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盛军 《唯实》2009,(6):37-40
道义论的逻辑起点是公共利益,发端于古希腊时期的自然法与契约论,它们分别表现了对德性的重视与对个人权利的维护。康德完成了最纯粹的道义论伦理体系,为道德而道德是这一体系的核心;二十世纪,罗尔斯继承并充实了康德的道义论体系,力图建构宏大的正义论体系处理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罗尔斯提出的公平正义的观点是对西方传统功利主义的批判继承,他所系统地阐述的自由平等原则、差别原则和机会的公平平等原则,在西方学术界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影响深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其间难免出现一些不公平、不正义的现象,研究学习罗尔斯的正义论并从中借鉴有益的观点,对我国当代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一直探求的价值目标。古希腊哲学家都从共同体的角度来思考正义,关注共同体的正义;近代的政治哲学家从人性方面思考正义,关注人的自然权利;马克思从实践思维出发,关注劳动正义,从唯物辩证的角度关注正义的现实性、阶级性和历史性。马克思的公平正义思想有助于我们深入探究公平正义的实质,并为正确认识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公正理论的革命性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运用自己创立的唯物史观研究社会公正问题,认为社会公正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社会制度和普遍社会意识形态.与西方正义论比较而言,马克思主义公正观改变了社会公正研究的出发点,并首次揭示了公平正义的社会根源;革新了资产阶级正义论的研究方法,以唯物辩证法和阶级分析方法指导社会正义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过程,实现了公正理论研究方法论上的变革;确立了崭新的社会公正原则,实现了社会公平正义内容的革命变革.  相似文献   

5.
凯·尼尔森对罗尔斯公平正义论的正义原则进行了比较与指头,着重指出“差别原则”与“平等自由原则”和“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之间存在内在矛盾,资源和利益的不平等分配并不能实现人们平等的自尊,同时也因为差别原则所导致的实质性不平等,而使自由成为“无用的自由”,尼尔森在指头中构建,提出了平等正义论的两原则,力图将平等贯彻始终,实现两个正义原则在平等维度上的一致。  相似文献   

6.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一直探求的价值目标。古希腊哲学家都从共同体的角度来思考正义,关注共同体的正义;近代的政治哲学家从人性方面思考正义,关注人的自然权利;马克思从实践思维出发,关注劳动正义,从唯物辩证的角度关注正义的现实性、阶级性和历史性。马克思的公平正义思想有助于我们深入探究公平正义的实质,并为正确认识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社会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制度是与社会的公平正义联系在一起的。制度的生命在于公平和正义,制度的最大效用也在于保障公平和正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必须加快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  相似文献   

8.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它要求社会成员能够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公平地实现权利和承担义务,并受到同等的法律保护。公平正义的理念一方面要求人们在法律面前或诉讼中的地位平等,另一方面要求居间者的不偏不倚、公而无私;一方面要求实体正义和实质正义,另一方面要求程序正义和形式正义。它是实体与程序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和罗尔斯从不同的角度分别对正义理论做出了各自的阐释.罗尔斯的正义论可以概括表述为平等的自由原则、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罗尔斯的以平等为取向的公平的分配正义理论,要求分配的不平等必须是机会公平平等的结果,又要受到差别原则的补偿,使社会较少受惠者获得最大利益.其理论根源是社会契约论和抽象人性论,注定了只能是对传统自由主义正义的改良.马克思则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革命性地提出:社会生产决定社会正义,公平正义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而不是一种抽象的道德观念.比较分析马克思与罗尔斯的公平正义观,对当代中国社会良性发展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全胜 《求实》2013,(1):12-16
马克思围绕"自由"、"平等"和"所有权",从哲学内部对自由主义正义论、从政治经济学内部对古典经济学正义论进行了批判和归谬。通过对这两种资产阶级正义论的批判,马克思把他的批判矛头最终指向了私有制。研究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正义论的批判具有三个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多元主义正义论是继古典一元论的正义模式和罗尔斯的正义两原则而起的一种最新的正义理论形式,其目标是通过对团结的社群、工具性联合体以及公民身份这三种人类关系样式的分析,用需要、应得和平等三原则融会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  相似文献   

12.
凯·尼尔森对罗尔斯公平正义论的正义原则进行了比较与批判,着重指出"差别原则"与"平等自由原则"和"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之间存在内在矛盾,资源和利益的不平等分配并不能实现人们平等的自尊,同时也因为差别原则所导致的实质性不平等,而使自由成为"无用的自由".尼尔森在批判中构建,提出了平等正义论的两原则,力图将平等贯彻始终,实现两个正义原则在平等维度上的一致.  相似文献   

13.
杨永飞 《世纪桥》2009,(7):60-61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最核心的价值追求。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和社会关系出发,指出大力发展生产力,让物质财富充分涌流是实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基本前提。马克思剖析了公平正义观的历史性,达到了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的统一。研究马克思公平正义思想,对当代中国社会良性发展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唐静 《学习月刊》2014,(10):29-30
正义范畴是一个具有多重意义的复杂范畴。不仅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以及不同社会制度下正义的涵义与性质不尽相同,即使在同一社会,人们从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法学等不同的角度对正义的理解也不一样。西方正义理论的发展呈现出三个发展阶段,即以伦理学、价值观为主题的古代正义论、以自由平等权利为主题的近代正义论和以社会政策社会体制为主题的现代正义论。  相似文献   

15.
直觉主义具有不可解释性与无优先的多原则性,罗尔斯的正义理论试图超越直觉主义,但末成功。失败的直接启示是: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是直觉非理性与契约理性的整合;伦理学和哲学在原点上大都具有直觉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公平正义的语义和内涵,认为公平主要是指地位平等、平等对待、合理决定之义,正义主要是指合理、正当、应该之义,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人类主要正义观。以亚里士多德分配正义和纠正正义的分类作为分析当代中国正义问题的基本框架,借鉴罗尔斯正义论,对转型期我国社会正义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当代中国的公平正义问题虽然主要表现为财产分配不公,但分配权利和程序不正义,法律上、政策上对分配结果正义重视不够,是内在的、深层次的原因。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实现分配正义,维护纠正正义,从法治建设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主张。  相似文献   

17.
美国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A·B马斯洛于1943年提出了“需要层次论”,在消费需要动机理论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彦和教授长期致力于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并在1993年出版的他的第一部消费经济学专著《消费者行为互补论》中,提出了需要互补理论。该理论与需要层次论相比,有着显著不同。本文认为,需要互补论不仅是对需要层次论的继承,也是对需要层次论的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人类对于正义及其标准的探讨由来已久,不过,在当代社会中最具影响的正义理论莫过于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从《正义论》到《政治自由主义》,罗尔斯在对古典功利主义正义观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两大正义原则的正义理论。文章高度评价了罗尔斯正义理论的突破意义,同时也指出了它受到新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的挑战,为克服自身理论的局限性,罗尔斯对《正义论》作了反思与修正,在《政治自由主义》中进一步发展、完善自身的正义理论。  相似文献   

19.
罗尔斯新自由主义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尔斯继承了新自由主义的传统。他的新自由主义正义论。就是要从理论上将国家干预主义和国家福利主义统一在一起。他认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基础。正义原则是确立社会的基本结构应遵循的原则,是社会主要制度分配基本权利和义务。正义原则要通过调节主要社会制度,尽量解决社会的不公平问题,这就是罗尔斯的理论目的。罗尔斯通过原初状态、无知之幕和社会契约等条件的设立.对社会正义原则进行选择,从而证明他的两个正义原则的合理性。他主张将两个正义原则应用到政府、个人以及社台生活的各个领域。罗尔斯正义论把新自由主义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但他的理论仍然存在着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20.
在历史唯物主义创立之前,青年马克思就有了自己的正义观,但这种正义观在遭遇了物质利益难题后发生了转变。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逐步由政治、法律批判转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其正义理论也由一般的正义论转变为制度正义论,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与青年马克思追求的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诉求密不可分,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把马克思正义观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