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舒炜  邱祥吉 《廉政瞭望》2010,(17):15-17
2009年《人民论坛》杂志进行的“万名党政干部阅读状况调查”显示:有七成多的党政干部每周用于读书的时间在6小时以下,甚至更少;五成多受访者表示每年的书籍阅读量不足6本。而已有调查表明,国人每周阅读时间平均为8.1小时。  相似文献   

2.
随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我国社会转型,以及随之发生的政府职能转型,基层官员与弱势群体之间的矛盾,不但没有消除,还有逐渐激化、扩大的可能,这是人民内部矛盾在当前的突出表现。基层官员与弱势群体之间矛盾的化解其实并不难,关键是能否正视矛盾的症结所在,能否去切实解决业已存在的矛盾,即双方能否在利益分配上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权利义务上完全遵从法律规定、政务信息上突破障碍进行有效沟通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官员“雷语”年年有.今年特别多。物价高吗?有官员称.国人就得承受“物价高、人价高、钱价高”的“三高”:房价贵吗?有官员反复称.中国的房价其实不贵:反感强行拆迁吗?“没有拆迁就没有新中国”.“不强拆知识分子吃什么”:对待违反计生政策的公民.有官员咆哮“我想怎么剁就怎么剁”。凡此种种.令公众感觉到.这类官员说话.专...  相似文献   

4.
蔡恩泽 《廉政瞭望》2007,(12):24-25
日前,由北京《小康》杂志开展的一项社会群体诚信度网络调查显示,80.3%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官员信用最差,而在2006年该杂志的调查中,这个比例为75.36%,同比上升了近5个百分点。中国政府官员诚信度再度下滑,这一结果让人感到意外和担忧。  相似文献   

5.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强者与弱者的对抗是贯穿整个生存竞争的永恒主题。对弱者的关怀与保护是人类独有的道德法则,人类总是通过制度的设计来实现超越自然、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目标。对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而言,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社会弱势群体不仅客观存在,并且有范围扩大、程度加深的可能。因此,保护社会弱势群体,实现和谐社会的建构,既是政府必须面对的重要任务,也是理论界必须关注的重大课题。本文仅从法律与伦理视角谈谈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弱势群体的凸现,不仅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还妨碍了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安宁。本文主要探讨了当前我国弱势群体的概念、特点及其成因分析,提出了构建对弱势群体的以物质生活关怀、精神文化关怀和人文关怀为内容的社会关怀体系。  相似文献   

7.
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弱势群体,但不同时代的弱势群体不尽相同。城市弱势群体的存在将成为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短板,并进而影响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实现。支持城市弱势群体,从社会政策、物质、精神各个方面采取措施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城市弱势群体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因此,研究城市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建国初期城市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研究备受学界关注,研究成果日益增多,但还没有进行很好的梳理和归纳。相关研究中,城市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制度研究、地方政府的弱势群体救助政策研究、弱势群体的个案研究等几个方面研究既有丰硕的成果,亦有诸多不足。总结和梳理建国初期城市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研究,不仅能对未来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同时又能为今天中国社会的弱势群众救助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周良沱  章剑 《求实》2006,(4):51-54
当前,弱势群体的社会态度已向执政能力发出预警,其主要体现在:弱势群体强烈的“不公平”感,考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社会政策;弱势群体强烈的“不公平”感,考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社会政策;弱势群体参加贫困人员组织的愿望强烈,考验我们控制引导弱势群体组织愿望的能力;弱势群体对“基层党和政府官员对人民群众的态度”的评价一般,考验基层领导的亲民形象;弱势群体对基层政府官员的低评价,考验基层领导执政为民能力;弱势群体认为“先富群体”是用合法手段致富的低比例,考验我们对致富手段的调控能力。对此,我们认为,扶助弱势群体,事关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10.
社会资本缺失既是弱势群体的重要特征,又是其弱势地位形成的重要因素。弱势群体的社会资本缺失主要表现在资本因素、结构因素、文化因素、制度因素及组织因素等几方面。  相似文献   

11.
盛正国 《求实》2007,(2):59-61
关注弱势群体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其退出问题,即弱势化、边缘化的缓解、降低、受控乃至消除。但弱势群体的退出则面临社会性、主体性、制度性等诸多障碍。为此,强化政府的责任意识,健全社会支持体系,维护弱势群体的应得权利,是促进弱势群体退出的制度保证和根本条件。  相似文献   

12.
构建对弱势群体的社会关怀新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富良 《求实》2002,(10):52-54
弱势群体的凸现 ,不仅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还妨碍了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安宁。探讨当前我国弱势群体的概念、特点及其成因分析 ,提出构建对弱势群体的、以物质生活关怀、精神文化关怀和人文关怀为内容的社会关怀 ,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回应了人民呼声和社会关切,必将有力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四中全会强调法治社会是依法治国的主要内容、重要任务,是构筑法治中国的重要基石。一、法治社会概念的丰富与发展2013年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依法治国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  相似文献   

14.
社会弱势群体问题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社会弱势群体的"弱势"实质是权利弱势,即在权利享有、实现、救济上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因此,必须强化国家保护弱势群体权利的责任意识,建立健全一整套保护弱势群体权利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5.
《天津支部生活》2014,(7):54-54
公方彬在《人民论坛》上撰文指出,当前推进社会公平有三个突破口:第一个是实现执政理念的突破。很长时间里,我们认为发展经济,提供更多的物质财富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最佳途径。这样的观念和想法在特定阶段是正确的,但吃饭问题得到解决后,仍然坚持这样的观念就很落伍,且会导致越来越多的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6.
社会资本是一个歧义丛生的概念,本文首先界定了社会资本概念,然后以社会资本为研究视角和工具分析了我国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的理论整合与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弱势群体获得必要的社会支持是社会工作理念的具体体现。论文对国内外有关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理论进行回顾和评述 ,以此为基础 ,提出三个理论假设 ,在政府与市场责任求证过程中构架社会支持系统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8.
<正>2002年3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了社会学界常用的"弱势群体"一词[1]。从社会学角度看,社会弱势群体是  相似文献   

19.
文军 《唯实》2003,(8):165-169
当前,方兴未艾的全球化浪潮导致了全球社会的不平等与非均衡发展的社会后果,而对我国产生的直接影响就是致使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新生弱势群体急剧增长,并使之在全球化的初始阶段呈现持续上涨的趋势.弱势群体事实上成了全球化进程中的受害者.对此,我们必须予以充分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钟奇江 《世纪桥》2007,(3):64-65
建构法治社会需要具备一定基础,其中,市场经济是经济基础,民主政治是政治基础,精神文明是思想文化基础。我国要想建构法治社会,就必须夯实这些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