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大包干”故乡的国有企业改革实践●张春生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是一个无例可循的新课题,中国的理论家和实际经济工作者都在不断地探索搞活国有企业的途径和方法。作为农业“大包干”的故乡滁州市,今年以来在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上进行了大胆的实践和尝试。虽然时间不长,...  相似文献   

2.
滁州建立土地流转机制的实践与思考陈兆钧承包地如何流动?怎样规模经营?"大包干"故乡探索数年,找到了好办法。17年前,安徽省滁州市农民创立了农业"大包干"生产责任制,把土地承包到户,迈出了我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步。此后,当地农民并没有止步,仍在为进一步充实...  相似文献   

3.
近来,对农村集体经济在改革中,究竟是壮大了还是萎缩了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热烈争论。要准确评价农村集体经济的状况,还得从全面推行大包干谈起。实行大包干后,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最初,对大包干是否具有社会主义属性,持怀疑态度的大有人在。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理论的深化,人们逐渐统一了认识,肯定以大包干为主的家庭联产承包制,是社会主义农村集体经济的最好经营方式。普遍认为,统分结合的双层经  相似文献   

4.
滁州的农业“大包干”在经济改革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1978年以来的18年中,滁州农业除个别重灾年份基本年年丰  相似文献   

5.
《党政论坛》2008,(8):36-36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对迅速推开的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同时还说明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以率先实行农业大包干而闻名全国的安徽省滁县地区,坚持在加强农业的基础上发展工业,农业连续12年获得丰收,工业生产也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安徽省一个新兴的工业区。今年,全区乡以上工业总产值预计将突破40亿元,仅次于合肥,居全省第二位。  相似文献   

7.
太阳辐射     
《求知》2004,(11):43-43
1982年1月,中央发出第一个“一号文件”,突破了传统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框框,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这个文件不但肯定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制,而且说明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1998年秋冬季节,大包干的发源地安徽省凤阳县上上下下忙碌着一件大事———村级民主直接选举。村民们像当年热爱大包干一样地热爱民主选举,亲切地称之为农村第二次改革。全县392个行政村全部实行直选,有34万多选民参加了投票选举,参选率为92%。实行村级民...  相似文献   

9.
国有大中型企业厂长经理一直实行的是任命制和聘任制。这个制度能不能改革,可不可以有其它的选择渠道?农业“大包干”的故乡滁州,去年又被列入国家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如今这里再次掀起改革浪潮。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上级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省政府)赋予特区以若干特殊政策,对特区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特区财政也不例外。特区财政之“特”,集中表现在政策和体制所享有的优惠待遇上,本文将对此作一分析。实行了“大包干”财政体制我国财政1980年进行了“分灶吃饭”包干体制改革,而广东、福建两省财政则先于1979年实行了有别于包干体制的“大包干”体制。但它们对于本身下属地、市则未实行同样的大包干体制。如广东省财政1980年对下属各地试行“收支挂钩、增收分成”体制,从1981年起改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  相似文献   

11.
提起农村改革,就不能不提起“大包干”,就不能不提安徽凤阳的小岗村。在许多场合,这个淮河岸边上的小村子被称作:“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回眸20年前的壮举,如果停留在考察当时的具体改革措施,自然意义不大。然而,深刻地认识当时促使小岗村成功迈向改革的文化条...  相似文献   

12.
《瞭望》1987,(34)
从1986年4月份开始,铁道部打破30多年来“挣钱都上缴,花钱伸手要”的财政“大锅饭”,实行以路养路、以路建路、投入产出、自我发展的经济承包责任制,人们称之为“大包干”。这一重大改革,使铁路内部企业有了自主权、经营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一年多的实践证明,这条改革之路走对了。下一步的问题是:铁路大包干改革怎样深化,怎样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铁路现代化管理模式?这是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大问题。为此,最近北京铁路局局长国林邀请了经济学家、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系主任厉以宁教授,在北京铁路局二楼会议室举行了座谈,他们的对话,既对当前如何搞好铁路大包干的改革进行了分析,又对“大包干”今后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本刊记者参加了座谈。现将座谈内容摘要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随着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农村经济十分话跃,农村商品生产迅速发展,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一部分农村劳动力离开土地转向集镇企业,农村小集镇迅速发展起来。这已经成为缝农村实行大包干之后,农业经济的又一次大突破.  相似文献   

14.
中国梦,人民的梦。 人民的梦,汇成中国梦。 五年前的一声天崩地裂,巴蜀大地山河破碎,人民群众梦断惊魂。  相似文献   

15.
基于当代中国的历史实践以及多源流理论的分析,当代中国的改革启动是一个由问题源流、政策源流、政治源流及源流耦合而形成的议程设置与政策制定过程。问题源流表现为1978年安徽特大旱灾、落后的农业生产状况及地方的"外流人口",小岗村"大包干"的体制性突破;政策源流表现为作为政策方案的包产到户从地方政府主动的政策试验逐步进入中央政府政策议程的演进过程;政治源流表现为执政党领导层的人事调整及意识形态的变迁。随着政治源流的变化开启了政策之窗,政策企业家联盟通过政策共识实现了改革启动的政策制定,标志着当代中国的改革从地方到全国的顺利启动。  相似文献   

16.
关学贵 《民主》2008,(3):29-31
心系未脱贫的农民和绿色的大地,她顶风冒雨。常年拼搏在农业科研的第一线,奔波在田间地头,推进农业技术创新和应用,加快农民科学致富的步伐;怀着忧国忧民的社会责任感,她义无反顾,多次深入农村和山区,研究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问题,并把农民的心声带到决策层。这位目光透彻、热忱朴素、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女性。就是全国人大代表、民进襄樊市委会副主委、襄樊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周建元。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在深化农村改革中,我国有些地区,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的郊区,出现了农业规模经营这一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从长期看,它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改革的方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江泽民总书记明确指出:"在有条件的地区,要根据农民自愿的原则,稳妥地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广泛推行了以大包干为主要内容的多种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它的主要成绩就在于有效地克服了长期存在的经营上过  相似文献   

18.
苏南的六月是金色的六月。一台台联合收割机在一望无垠的麦浪中奔驰,吐出一挂挂金色的瀑布,大地一片欢腾。 苏南的六月是绿色的六月。一台台插秧机划过平滑如镜的水面,身后留下一条条嫩绿的绸缎,转眼间,大地充满青春活力。 在这片富庶的土地上,很少看到成群的农民在田间劳作,然而,农业收成却一年好于一年。这里正在发生一场历史性的巨变,那就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换。农业现代化的曙光正在苏南大地升起。  相似文献   

19.
《瞭望》1983,(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涌现出成千上万的农业商品生产专业户和重点户。这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社会主义新生事物。它的出现和迅速发展,使我国农业经济结构和生产、经营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革,开辟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迅速发展农业专业化商品生产,加快农业生产社会化进程的新路子。 这种专业户,在中国大地上开始出现以来,只经历了短短几年时间,便由星星之火发展成为燎原大火。其发展速度之快。势头之猛,范围之广,都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5,(23)
中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国家,人民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雨神信仰作为一种民间信仰在中国大地由来已久,旱时祷雨,在甘肃黄河以东地区亦普遍存在。通过对河东地区地方志的查阅,认为除龙神信仰外,这一地区的雨神信仰亦有着区域性的差异,而这一差异的存在与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关系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