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西方教育史学主要是近代师范教育的产物,以直线进步史观描述近代民族国家学校教育的发展并关注大教育家的思想.在战后国际史学两次转向和师范教育机构转型的双重夹击下,传统西方教育史学模式发生了两次嬗变:20世纪50年代末在历史学社会科学化潮流的影响下向新社会史方向发展,在美国率先出现了新教育史学,几年后影响到欧美其他国家.20世纪80年代以后受新文化史学的影响,在英美等国出现了新文化教育史学,后逐渐向欧美其他国家发展.进入21世纪,一方面,运用传统教育史学模式研究教育史的仍大有人在,许多教育史家为捍卫教育史学的独立性而努力;另一方面,新文化史取向的教育史学与新社会史学取向的教育史学既相互博弈又取长补短,形成了战后西方教育史学三足鼎立和多元化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2.
张雷 《河北法学》2008,26(1):153-156
李大钊在史学领域卓有建树,其史学理论及史学思想不仅对中国史学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之功,还对近代中国法律史学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他的唯物史观为考察法律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开辟了研治中国近代法律史学的新路径。他不但对法律史的学科归属进行了界定,构建了新的法律史学科架构,而且提出了研究法律史学的科学方法,为近代中国法律史学的研究与编撰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史家角色意识、史学成果的书写形式、史学的功能三个方面理解和说明孔子史学意识的成熟。  相似文献   

4.
2004年国内法律史学的新进展,一是法律史学的机构设置与开展重要的学术活动;二是最新法律史料、教材、论著、译著的出版与简介;三是法律史学的热点问题研究与理论深化。从中可见法律史学在回应社会与学术挑战方面的活力与价值,也可见法律史学人的努力与贡献。  相似文献   

5.
<正> 探求中国固有法思想和法文化的特质,不仅是中国法史学研究的应有之义,而且也是当前社会性的文化反思的必然趋势。分析,《唐律疏议》(以下简称《律疏》)的法思想,在这种探求中无疑具有典型意义。我们认为,中国固有法思想是一种伦理型的法思想,或称伦理法思想,而《律疏》的法思想正体现了这一特征。所谓伦理法思想,其含义大体上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以伦理评价统率法律评价,道德价值高于法律价值,将伦理凌驾于法律之上;其二是伦理  相似文献   

6.
中国法律史学史——一个学科史问题的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立足于对中国法律史学在二十世纪的发展历史,从史学史的角度提出了建立中国法律史学史的学术构想,认为悠久而独具特色的中华法制文明决定了法律史学在近代中国法学学科发展史中所起到的“母学科”的作用,并进而提出对学科本身的史学回顾,旨在促使中国法律史学在研究主体、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和学科创新等方面寻找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7.
中国法律史学的历史,尤其近五十余年来的坎坷历程告诉我们,中国法律史等的独立品格,特别是科学精神的有无,不仅事关我国法学的繁荣,更关系到中国法律史学的兴衰。本文在讨论科学精神的基础上,着重从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法律史学科学精神所须具备的:探索精神、怀疑意识、批判理性和谦恭态度,并专门探究了中国法律史学科学精神的价值标准与行为规范,指出科学精神是中国法律史学的核心结构。  相似文献   

8.
记言、记事是中国史学的传统,为改变旧的史学秩序,司马谈提出了新的史学思想。在此基础上,司马迁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撰写《史记》提出了新的文化使命。司马迁爱奇的文化品质与其家学相关。汉文化的胜利是楚文化的胜利,楚人的浪漫气质既铸造了汉人的灵魂,同时也铸造了司马迁的浪漫情怀。社会经济的繁荣不但增强了汉王朝的国力,而且还助长了向外求索的豪气,给司马迁以深刻的影响。三次壮游为司马迁关注奇人奇事提供了依据,奇人奇事成为司马迁探讨兴衰之理的重要内容。秦汉人物是司马迁关心的重点对象,《史记》重点叙述这些人物的事迹,是为了更好地承担和阐释原始察终,见盛观衰、稽其成败兴坏之理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政法论丛》2008,(2):F0003-F0003
山东省法学会法律史学研究会成立于2007年12月16日,是隶属于山东省法学会的专业学术机构,依托于山东政法学院。其宗旨是团结和组织全省法律史学研究工作者,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法律史学理论研究与交流,总结整理中国传统法律资源,批判地继承和吸收西方先进的法律文化传统,为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理论借鉴,促进理论法学研究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汤增璧是辛亥革命时期起过重大影响的思想家和活动家。他早年留学日本,追随孙中山、黄兴加入盟会,积极参加反对清王朝专制统治的斗争。曾任《民报》副主编,并创办《江西》杂志,撰述文词,鼓吹革命。汤增璧早年所鼓吹的"排满"、"崇侠"以及"国民性批判与道德拯救"等思想,均在章太炎"依自不依他"的学说引导下发起和发展,最终形成完备的理论体系,在上个世纪初的反封建革命运动中加以实践,从而成为指导辛亥革命的思想武器。特别是汤氏的人世悲观说,不仅体现出汤氏思想的个人特色,同时也为章氏"依自不依他"理论的完善,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1.
论六朝时期史学与文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润华 《金陵法律评论》2004,(6):126-130,136
在当时史学发展的大环境中,六朝史学已经具有了自己独立的地位与个性特征,比如史体的齐备、史家对外交、军事、区域、制度史的关注等.但由于六朝文学风气之盛,使史学难逃其影响,在史书语言、史书载文及叙事方式等方面无不留有六朝文学的痕迹.可见,六朝时期史学的特质与文学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方宇 《法制与社会》2015,(5):257-258
日本作为法史学研究较发达的国家,其法史学研究方法自有其独到之处.本文通过对日本法史学者著作的分析,勾勒出日本的中国法史学学科研究方法,从中解析出日本法史学所具有的包括重视考证的“静态”与注重法律实际运作的“动态”的以及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近代中国法史学也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引用西方的法律的概念和体系重构的,通过与中国近当代法史学研究方法的比较分析,从中得出日本法史学研究方法的可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美国教育史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教育史学的跨学科性质,它一直受到历史学和教育学的双重影响,并处于学术取向还是职业取向的两难境地。反思20世纪美国教育史学我们可以认识到,教育史学的发展不应脱离历史学“母”学科主流,同时也应保持自己的独立地位;传统教育史学和新教育史学各有其利弊,对于教育史的再认识是教育史学发展的基本形式。随着我国高等师范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外国教育史学的未来发展可有两条并行不悖的路线:一是继续教科书传统,以满足师范教育的需求;二是摆脱学校教育史传统模式的束缚。加大学术研究的力度,提升教育史家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4.
简议欧阳修的经济立法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在中国文化学术史上,他是开一代风气的人物。欧阳修在学术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卓越的,涉及经学、史学、文学、金石学、目录学等,其中以文学的贡献最大,“他是当时公认的文坛领袖,有宋以来第一个在散文、诗、词各方面成就卓著的作家”。①为此他赢得巨大的声誉,这种声誉使得后世往往对他的政治法律思想淹没不彰。其实欧阳修不乏对法的思考,他的法律思想亦富有自己的特色,欧阳修是范仲淹庆历改革派的重要成员,其法律思想同范仲淹、李觐、王安石等的法律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法律思想史上的…  相似文献   

15.
<正> 中国法律思想史学,是确立于本世纪初的一门法学分支学科。此前,《大学衍义补》、《古今图书集成·祥刑典》等书中已出现有关对前代法律思想的资料汇编和简要论述,但由于传统学术体系的限制,法律思想史尚未成为独立之学。近代西学东渐以后,随着西方的学科分类模式和学术研究方法在中国的影响不断深入,学者们以此为基础对传统史料进行重新整理、研究,创立了一系列新的独立学科,中国法律思想史学便是其中之一。本文以二十世纪以来该学科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为对象,以其研究对象和方法为线索,对中国法律思想史学在本世纪的发展作一简要回顾。 中国传统学术中对思想史的研究方法,以“学案”体最据代表性,其例可参《宋元  相似文献   

16.
中国法史学基础问题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现代法律史学是在传统法律史学和外来法律史学的双重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正确认识中国法律史学的学科性质,对完善这门学科的独立品格,促进这门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现代法学理论,特别是运用部门法理论去分析中国传统社会的法史材料,是中国现代法史学研究方法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标志。但不应简单地用部门法理论、现代法理学的一般概念去比附评论中国传统法史材料,使中国法史学研究带上过分浓厚的现代色彩。应重视法史学研究的学术批评问题,提倡既非庸俗吹捧也非恶意贬低的高水平的独立评论。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世纪中国法律史学论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中国传统法律史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先秦古籍《尚书》中已有法律史方面的专门叙述和评论。《汉书·刑法志》已是关于法律史的专门论著。自《汉书·刑法志》起,历代纪传体史书中多有刑法志方面的专门内容。《通典》和《文献通考》等典制体史书中也有法律史方面专门记述,特别是明清时期的律学家对历代法律的考证解释和比较研究,已使传统法律史学初步改变了作  相似文献   

18.
曾代伟 《现代法学》2007,29(5):180-186
西方经济—社会史学经典著作《英国庄园生活》,是对中国法律史学研究状况进行反思的一面镜子。通过研读该书可以得到一个重要启示:当下中国法律史学研究方法应做出必要的转向。《英国庄园生活》所体现的经济—社会史学研究方法即其中一个可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自1949年以来,我们的法律史学逐渐定位于四个领域: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外国法制史和西方法律思想史。撇开这中间一个明显的地域遗漏(东方难道没有自己的法律思想及其历史吗?)不论,也不管将中国以外的所有国家一股脑塞进“外国”这个单位有多么武断,单就几十年来制度史、思想史各自所确立的研究范围和对象而言,也很难说它们已经涵盖了法律史学的各个领域。笼统地说,法律史学当然是研究法律制度及法律学说的发展规律的科学。问题是“法律学说”是极宽泛的名词。它既包括对法律的概念、本质、职能、内在构造及其与相关社会因…  相似文献   

20.
俞荣根 《中外法学》1992,(1):36-37,69
<正> Ⅰ.九十年代的中国仍处在时代变革时期。变革呼唤着法律,呼唤着法治,也呼唤着法学。在未来中国的法学发展中,法史学能否为之提供大智大慧的启迪,这是时代对法史学的挑战,也是法史学的新的机遇。如果从法的理论思维能力的角度看法史学提供的智慧、启迪,那么,这种启迪主要应由法的历史哲学来承担。恩格斯曾经指出:"……理论思维仅仅是一种天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