--96页)。列宁也明确指出:“人类从资本主义只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即过渡到生产资料公有和按劳分配。”(《列宁选集》第3卷第62页)可见,经典作家认为,社会主义最基本的经济特征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  相似文献   

9.
商品经济既可以和私有制联系在一起,也可以和公有制并行不悖地共存于社会主义社会之中。价值规律作为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必然会对按劳分配规律发生影响。价值规律对按劳分配规律内容的投影效应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每一个生产者的个人劳动时间就是社会劳动日中他所提供的部分,就是他在社会劳动日里的一分。他从社会方面领得一张证书,证明他提供了多少劳动(扣除他为社会基金而进行的劳动),而他凭这张证书从社会储存中领得和他所提供的劳动量相当的一分消费资料。”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由于不可能实行单一的社会所有制,按劳分配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相关系。因此,不可能实行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模式。那么,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有哪些特点呢?如何实现按劳分配呢? 第一、按劳分配的尺度不能以个别劳动时间为依据,而必须以实现了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为依据。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是建立在产品经济基础上的,每个人的劳动从一开始就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而不必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向社会劳动转化,因而每个劳动者的个人劳动时间可以作为计量劳动量的依  相似文献   

11.
分配方式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不可能是单一的。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它分配方式为补充。”这段话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方式的基本特征,也为分配方式改革指明了方向。本文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若干认识。一、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特征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等著作中对此进行了科学的论述。他指出,在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条件下,社  相似文献   

12.
一、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配关系的客观要求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的基本原则,也是我国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原则。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所有参与社会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和劳动者个人,都按其提供的劳动进行分配,这就是按劳分  相似文献   

13.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的基本原则,也是我国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原则。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所有参与社会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和劳动者个人,都按其提供的劳动进行分配,这就是按劳分配。它是我国收入分配的基本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这一点是不能动摇的。动摇了它的主体地位,就会改变分配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  相似文献   

14.
在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个人不能凭借自己的劳动力的支出取得消费产品。由于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不一样,他们在产品生产中提供的劳动量也不可能一样,所以,社会自然就要默认不同等工作能力是劳动者的天然特权,并根据他们各自在产品生产中提供的劳动分配个人消费品。这个分配原则,是对不同等劳动能力作为他们天然特权这种关系,在经济上的一种承认。按照这个原则分配个人消费品,既符合劳动者的共同利益,又符合劳动者的个人利益。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按劳分配的模式应是按劳动力的价格确定个人消费品,并参与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量及结果给报酬。在市场机构作用下,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的基础只能是等价劳动力有等量的报酬,劳动者的实得报酬既可以高于劳动力价格,也可以低于劳动力的价格,根据劳动者的实际贡献取得相应的报酬。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不同职工的体力、技术和业务能力及工作态度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于同一职工来说,在不同的时间里也会有不同的工作表现。因此,用单纯的计时工资或计件工资制很难反映出上述的差异,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按劳分配原则的  相似文献   

15.
按劳分配,是农村人民公社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基本原则。为了更好地贯彻这个原则,必须正确计算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在社会主义的国营企业里,工人是按照技术高低评定级别,以劳动时间或者产品的件数为标准,计算劳动量,确定货币工资的多少。在农村人民公社,还不能这样做。农村人民公社是社会主义的集体经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社会分配理论有着极严谨的逻辑与丰富的内容,它以那个先于生产的"生产条件的分配"为前提,以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全面透彻地研究了社会总产品、剩余价值及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不仅揭示了某些社会条件下收入分配的特殊规律,而且还抽象出了人类社会各发展阶段所共有的一般规律,因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他的分配理论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仍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消费品的分配规律,是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分配方式。作为一种学说,按劳分配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的组成部分。然而,按劳分配的思想,作为一种萌芽,却是由空想社会主义者首先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18.
公平三议     
公平分配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理想。何谓公平,在人民共和国里,曾有三议:一曰,按劳分配,二曰,机会均等,三曰,发展生产,以富助贫。 按劳分配,劳动与效率挂钩,多劳多得,不劳不得,天经地义。可是在市场经济里,个人的收入水平和增长速度,却不完全是由个人的劳动决定的,不仅与个人拥有的财产多寡有关,而且与他所在的地理位置、行业、单位、部门和他所处的地位紧紧相  相似文献   

19.
一、劳动者参加按劳分配权益及其与劳动价值论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46条明确指出:“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只能在公有制企业内部进行,企业按照每个劳动者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这些经济条件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是按劳分配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二是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生产资料公有制;三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们的劳动在数量和质量上存在着重大的差别,而劳动又是个人谋生的手段,因此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凋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那么,劳动价值论能否成为实行按劳分配的理论根据呢?这是关系到劳动者能否享有参加利润分配权益的重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阶段在个人生活消费品的分配方式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这是改革10年多来分配领域的一个最重要的变革。这样做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第一,从根本上说,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是由我国目前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状况决定的。马克思当年设想的社会主义应是在经过资本主义生产力充分发展的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