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村民自治中 ,必须正确处理好村民代表会议与村委会之间的关系 ;必须处理好村委会与乡镇政府之间的关系 ;必须处理好村委会与村党支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翁鸣 《前线》2008,(9):43-45
国内外反腐败斗争经验表明,建立严格的、完善的、可操作的管理制度是遏制腐败现象滋生和蔓延的有效方法之一。近几年来,我国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探索民主管理制度创新,取得了不少遏制农村基层腐败的成功经验。总结和提炼这些经验,对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构建反腐败长效机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秦慧杰 《世纪桥》2011,(11):3-5
人民公社制度在中国农村历史上以前所未有的创制,实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全面确立,在中国农村发展史上产生了其他制度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工占农利"制度实施的保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农村合作医疗,它具有两个特点:覆盖面广和运行成本低。家庭联产责任制促进了粮食生产的飞跃发展,促进了我国就业结构的转变,促进了我国城镇化的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李坤明 《党史文苑》2011,(6):61-62,66
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十七大政治报告中的一个新提法,也是首次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政治制度范畴内。本文就农村基层自治制度中的一些法律问题,特别是《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村民自治是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基础工程.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就是要注重制度建设、健全法制;坚持尊重群众、依靠群众、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处理好基层民主建设与基层组织建设之间的关系,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6.
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生产关系变革是村民自治产生的根本原因。而这种根本原因是通过两个直接原因起作用的:其一,随着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农民在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主体后必然要求在政治上享有相应的权利来维护自己的切身经济利益,而日渐式微的人民公社无法维护村民的利益。在这种现实的矛盾面前,农民出于对自身利益的关切,自发地创造了村民自治这种基层管理方式。其二,党和国家基于对社会规律——尤其是生产关系必须要和生产力相适应,上层建筑必须要和经济基础相适应这一根本规律——的科学把握,主动推动我国的民主化进程,对农民的自治行为予以支持,也进一步推动了村民自治的产生及其制度化。  相似文献   

7.
完善村民自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民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层民主制度,是我国农村基层民主的主要实践形式.村民自治保障了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促进了农村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对当前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以期使村民自治得到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8.
村民自治是农村村民依法自主地管理本村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基层民主制度,它是伴随着我国农村经济改革进程而出现的村民自治管理模式,也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经过多年的村民自治实践,逐步趋于完善。但还有诸多因素的存在,影响和制约着村民自治的发展。完善村民自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通过深入龙岩市市、县、乡、村四级有关组织及干部、村民,采取座谈、访谈、调查问卷、查阅资料等多种调查方法,在分析龙岩市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村民自治对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积极影响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若干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0.
乌苏市自1984年在全市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为了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需要,解决农村社会矛盾、解决三农问题、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农民素质。建立了村民委员会,落实村民自治制度,探索和实践“四个民主”,农民的法制意识、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理念和能力都明显增强。面对农村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应进一步探索村民自治实现的途径.使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大局中更好地发挥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完善村民自治 推进农村政治文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村民自治,是指在行政村范围内,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村民依照法律和村民自治章程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的制度.村民自治是农村经济改革引发的民主政治形式和要求,它对于扩大基层直接民主,推动整个农村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实行村民自治是与联产承包责任制相伴随的一次重大政治改革 ,是《宪法》规定的基层群众自治的重要形式。如何在村民自治条件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我想就此谈点个人的认识。一、村民自治条件下领导作用发挥得好的基层党组织的特征。据调查情况看 ,在村民自治条件下那些领导地位巩固、领导作用发挥得比较好的农村基层党组织 ,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党组织负责人政治素质较好 ,在农民群众中威信较高 ,有较强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工作能力 ;二是党的组织制度比较健全 ,党员的思想作风比较端正、党性原则强 ,能为群众起模范带头…  相似文献   

13.
柏欣 《揭阳论丛》2007,(2):36-39
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要使村民自治在现有社会环境中自行运转起来而成为一项具有自身吐故纳新能力的成熟制度,须积极探寻促使其良性运行的合理路径。本文认为,政府通过提升自身的组织和立法整合能力、推进村民自治治理形态的现代化以及培育村民自治秩序整合的内源力,来实现村民自治不断向纵深趋向的发展,才是促进村民自治制度逐步完善的有效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4.
村民自治制度运行质量评估体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的生命不仅决定于制度文本设计的质量,而且决定于制度文本的有效运行与实施。经过近30年的演进,村民自治制度文本不断拓展丰富,但是,它在实践中的运行状况如何以及如何评价村民自治制度的运行质量,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考察制度实施运行过程和运行结果,首要考虑的是确立制度运行质量的评估指标体系——即包含制度内容、制度实施、实施效能与制度目标的吻合度以及制度运行的可持续性等方面的综合性体系架构。  相似文献   

15.
1998年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标志着我国正式确立了村民自治制度。这是中国农民建设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在赋予了农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权利的同时也悄然地改变着农民的生活方式和农村社会的运作方式,给农村和农民带来了巨大而且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村民是中国社会的细胞,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给予有困难的村民提供司法救济是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目前村民自治中还存在相当多的法律问题,如村民法律意识淡薄,违法犯罪现象频繁发生,少数乡、村干部无视法律,肆意侵犯村民的合法权益,有困难的村民无法得到法律的帮助等等.根治这种现象必须抓好村民自治中的法律保障与司法救济.  相似文献   

17.
村民是中国社会的细胞,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给予有困难的村民提供司法救济是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目前村民自治中还存在相当多的法律问题,如村民法律意识淡薄,违法犯罪现象频繁发生,少数乡、村干部无视法律,肆意侵犯村民的合法权益,有困难的村民无法得到法律的帮助等等。根治这种现象必须抓好村民自治中的法律保障与司法救济。  相似文献   

18.
村民自治由农民首创,在人民公社解体过程中兴起,在撤社建乡之后大规模发展而来。这一民主政治建设,在兴起之初即被党和政府所充分肯定,并逐步纳入国家法制建设的轨道。宪法赋予了村民委员会应有的法律地位;国家立法与授权立法主体由起草、审议、修改到通过,完成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立法工作;地方立法机构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并结合本地实际,相继制定了试行法实施办法和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在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完成了实施性的地方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19.
村民自治,制度建设是根本。加强制度建设,首要的问题是做好村级民主制度的理论设计。村民自治基本制度的内容,主要是以村民直接选举为基础的民主选举制度,以民主决策为核心的民主决策制度,以民主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管理制度和以民主监督为重要形式的民主监督制度。“四个民主”制度设计要做到科学、规范、合理、配套。  相似文献   

20.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现实证明,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土地制度曾经促进了村民自治的生长与发展。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滞后的农村土地制度逐渐不利于村民自治的发展,同时村民自治自身发展的不完善,也加剧和放大了人们对农村土地制度弊端的看法。只有二者互相并及时"回应",双重改革和改善,才能够实现农村土地制度与村民自治的共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