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社会主义既然本质上也是一种商品经济,就必然地存在着价值规律及其作用。为了进一步探讨如何在全社会规模上运用价值规律,这里有必要简单表明一下我们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下价值规律的地位、作用的看法。价值规律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规律。这里,存在着第一种还是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争论。我们认为,所谓“第二种含义”实际上是马克思在理论分析由抽象上升到具体过程中对社会必要劳动的进一步规定,本来无所谓第一、第二。但既然这种提法已经流行,那么按这种提法我们认为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共同决定商品价值。由此,就产生了价值规律的作用:首先,与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形成过程相联系,是企业个别劳动与部门平均必要劳动的矛盾运动过程。它会促使企业  相似文献   

2.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一条基本原理,是毫无疑义的。但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和第三卷中,分别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了两种不同含义的规定(普遍称作为第一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那么,究竟哪种意义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呢?这个问题,在我国理论界存在着意见分歧:有的同志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告诉我们,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商品价值的质,不过是抽象劳动的凝结。商品价值的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问题在于怎样按马克思的原意来全面地准确地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一范畴,及其如何决定价值。我认为,价值量是由完整意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相似文献   

4.
《唯实》1983,(5)
在《资本沦》中,马克思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两种提法:一种是指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一种是指按比例的分配在各类生产部门的社会总劳动时间。其中,究竟是那一种含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经济学界有过不少争论。现在就这个问题,谈一点个人的理解。我是赞同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对这个论断我是这样理解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说:“只是社会必要劳动量,或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在这里,单个商品是当作该种商品的平均样品。”(《资本论》第一卷,第52页)对于这段话,理论界一直是这样理解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同种商品价值量相同。根据理论界的上述理解,那么,就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凤凰”牌自行车与各种杂牌自行车价值量都可以一样,只能用三个月的灯泡与可用一年的灯泡价值量也可以相等。这种理解认真推敲起来是不能够接受的。问题在于对马克  相似文献   

6.
李炳炎 《学习论坛》2010,26(9):22-28
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不涉及对价值规律的理解。长期以来,理论界尽管对价值规律的探讨颇多,但并没有准确地把握价值规律的核心内容,并没有取得对价值规律本质的全面完整的认识,尤其是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理解的流行观点仍存在片面性。必须用价值的动态决定过程来表述价值规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是具有“两种含义”,而是具有四层含义的统一的完整的概念。它对价值的决定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条件的完整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7.
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决定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决定性因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如何确定的呢?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分析确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要素及其动态发展的原因,并对理论界关于劳动价值论的几个难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商品价值决定于生产它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不是决定于生产中所使用的物的方面的因素。商品生产者所使用的物的生产要素 ,只是把其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 ,但不参与商品价值的创造 ,因此它不是因为参与了商品的价值创造而参与价值的分配。不存在要素参与分配的这种价值基础。能作为商品价值分配依据的是现实的所有制关系。  相似文献   

9.
三、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的作用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规律,社会主义社会既然还存在商品生产,也就存在价值规律。按照马克思的经典定义,价值规律就是“只有社会必要劳动的量,或生产一个使用价值社会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换句话说,就是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个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的量来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
两极分化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三:一是剥削,即凭借对生产要素的垄断而无偿占有了别人的剩余劳动。二是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它的社会必要劳动决定,在这一规律作用之下,参与市场的各类主体在激烈的竞争中不可避免地要沉浮起落,相应地其收益也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