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风窗》2012,(9):55-55
补贴穷人,不如给穷人提供更好的教育。提供公立教育是唯一一种既不妨碍效率又有利于公平的手段。教育平等在消除贫困的公共政策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位置。经济学家舒尔兹认为,穷人与富人之  相似文献   

2.
陈鲁民 《法制博览》2008,(22):28-28
前不久,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在南京作报告时说:“我们虽然还不是很富,但也要开始学做成熟的富人。”说得很有道理,切中时弊,一针见血。这话其实还应再补充一句,我们不仅需要成熟的富人,同样也需要成熟的穷人,只有大家都成熟了,社会才能安定、和谐。  相似文献   

3.
本年度的全国“两会”,一定程度上是一次在机构改革和修宪风声中凸显效率的“富人的盛会”,但其要旨却很可能是一场注重公平的“穷人的盛宴”。  相似文献   

4.
穷人出身的著名经济学家钟朋荣近来频频在报刊上为富人鼓与呼,提出要“为中国有产者正名”。在中国社会两极分化现象日益明显的背景下,他到底是出于何种原因要为富人说话?在钟朋荣应本刊之邀前往广州就“世纪之交的中国经济走势与中国企业发展战略”作专题演讲之际,本刊记者专门采访了钟朋荣先生,形成了以下对话。  相似文献   

5.
用教育公平推进社会和谐——专访全国人大代表洪可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公平与社会和谐有什么关系?能否从废除“名校省际配额”着手,打造一个新高考秩序?能否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中国的教育改革事业? 日前,记者在北京,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教授、博导洪可柱先生,倾听他在教育事业方面的见解。没有公平何来和谐《南风窗》(以下简称《南》):日前,您应本刊之邀,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做了一场名为“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的演讲,现场反响很热烈。请问,您是怎样理解“公平”与“和谐”这两  相似文献   

6.
“神圣”不再与“忧思”相提并论,人类灵魂工程师在这里找到了块可以赖以生存的乐土……一部《神圣忧思录》,曾经教人垂泪,叫人优思,中国的教育事业,多么令人担心。人们在呼吁,人们在寻觅,什么时候,我们能听到一曲教育事业振兴发展的神圣欢乐颂?  相似文献   

7.
蜈蚣 《法制博览》2011,(16):30-30
广州人有许多的纠结,交通、楼价、教育……还有一个纠结就是餐饮,“食在广州”长盛不衰,与广州人喜欢吃而且喜欢到外面吃有着最大的关系,但是广州餐饮的问题不少,什么时候明察暗访,什么时候都可以整出一大堆“负面新闻”。  相似文献   

8.
《南风窗》2016,(17)
正里约奥运会,它到底有多"尴尬",这已经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我们应该探求比"最穷奥运"更深层次的东西:这个国家的经济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在这里,必须要开门见山:这个国家经济的根本的问题是,它的国民和企业并没有被很好地组织起来从事经济活动,他们在做别的。如果再通俗易懂一点,就是这个国家的政治治理有点问题—穷人和富人都没有各得其所。  相似文献   

9.
文章未必总是新的好,观点未必总是新的进步。重读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1927年的这篇演讲,我们颇有醍醐灌顶之感,并愿将其郑重推荐给读者——我们经常谈社会要扶助教育,却甚少谈教育要扶助社会,尤其是乡村社会;我们把视野放在教育的产业化上,在“拉动内需”上大做文章,却甚少关注教育的社会化、生活化,并探求使之真正具有活力的办法。陶行知这篇演讲便是一个正本清源的法宝,尤其“要从乡村实际生活产生活的中心学校”一语更值得我们对照现状、深刻反思。我们须知道,乡村教育仍不得不处于被人“怜恤”的位置,仍处于和乡村生产、生活实际严重脱节的状况,正是乡村与教育的莫大悲哀。因为莫忘记了,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有思想家指出:乡教应是推动中国进步的一个真正的火车头。  相似文献   

10.
2006年12月10日,穆罕默德·尤努斯获得挪威诺贝尔和平奖。这位社会企业家用27美元,30年光阴,打造出孟加拉国放款规模最大、专属穷人的乡村银行,扭转了一亿人的命运。他的著名的“穷人的银行”以及与他同样取得成就的企业向世人宣示:企业不仅是创造利润的社会单元,还应是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1.
贫穷之恶     
周保松 《南风窗》2012,(25):82-83
自由主义的正义理念,是视人为独立理性自主的自由人,并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公平社会合作,以求每个公民都有机会发展和实现人的自由,从而过上自主而有尊严的生活。笔者最近发表的几篇反思市场自由主义的文章,引起颇多争论。我的观点很简单:我们的社会,穷人较富人少许多自由。穷人不仅缺乏物质,同时缺乏自由。这意味着在一个贫富差距愈来愈严重的社会,人们享有的自由其实并不一样。这个结论引起许多人的担忧,质疑我是否以平等自由之名,主张财富均分。这不是我的主张。迄今为止,我一直强调的,是如果我的分析成立,  相似文献   

12.
伦敦曾被称为雾都,据说初到这里的人常在沉沉大雾中迷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雾”既不带护照,也不带户口便在拉美、东欧以及整个第三世界幽灵般地徘徊。不过,这不是自然界的雾,而是经济界的雾——债“雾”。请看: 巴西上空凝聚着1070亿美元的“雾”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世界道德重整大会”在瑞士召开。一位来自德国的女士,向与会者讲述了她在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之一的孟加拉,建立“穷人银行”的故事。刚开始干的时候,义工骑着自行车穿行在孟加拉的村落乡间,贷款给穷人,主要是家庭主妇——母亲,每次贷款金额约30至42美元。目前。孟加拉已有6.8万个村庄有这样的贷款银行,贷款的妈妈增加到200多万人,平均贷款金额增加到100美元。最后德国政府也觉得这个工作很有意义,开始对“穷人银行”加以补助。  相似文献   

14.
读者     
《南风窗》2005,(14)
贵刊上期呼吁教育公平的主张,应该是大多数人的夙愿,但也有相反的声音。他们以所谓的“效率与公平”理论为依据,诘问公平是否为教育的唯一追求。比如,笔者听闻前不久一次大型教育研讨会上,论者斥责公立重点中学破坏了教育公平,北京某重点中学的校长即为自己辩护:我们这么辛辛苦苦、战  相似文献   

15.
读编往来     
《南风窗》1997,(1)
贵刊去年11月号关于“富人与中国”的独家策划,别开生面,很有震撼性。但我以为,现在不仅应提倡“富”,更应提倡“贵”,也就是精神价值的高尚,思想境界的高贵。现在富人不少了,但气质大都是“富而不贵”,骨子里还没有  相似文献   

16.
英国青年胡润在中国工作了几年以后,一直困惑于如何成功。有一次在英国度假,他问他父亲这方面有没有什么诀窍,他父亲就反问他:“你给中国带去过什么?”胡润后来回忆说这句问话对他来说有点醍醐灌顶的意思,他明白要成功就是要为尽可能多的人做些什么。循着这一线索,他后来做了一个中国的财富排行榜出来。虽然一开始没有多少人理会这些事,但现在有很多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富人都知道这个刚刚结婚没多久的英国小伙子。每年9月胡润把他的富人排行  相似文献   

17.
从“天村实验”到“沙弯选举”,6年了,我们致公教育研究院事实上只做了一件事:公民教育。2001年12月26日,澳籍学者何包钢、北大教授张静问我开展农村民主自治最重要的经验是什么,我说是公民教育。2002年有记者问我,北京首次社区民主直选最重要的经验是什么,我说是公民教育。其实,从1999年开始,公民教育项目在我们的机构就占有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费十年涨了100倍,为什么?种十亩地养不活一个大学生,为什么?乡村出的大学生越多,经济反而越落后,为什么?到乡村义教的志愿者遇到了尴尬——他们想缩小城乡间的反差,却无形中彰显了这一反差,善心难以结成善果——这又是为什么?从记者们所做的三个调查,不难看出,城乡之间的教育状况正出现一道愈来愈深的鸿沟,这一边是人才的麇集和焦虑,那一边是乡土的枯窘和困顿。对此,我们要追问:究竟为什么?也许,要解答这么多、这么严重的为什么,我们就要追究到问题的本原:教育本身为的是什么?乡村教育要承担的任务究竟是什么?本刊重发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写于上世纪20年代的一篇旧的演讲,希望带给读者们一个新的视野:乡村教育要走出困顿,不能仅仅靠税负的减轻、财政的转移支付,光靠城里人的善心。乡村教育的改善,须依靠教育内容的转向(与乡村实际结合),须依靠教学方式的革命(从活的教师产生活的国民);还须有大量有深心大愿的同志,共同对乡村教育实施改造。这一问题并不新鲜,却沉积太久未得揭示,并被许多似是而非的改革方案所掩埋。现在,提出问题,就不能安然于现状,满足于枝枝节节的改良。我们应当尽快重新设计一个有活力的、以乡村建设为本的乡教评价体系,让更多志愿者找到努力方向,让教育来反哺我们敬爱的农民父母与伟大乡村,让人与大地不再为教育“赔本”!  相似文献   

19.
进入2005年的中国教育界,公平问题无法回避地成为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有人解读为,公平公正乃是“和谐社会”最基本、最紧要之元素。而越来越多的人痛感,教育不公平现象已经演化到何等严重之地步。从“山东考生状告教育部”到“上海交大招生黑幕”,从“北航录取通知书索价万元”到“西安音乐学院乱收费”,从愈演愈烈的基础教育“择校热”到民办教育遭遇“倒春寒”……教育公平的声音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激起国人强烈的共鸣和呼吁。著名教育学者杨东平认为,当前我国教育发展中比较突出的不公平,主要  相似文献   

20.
《南风窗》11月号“独家策划”了一出重头戏——富人与中国,看了不禁为之一振,记忆中头一回看到如此旗帜鲜明为富人说话的文章。本人是典型的上班一族,而且今后似乎看不到发达的希望,但我仍然要为富人呼喊,为富人正身,因为,我们的社会需要富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