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下简称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由于这一理论是坚持马列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因而它就被赋予了民族性、实践性、人民性、创造性、时代性的鲜明特色。科学地认识这些鲜明特色,对于我们正确地把握邓小平理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作风,中国气派 邓小平理论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立足当代,扎根国情,是在中华大地上逐渐孕育成长起来的,因而它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首先,每一种理论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即不同民族的经济基础、文化传统和民族心理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人民 10 0多年来为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进行现代化探索的历史选择 ,是当代中国社会改革和发展的必然产物。从其创立以来到十五大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世纪之交进行回顾和展望时 ,把它确定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 ,并写入党章 ,并非偶然 ,而是长期实践经验积累的结果。实践已经检验 ,并将继续证明我们党作出这一历史性决策的正确和伟大。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是在本世纪 70年代至 90年代这段时间产生的 ,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问题,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创立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求真务实。一、邓小平理论求真务实的鲜明特点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优良传统。邓小平理论以强国富民为宗旨,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的求真务实精神,更具鲜明时代特色。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邓小平理论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党的思想路线作为求真务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的十五大报告,是我们党跨世纪、划时代的纲领性文献。其中最鲜明的主题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这是整个大会和报告的灵魂。关于邓小平理论,报告有如下几个不同层次的新内容:(1)理论命名。报告首次提出和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比原来的提法鲜明、简洁,并郑重地写进党章中,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并列。(2)这一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关系。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三者是一…  相似文献   

5.
杨发仁 《实事求是》2001,3(2):8-9,36
邓小平民族理论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民族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其所以如此 ,根本问题在于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民族理论同当代中国的民族实践紧密地结合了起来 ,走出了一条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 ,因而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与时代特征。它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把解决当代中国民族问题同当代中国的发展结合起来邓小平的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 ,它象一根红线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之中。邓小平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内涵 ,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摆…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既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它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我们党的建设的伟大指针,具有巨大的历史价值和和世界意义。这个科学理论宝库结构严密完整,思想新颖深刻,内容博大精深,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发展史上的新的里程碑。改革是它最重要、最鲜明的特色,是贯穿整个理论体系的一条红线。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强调指出:在当代中国,只有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我个人学习体会这种必然要求和唯一选择集中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表现在继承性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统一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虽然创立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条件,所要解决问题的侧重点也不同,但它们都是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对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认识成果,从本质上来看,正如十五大报告所指出的那样,它们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首先,从根本的思想来源看,邓小平以列宁、毛泽东为榜样,主要从哲学思想和共产主义思想上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第一,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是实  相似文献   

8.
思想文化,作为一定的时代精神的体现、民族精神的核心、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构成,对于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发展有着突出的价值整合功能和行为规范作用.作为当代主导思想文化载体和外在表现形式,邓小平理论以其思想的科学性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以其作为当代中国社会指导思想的地位和作用,全面而深刻地指导和影响着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和中华民族走向全面振兴,推动着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的进步.本文拟从思想文化这一视角阐述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历史作用.一、邓小平理论引导着全党全民的思维方式的创造性转化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总书记的“七一”讲话,内涵深刻,意义深远,开创了理论新境界,达到了理论新高度,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文献,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党治国的政治纲领。讲话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面回顾了建党80年的光辉业绩,科学总结了党的80年的基本经  相似文献   

10.
思想文化,作为一定的时代精神的体现、民族精神的核心、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构成,对于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发展有着突出的价值整合功能和行为规范作用。邓小平理论以其思想的科学性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以其作为当代中同社会指导思想的地位和作用,全面而深刻地指导和影响着迈向21世纪的中国走向全面振兴,推动着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的进步。本文拟从思想文化这一视角阐述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历史作用。一、邓小平理论引导着全党全民的思维方式的创造性转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化:在政治观念方面…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用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宽阔的世界眼光,科学地观察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趋势,全面回顾和系统总结了我们党的80年的光辉历程和基本经验,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赋予了党的性质以鲜明的时代意义、党的宗旨以鲜明的时代内涵、党的任务以鲜明的时代特征。进一步解决了在充满希望和挑战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明确回答了这些年来在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上的许多重要认识问题和实际问题,通篇贯穿了党的解决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  相似文献   

12.
恩格斯曾经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列宁也曾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伟大的事业,必须有伟大的理论来指导,领导伟大事业的党,必须有伟大的理论来武装。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理论上的最大成就,就是形成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确保全党团结统一的坚实思想政治基础,是新时期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是凝聚和鼓舞全国人民实现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支柱。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高举伟大旗帜,加强理论研究,坚持用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13.
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及其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都是集不同时代精神和人类文明成果之大成,代表了时代前进的方向和趋势,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泛的指导性。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结晶,同样具有鲜明...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既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它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我们党的建设的伟大指针,具有巨大的历史价值和世界意义。这个科学理论宝库,结构严密完整,思想新颖深刻,内容博大精深,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发展史上的新的里程碑。改革是它最重要、最鲜明的特色,是贯穿整个理论体系的一条红线。用改革的思想和精神学习、研究和实践邓小平党的建设的理论,是打开这个理论宝库的金钥匙。一、从时代的高度,科学把握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的改革特色邓小平在论述改革开放和现代…  相似文献   

1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当代中国,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在这一理论体系中,邓小平社会稳定理论占有重要地位,为确保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深入探析和准确把握邓小平社会稳定理论的发展历程,对于全面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的科学判断,是党的十五大的重大理论贡献之一。这一科学判断突出了三个基本观点,这就是:邓小平理论是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科学理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三个基本观点,既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及其时代意义作了深刻的论述,也从马克思主义学风的高度,对如何学习、掌握和运用邓小平理论的一系列重要问题作了阐释。一、从近20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践来看,要着重…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历史条件下,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在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关于党的学说,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一、江泽民党的建设思想形成的背景和依据江泽民党的建设思想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历史根据和理论基础。可以说,江泽民党的建设思想是对我们党…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把握历史方位是解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钥匙.要科学判断当代中国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正确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全面坚持"四个基本",在实践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科学判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所处的历史方位,正确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推动理论创新,实现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科学判断当代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正确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赋予党的性质和宗旨以鲜明的时代内涵,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方位是同一的,即当代中国国情.只有立足当代中国实际,才能学习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9.
创新思维贵在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恩格斯说,人类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而创新思维是其中最璀璨的一枝。创新是人类的希望、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希望。从钻木取火到蒸汽机的发明,从烽火台的狼烟到现代互联网技术,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自我超越、不断创新的历史。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沃土上生长出的美丽花朵,是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伟大成果,是创新思维最鲜明、最具有说服力的生动体现。创新离不…  相似文献   

20.
林小波 《前线》2014,(8):39-40
<正>没有毛泽东就没有新中国,没有邓小平就没有今天的中国。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理论,是我们党长期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因此,加强对邓小平理论和生平的研究,始终是我们党思想理论建设的一项长期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