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社会转型期,由于社会的负面影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不当以及大学生成长过程中自身的弱点所致,在部分大学生身上表现了道德焦虑现象.本文分析了大学生道德焦虑的两种表现形式,指出了引起大学生焦虑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了消除和避免大学生道德焦虑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创业意向既是决定创新行为、丰富创新成果的根本因素,也是使大学生顺应时代创新发展需求的有效保证。文章在社会网络视角下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节点强弱联结影响大学生创业思维的培养、个人社会资本影响大学生创业资源的获取、社会网络结构洞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形成、企业网络系统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落实。基于此,提出社会网络视角下大学生创业意向网络系统构建路径,推动高校创业教育改革发展,为大学生创业意向培养提供全新的理论与实践视域。  相似文献   

3.
青年大学生在使用社交媒体过程中产生对“理想美”的向往与追求,继而引发容貌焦虑的现象值得关注。研究表明,社交媒体使用频率与女性容貌焦虑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文章在深入分析社交媒体“理想美”形成机制的基础上,从社会文化理论、社会培养理论、社会比较理论等不同维度阐释社交媒体与女大学生容貌焦虑产生的逻辑关联,揭示社交媒体在形塑、内化、引导、激化女大学生“理想美”过程中的传导机制,为减少社交媒体对女大学生容貌焦虑的影响提出路径遵循。  相似文献   

4.
近来,"‘90后’遭遇年龄危机"等类似话语在网络空间中成为"刷屏"句式,这一表述兼具情绪宣泄与调侃意味,侧面印证了"90后"群体对于年龄的敏感与焦虑态度的真实存在。由此,本文基于16个访谈个案的分析,针对当代"90后"大学生年龄焦虑的触发机制、表现形式、主要影响因素以及新媒体环境下的建构过程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分析认为,年龄焦虑实质上是与生理年龄相关联的角色预期担忧,既受到微观层面的家庭背景与自我期望影响,又有其深刻的社会性根源,包括社会转型、教育年限延长、网络技术革新、生育政策变化、就业经济形势变动等等,经由网络社群的调侃共鸣与媒介呈现,形成了实质性的群体性焦虑心理。研究这一焦虑状况对于深入了解"90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社会心理特征,破解社会焦虑现象,提升青年面对现代社会快速变迁的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小娜  魏晓玲 《人民论坛》2012,(36):100-101
就业模式转轨过程中,配套制度不完善造成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偏差,给大学生自身和社会造成了负面影响。大学生就业心理偏差导致了焦虑、抑郁和患得患失等情绪心理问题和从众心理、攀比心理、嫉妒心理等社会心理问题。应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大学生自身四个方面应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引导大学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社会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消费越来越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如何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也成为高校德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具有感性化、符号化、超前化和网络化等特征,转型社会中大学生消费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包括消费主义、大学生消费认同以及消费心理,合理引导大学生消费行为应通过消费教育来重塑大学生的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7.
陈艳平 《传承》2011,(12):44-4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滞后的因素,加上社会变化复杂,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很大的挑战。所以当前必须要在工作方法及教育内容等方面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和教育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才能真正适应当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从而培养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合格优秀的建设者及接班人。  相似文献   

8.
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单亲家庭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有自卑、敏感多疑、自闭、焦虑等。导致他们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个人因素。因而,解决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需要学校、家长、个人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如此才能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解决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9.
当代大学生因受社会、学校、家庭及自身多方面因素影响,会时常表现出孤独或焦虑等情绪。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再结合本校学生特点,浅析高职院校应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期我校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搭建完善的教育和咨询服务体系,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促进校园和谐。  相似文献   

10.
高校贫困生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静 《青年论坛》2006,(6):27-29
从家庭、社会、学校、个体等方面分析贫困生问题凸起的原因和特点,其主要表现为自卑、焦虑、孤僻、多疑等心理状况。要切实解决好贫困生问题,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转变教育管理观念,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加大贫困生思想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顺利、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乔婷婷  段莉敏 《前沿》2009,(11):150-152
焦虑是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已成为研究者和高校管理者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选取理科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为研究工具,测查了理科大学生焦虑的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因分析。在此基础上,从个体和组织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丁萍 《青年论坛》2008,(1):54-55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大学生中时常出现不分美丑、盲目认同,甚至出现以丑为美的审美教育缺失现象。大学生审美教育缺失主要受经济高速发展,多元文化冲击、就业压力增大等因素的影响。高校教育工作者应积极研究提升大学生审美素质的途径和方法,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李晓梅 《前沿》2013,(10):182-183
随着时代变化,社会转型,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变化愈来愈使道德教育成为一个沉重的社会话题。目前大学生的道德状况主流是好的,但复杂的国际局势和市场经济发展中各种不良的诱惑等因素,冲击着大学生的道德操守。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探索适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教育方法和对策,是每一个高校德育工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制约因素及提升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戴树根 《理论月刊》2005,(7):158-160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受到了来自社会、高校和学生自身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应通过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健全机制,发挥高校优势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教育模式,拓展教育途径等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确保“德育首位”原则的落实。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新疆地区“7.5”事件后大学生应对方式与信赖他人及焦虑、抑郁心理健康变化情况,我们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高校67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维吾尔族大学生信赖他人、焦虑得分高于汉族大学生;积极应对与信赖他人、焦虑、抑郁均呈负相关;消极应对与信赖他人、焦虑、抑郁均呈正相关;“7.5”事件可能造成新疆地区汉族大学生信赖他人程度降低,维吾尔族大学生焦虑程度提高应引起青年工作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女大学生就业难是近几年我国高校普遍面临的社会问题,随着全国招生规模的扩大,这个问题越来越突出,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教育因素和个体因素导致了女大学生的就业难题。为破解这一难题,政府、社会、学校和女大学生自身都必须付出努力,形成四位一体的促进女大学生平等就业的良好机制和氛围。  相似文献   

17.
利用外语口语课堂焦虑量表,对贵州某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班60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口语课堂焦虑进行了施测,同时对被试做了口语测试及访谈。就英语口语课堂焦虑与性别、组别、口语输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80%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中度或中度以上口语课堂焦虑;(2)少数民族大学生口语课堂焦虑没有性别差异,但有城乡差异(农村学生高于城市学生);(3)口语课堂焦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口语输出。  相似文献   

18.
李国和 《传承》2012,(22):62-63,89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艺术院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校区面积增大,校内各种外来人员增多,校园社会化现象日趋明显,使得艺术院校校园不稳定因素也逐渐增多。艺术院校大学生阅历尚浅,社会经验不足,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因此许多不法分子便将侵害的目标对准了大学生。由此可见,加强艺术院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艺术院校大学生安全意识,刻不容缓,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创业意识的调查与研究——以温州高校大学生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研究对温州五所高校1000位大学生的创业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及个案访谈。通过调查,基本掌握了温州高校大学生的创业意识状况,归纳了温州高校大学生创业意识形成的影响因素和创业意识的现状,并就如何促进大学生创业活动良性进行、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和能力,从社会、学校和学生三方面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公安研究》2009,(2):96-96
胡子祥、徐文生、罗爱林在《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第12期撰文认为,家庭是大学生社会化的第一所学校。数据分析表明,当前大学生的家庭功能和社会网络素质水平较高;家庭功能在年级和家庭所在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社会网络素质在专业、年级和家庭所在地上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家庭功能是大学生社会网络素质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社会网络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高等学校应探索与建立家长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新机制;学生家长应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大学生也应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