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政处罚档案管理是海事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维护行政处罚档案的完整和安全,遵守保密制度,做好行政处罚档案管理工作,是执法人员和档案管理人员应尽的职责.规范行政处罚档案管理工作,是有效保护和利用行政处罚档案,以实现档案信息化,推动行政处罚档案管理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的一项长期性工作,也是行政处罚工作中必须要做好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
行政处罚原则是指行政处罚法规定的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时必须遵守的准则.它贯穿于行政处罚的全过程,是对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提出的带有普遍性的总体要求,是领会行政处罚法立法宗旨和精神实质的基础和出发点.同时,行政处罚原则也是对行政处罚行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法律规范,任何机关、组织和个人都不能违反这些原则,否则,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处罚必须遵循的原则有:行政处罚法定原则、公正和公开原则、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违法行为与行政处罚相适应原则、无救济即无处罚原则、受处罚不免除民事责任原则等等.其中行政处罚法定原则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原则,它  相似文献   

3.
论应受行政处罚行为的构成要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适用刑罚须以行为人构成犯罪为前提;适用行政处罚也必须以行为人的行为具有应受处罚性.应受行政处罚行为是指行政管理相对人实施的违反行政法上的义务,依法应当受到处罚的作为或者不作为.它是行为人承担行政处罚责任的基础,在行政处罚的设定或实施中占据核心地位.所谓应受行政处罚行为的构成要件,是指应当受到行政处罚的行为所必须具备的法定条件.确定某一行为是否具备行政处罚的法定条件,是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的前提,直接关系到行政处罚决定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行政处罚,是我国法律责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各级行政机关进行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长期以来,因为统一立法步履迟缓,行政处罚从设定到执行乱而无序.以此为背景而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从各个方面对行政处罚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从而对行政机关适用行政处罚进行了规范和制约.遗憾的是,对于什么是行政处罚,该法未作具体规定.只是在第8条对行政处罚的种类作了列举,即:“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那么,行政处罚除了《行政处罚法》明确列举的6项外还有无其他类型?行政处罚和非行政处罚类具体行政行为如何区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如何理解?等等,受这些问题的困扰,《行政处罚法》的正确和通畅实施也直接受到了影响.因而,准确界定行政处罚成为目前行政执法中急需解决又颇具现实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行政处罚管辖,是解决各处罚主体之间实施行政处罚的权限和分工的问题.行政处罚管辖主要分为部门管辖、级别管辖、地域管辖和移送管辖四种.本文从理论和法律规定对行政处罚的四种管辖进行论述.一、部门管辖这里所说的“部门”是指组织成某一类纵向行政管理系统的整体行政机关.划分各部门行政机关之间实施行政处罚的分工和权限的,称之为部门管辖.我国各部门行政机关的职权是根据各部门的职能来确定的.因此,部门管辖又称为职能管辖.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54条第4项规定:“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变更”.此项规定由三个构成要件组成:一是适用对象必须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行政处罚;二是行政处罚必须显失公正;三是人民法院对显失公正的行政处罚行为有有限的行政审判变更权.通过分析不难发现,三个构成要件核心是认定行政处罚显失公正.正确认定行政处罚显失公正是人民法院行使行政审判有限变更权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只有正确认定行政处罚是否显失公正,才能正确行使判决变更这一司法监督权,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相似文献   

7.
段艳 《法制与社会》2011,(15):156-157
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是行政机关区别于其他机关和部门的一项重要而特殊的权力,是行政处罚、依法行政的关键,有其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合理性,现已发展成为行政权的核心和现代行政法治的重要标志.实现行政法治的目标,必须靠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合理运用.从法的来源,政府的角色定位以及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分析,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都必须符合法...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我国行政执法面临的困境之一就是处罚乱,而这又突出地表现在行政处罚主体上.现实中,不仅行政机关,而且有关单位、组织甚至个人都在作为主体行使处罚权.行政处罚权是国家行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因而只能由法定的行政机关和授权组织来行使.行政处罚主体的法定性,是行政法理论的重要原则和行政执法的必然趋势.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系统全面地论述了行政处罚中的问题,在第三章阐述了有关行政处罚主体的设立及其条件,明确地规定了哪些行政机关和组织可以行使处罚权.按照法条理解,行政处罚主体主要为:行政机关、综合执法机构、被授权组织.  相似文献   

9.
第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该法将于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这是一部关于行政处罚的原则、设定、实施主体及实施程序的基本法律.它的制定与颁布是我国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一项重大举措.它不仅是行政机关施行行政处罚的依据,也将成为人民法院审理有关行政案件的依据.为配合广大法院干警和读者学习这部新法,本期刊登了《试论实施行政处罚的主体》一文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行政处罚是指特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政相对人给予的一种法律制裁.行政处罚必须依照有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实施.显失公正的行政处罚从形式上虽不明显违反法条,但在实践中所占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行政处罚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我国行政处罚的听证制度之后,这为行政处罚的公正、公开实施确定了更为重要的法律意义.为了在行政处罚中更严格、准确地执行听证制度,并且能够依法行政,保障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我们必须建立更加完善的行政处罚听证程序的相关制度及法规.  相似文献   

12.
郭林将 《法治研究》2016,(2):120-131
行政责令行为是我国十分常见的行政行为,大量存在于行政权力清单之中,具有类型多样、领域集中等特点.但是,法学界对行政责令行为的法律属性和行使方式争议纷呈,直接制约其法律定位和制度构建.通过对行政责令行为的多维考察可知,其本质上属于行政处罚,且是一种行为罚,存在单独适用、行政处罚的前置程序、与行政处罚选择适用、与行政处罚合并适用、行政处罚的加重条件等五种结构类型.为实现行政责令行为的规范化、科学化,应将“责令限期改正”、“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和“责令限期恢复原状”作为其基本表达形式,并根据违法行为的严重性、紧急性,合理选用结构类型,理性构建运行条件、程序和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13.
关保英 《北方法学》2011,5(4):58-65
行政处罚法治化是我国行政处罚制度改变和完善的始点与终点,其中行政处罚并用是行政处罚适用中最为敏感的问题,一方面,行政处罚并用是行政法治在一定阶段的必然,没有并用可能难以做到过罚相当;另一方面,行政处罚并用必须依法为之,对行政处罚并用进行必要的法律控制是完善行政处罚实施制度的必要选择。基于此,必须确立行政处罚并用的法律原则、规定行政处罚并用的禁止事项、明确行政处罚并用的适法主体、规范行政处罚并用的程序规则。  相似文献   

14.
一、行政处罚的设定行政处罚的设定一般来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哪些机关有权创设或规定行政处罚;二是各自的权限有多大;三是创设或规定的行政处罚的具体表现形式。行政处罚的设定是行政处罚领域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划分不同层级的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创设或规定行政处罚的依据。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行政处罚设定的含义和我国法律关于行政处罚设定的规定,很有必要先对我国目前行政处罚设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几个与行政处罚设定相关的法律术语  相似文献   

15.
海事行政处罚听证制度是针对渔民权益维护,保障海事机关公正执法的重要制度设计,而海事听证主持人则是听证制度的关键.海事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具有专业性强、当事人特殊等特点,为此,论文在剖析海事行政处罚听证程序的法规现状的基础之上,提出若干改进和完善海事听证主持人制度的构想,以期实现海事行政听证程序的公正.  相似文献   

16.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行政法律责任,主要是惩戒性的。因而,行政机关追究其行政法律责任的活动,也习惯地称为行政处罚。其实,追究相对人的行政法律责任,不仅仅是处罚。一、行政处罚的立法关于行政处罚的立法,有三种不同形式: 1.把行政处罚分别规定在各个单行法规中把行政处罚分别规定在各单行法规中的立法形式,为当今许多国家所采用,即使制  相似文献   

17.
行政处罚是行政主体在进行行政管理活动中,常用的一种行政手段。行政主体实施行政处罚的合法性如何,直接关系到是否侵犯被处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如果违法被诉至人民法院,作出行政处罚的行政主体要承担败诉的法律责任。因此说,合法的行政处罚是维护行政管理秩序和使其在诉讼中处于不败之地的保证。合法行政处罚应具有以下五个条件:一、作出行政处罚的行政主体必须具有行政处罚的职权作出行政处罚的行政主体必须具有行政处罚的职权是合法行政处罚的首要条件。如果作出行政处罚的行政主体不具有行政处罚的职权,其合法性也就无从  相似文献   

18.
《司法业务文选》2012,(30):10-25
1.2012年5月12日商务部令2012年第6号公布2.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商务主管部门实施行政处罚,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以下简称行政处罚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商务系统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商务主管部门实施行政处罚,以及开展与行政处罚相关的监督检查、  相似文献   

19.
王克稳 《法学研究》2022,44(1):22-37
从地方治理的现实需要出发,无论地方创制性立法设定“其他行政处罚”,还是地方执行性立法补充、增设违法行为与行政处罚,皆有其必要性与合理性。行政处罚法第12条第3款,赋予了地方执行性立法以行政处罚补充设定权,为确保地方立法机关合理行使该项权力,有必要对其适用空间加以厘定。为避免行政处罚过.多过繁,地方立法机关补充设定行政处罚时,应当遵循“非必要不设定”的原则,并综合考虑义务内容的确定性、合理性和可履行性,以及违法行为的可认定性等多项因素。地方性法规补充设定的行政处罚,只能限于上位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种类,且不能突破_上位法规定的处罚幅度。  相似文献   

20.
行政处罚适用的含义、特征行政处罚的适用,是指行政处罚主体根据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行为人违法的事实和情节,依法认定违法行为并裁量决定行政处罚的专门活动。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是否科以行政处罚,二是科以何种处罚,三是科以何种程度的处罚。行政处罚的适用具有如下三个特征: (一) 行政处罚的适用是享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处罚主体的专门活动,其他机关或组织无权进行这种活动。(二) 行政处罚的适用以行政违法行为的存在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