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阿威  徐辰亮 《廉政瞭望》2003,(11):44-45
常言道,“每个成功男人身后都有一位优秀的女人”。而站在“中国两弹之父”王淦昌身后默默支撑着他乃至整个家庭的是一位小脚女人。他们一起风雨与共地走过了77年的漫长岁月。  相似文献   

2.
“身后”即“死后”的意思。这里问的是:人死之后该怎么办。人死了,一瞑不视,万念俱消,还有什么“怎么办”的问题呢?事实不然。他虽死了,他的身后还留有许多同他有关的人和事,首先是活着的  相似文献   

3.
河南焦作女工姚秀荣是全国人大代表,7年来,她凭着一腔热血、一身正气,敢于挺身而出反腐扶弱,先后将20多名问题官员拉下马。其中有多名检察长,多名反贪局长,多名派出所长。民众都管姚秀荣叫“铁面女包公”。当“女包公”姚秀荣的名字传遍全国的时候。很少有人知道,她最大的支持者其实是身后那位柔情大丈夫。他叫于自俭。近日,记者采访了这对夫妻,姚秀荣对记者说:“没有自俭作我的后盾,我姚秀荣就难有今天。”  相似文献   

4.
父辈英烈     
1982年,国务院副总理张爱萍参加一次会议,会议结束后,忽听身后有人喊道:“张副总理!”他回头一看,原来是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江泽民。此前,两个人曾有多次接触。  相似文献   

5.
灵魂的裂变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有一副耐人寻味的对联:“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上联说的是一个“贪”字,下联说的是一个“悔”字。如果把这副对联用在原东丰县农业局计财科长邢华中身上,是再恰当不过了。一翻开邢华中的档案,他也有过令同龄人羡慕的光彩历...  相似文献   

6.
《新长征》2014,(5):35-35
凡是和任弼时同志一道工作或生活过的人都知道,他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烦人,三怕用钱多。  相似文献   

7.
光阴似箭,流年似水。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0世纪60年代末的时候.蒋介石已经是人老体衰.力不从心。晚年的他自然而然会对栽培未来事业“掌门人”多有考虑。为了能够让儿子蒋经国在自己身后牢靠地接班,蒋介石让时任行政院副院长的蒋经国频繁出国访问.一是为了台湾的外交活动.二来也为他树立在国际上的形象。可谓考虑周全.用心良苦。然而。“福兮祸兮”.这也造成了蒋经国在出国外交中的两次意外遇劫,险遭不测。  相似文献   

8.
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王震以爱才而闻名。王震曾说:“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他还说:“尊重人才,没有人才可以有人才,人才少可以变多,否则,多就会变少,有等于没有。”用“求贤若渴,见贤思齐”来形容王震爱才,毫不为过。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总书记在广东高州市领导干部“三讲”教育会议上语重心长地指出:领导干部应该好好想一想:“参加革命为什么?当官应当做什么聪来身后留什么?这三个“想一想”,语重心长,肯切中理,的确值得领导干部好好思索一番。从“参加革命’咧“当官”,再到“将来身后”,三个“想一想”,或可归结为“将来身后留什么?”如果说离任也算是“身后”,那么,“上场总有下场时”。为官因老去,病去,除黜去,升迁去,终有一去。“官之得民与否,丢官日见”。见什么?无非这么几种:一种是在位时为民兴利造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闪光的政绩让…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的女儿邓榕在《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一书中这样写道:“毛泽东作出了打倒邓小平的决定。在决定打倒邓小平的同时,他再一次把邓小平保护了起来,免遭‘四人帮’的毒手,并决定再一次保留邓小平的党籍。也许,毛泽东自知,他的‘大限’已经不远,他是在最后的时刻,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刻意地保留下了邓小平。以毛泽东八十多年的人生阅历和半个多世纪的政治经验,他完全知道,他身后的中国,非但不会是一个‘太平盛世’。还必有大的政治恶斗。  相似文献   

11.
刘良 《四川党史》2001,(2):42-46
一、酒 量 许世友嗜酒如命,酒量超人。他的理论是:“酒形似水性似火,实属阴阳之阳,乾坤之乾,刚柔之刚。长期以来,饮酒者女人为少,男人居多。阳加阳,刚加刚,所以能饮者,都是十分刚强、十分性烈的人。”他还说:“中国人才抽400多年的烟,就检验出它有百害无一利,一旦成了习惯上了瘾,‘尼古丁饥饿’就迫使你点上一支,既不能提神,也不能解困,口干舌燥,满嘴烟臭。可酒,中国人不知喝了几千年还是上万年。这‘久经考验’的实践证明:多喝有害,少喝有利,至少是多利少害,所以1953年我就戒了烟。” 许世友说“多喝有害,少喝有利”。他的“多”和“少”…  相似文献   

12.
《大特区党风》2000,(1):48-48
唐朝的一代名医孙思邈.不仅创立了养生学说。而且身体力行,因此寿享高龄。而且活得健康快乐。他的养生要决是“四少四多”,即“少欲多足,少言多思,少逸多劳,少食多餐”。  相似文献   

13.
尤梓 《廉政瞭望》2013,(19):52-53
近日,东部某省一名厅长深入基层调研。在与当地群众交流时,这位领导在问了“家里几口人”、“收入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困难”等几个简单问题后,竟不知如伺继续交流下去,最后在身边人员的圆场下尴尬收场。“说实话,在机关待得久了,跟群众打交道确实少了。”他私下坦承,有时见到群众,除了寒暄,真不知该聊些什么。  相似文献   

14.
祥子 《新湘评论》2005,(6):34-36
董日中是湘潭电机集团有限公州的车工.今年32岁。在一家制造企业里.车工与其他的刨工,焊工一样,他只是一个平常的工人,很少有显眼之处而董日中不一样.他是企业的高级技师、全国劳模。他的出类拔萃令人们对他刮目相看。这个普通工人的身后.留着一长串闪光的足印:“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旧电工行业十佳青年岗位能手”、“全国技术能手”、“机械工业突出“贡献技师”、  相似文献   

15.
读老一辈革命家的传记,有许多“善下”的感人故事,发人深思。 一次,周恩来总理去某地视察工作,飞机着陆后,他同机组人员一一握手,表示感谢。这时,机械师正蹲在地上工作,周总理和其他同志握手后没有马上离开,就站在机械师身后耐心地等待,并乐意别人不要惊动他。  相似文献   

16.
温州市苍南县渔村老汉吴乃宜替子还债的故事感动了很多网友.2006年,吴老汉在一场超强台风袭击中一夜之间痛失3个儿子,3个儿子身后留下了80多万元高债。从此,漫长的5年里,这位孱弱多病的驼背老人背着生存与欠债、悲伤与压抑的双重重负,步履蹒跚却又坚定地走在“子债父还”诚信守诺之路上。广大网民纷纷敬称他是“诚信老爹”。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个炎热的夏日夜晚。在我市红桥区佳园里附近,一个人影的出现立即吸引了在此“乘凉”的几个男人的视线。只见此人身穿T恤、长裤,他先是左右环顾一番,然后才小心翼翼地走向公用电话亭。更奇怪的是。时值盛夏,他的左手却一直插在裤子口袋里。一直盯着他的那几个人小心地靠近公用电话亭,其中一人佯装打电话走到他身后。当他打完电话伸出左手掏钱付费的瞬间,他身后的人清楚地看到了他的左手戴着一只黑手套,遂向同伴们发出信号。说时迟,那时快,一副锃亮的手铐已经戴在他的手腕上。  相似文献   

18.
邓林 《新湘评论》2010,(14):52-52
爸爸爱整齐,爱干净,穿衣简单、朴素、老一套。除了早年在法国、苏联等地他穿西装,以后,他从不穿西装。冬天出门散步,不爱戴帽子,不爱戴围巾,下身只穿两条单裤,一条布衬裤、一条涤卡裤:上身一件衬衣、一件毛衣、一件中山装,有时候再套件大衣,下雪天也是一样。谁劝他多穿件衣服,他会说:“没那个福气。”或者反问:“你冷不冷?你不冷干嘛让我多穿?”他不喜欢毛手毛脚,丢三落四。  相似文献   

19.
邓林 《学习导报》2010,(14):52-52
爸爸爱整齐,爱干净,穿衣简单、朴素、老一套。除了早年在法国、苏联等地他穿西装,以后,他从不穿西装。冬天出门散步,不爱戴帽子,不爱戴围巾,下身只穿两条单裤,一条布衬裤、一条涤卡裤:上身一件衬衣、一件毛衣、一件中山装,有时候再套件大衣,下雪天也是一样。谁劝他多穿件衣服,他会说:“没那个福气。”或者反问:“你冷不冷?你不冷干嘛让我多穿?”他不喜欢毛手毛脚,丢三落四。  相似文献   

20.
《新湘评论》2014,(10):49-49
1921年,爱因斯坦因“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荣膺诺贝尔物理学奖。一举成名后,各种荣誉和优厚待遇纷至沓来。爱因斯坦一度受邀去荷兰菜顿大学执教,他对宿舍的要求是:有牛奶、饼干、水果,再加一把小提琴、一张床、一张写字台和一把椅子即可。学校当然全部满足爱因斯坦的“奢求”,爱因斯坦兴高采烈地喊道:“有了这些东西,我还需要什么?什么部不需要啦!”后为旺避法西斯迫害,爱因斯坦移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以当时最高年薪16000美元聘请他,他却说:“这么多钱?能否少一点?给我3000美元就够了!”人们大惑不解,他脱口道:“依我看每件多余的财产都是人生的绊脚石:难有简单的生活,才是给我创造的原动力一当时美国中产阶级都以拥有小汽车为时尚,身为诺贝尔奖得主,他居然不要汽车。从宿舍到研究所两公里路程,他坚持安步当车直到生病住院。他说:“简单的生活,无论对于身体还是精神,都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