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年前,当邓小平作为我国副总理访问新加坡的时候,李光耀总理就曾说过:"一个拥有近十亿人口的繁荣与和平的国家,对亚洲和全世界来说是一件影响重大的事情.同这样一个中国合作是合乎需要的,实际上是不可抗拒的."一九七六年,李光耀首次访问中国.他在宴会祝酒时就表明了同样的意思:中国是亚洲的一部分,中国的政策对于东南亚形势的演变将是一个重大的因素.他还说,由于民族利益或者意识形态的缘故,新加坡和中国在某些方面会有不同的看法,但这不应该妨碍两国改善文化、贸易和其他关系.他认为,虽然两国经济和政治制度不同,但两国发展关系的前景是良好的.  相似文献   

2.
半月要闻     
吴邦国会见多哥议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5月21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多哥国民议会议长瓦塔拉·凡巴雷·纳查巴。吴邦国说,中国一贯重视加强同包括多哥在内的非洲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这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年来,中非在各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双方的友谊和信任进一步加深,在国际事务中的合作卓有成效,在经贸领域也保持良好合作势头。他说,议会交往是国家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发展国家关系注入新的活力。中国全国人大愿继续加强同多哥国民议会的交流与合作。纳查巴说,多哥和中国虽相距遥远,但长期以来建立起兄弟般的友好关系。多哥和中国的友好合作近年来不断取得进展。他重申多哥将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他代表国民议会感谢中国多年来对多哥人民的支持与帮助。他希望进一步加强两国议会间的交流。(任新华)  相似文献   

3.
夏明星  华灵强 《传承》2009,(7):17-19
由于卡特出生于1924年10月1日,生日恰好同中国的国庆节在同一天。每次会见时,邓小平总要说:"你的生日是你与中国人民友谊的特殊情结。"对于邓小平的外交风采,卡特也深为折服,他在邓小平逝世后接受采访时如是说:"我深感荣幸的是,在我担任美国总统期间,邓小平与我实现了中美建交。"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他在三月二十八日会见日本自民党副总裁二阶堂进时说,中国正在进行的改革,中国的对内和对外两个开放政策,是坚定不移的。我们不会动摇。我们的方针、政策不会改变。在谈到中国国内形势时,邓小平说,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是够大胆的。但是,如果我们不这样做,那么前景就困难。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这样做,尽管有风险。他说,赵紫阳总理在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了我们已经遇到的一些风险。我们  相似文献   

5.
半月要闻     
吴邦国会见冰岛议长1月1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冰岛议长哈尔多尔·布伦达尔。吴邦国说,中冰关系发展顺利,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卓有成效。中国重视同冰岛的关系,愿与冰方深化合作,将中冰关系提升到新的水平。中国全国人大愿加强同冰岛议会各层次的友好交流与合作,为增进两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与信任,促进两国关系的全面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布伦达尔重申冰岛将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表示愿进一步扩大两国议会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国关系深入发展。(任新华)吴邦国会见美国客人1月1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人…  相似文献   

6.
上述课题象征着进入90年代后,中国经济基本上走向高度化时的产前阵痛,为克服这一障碍,是采取消除经济过热化手段,或是其他手段,目前正是对中国未来技术体系和企业结构有重大影响的时期。 对于要求同中国合作的日本企业来说,寄希望于中国发展起独立的技术体系,能够出现大批优秀的有发展能力的企业。  相似文献   

7.
半月要闻     
吴邦国会见卢森堡议长韦莱9月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会见了卢森堡议长韦莱。吴邦国说,中国全国人大重视发展与卢森堡议会的友好关系,愿进一步加强双方领导人、专门委员会等各层次的交往,开展立法、监督等领域的交流。韦莱说,卢森堡视中国为国际事务中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愿加强双方议会的交往,促进经贸等领域的合作,推动卢中关系全面发展。他说,卢森堡将继续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继续为推动欧盟解除对华军售禁令做出努力。(任新华)吴邦国同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主席会谈9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人民大会堂与俄罗斯联邦委…  相似文献   

8.
外事往来     
2月16日副市长童小平在市政府外事侨务办会见伟创力集团首席运营官弗朗索瓦·巴比亚一行,双方就合作事宜进行了交流。2月17日市委书记薄熙来会见来渝访问的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一行,就加强重庆与日本的经济合作进行了交流。中国日本商会会长鹿间千寻、副会长田中孝明、日本驻重庆总领事濑野清水,市领导徐鸣、  相似文献   

9.
杨冬权 《传承》2004,(4):18-19
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是一家引进外国资金和技术、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综合性企业集团。邓小平于1989年9月26日为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立十周年题词,这是他重视利用外资工作的一个体现。邓小平对利用外资工作十分重视。1975年9月20日,“文化大革命”尚未结束,主持党中央、国务院工作的邓小平就开始考虑利用外资的问题。他在会见英国前首相希思时,希思问:“中国是否仍然不向外国贷款?”邓小平灵活地回答说:“还是这样,但可以采取延期付款的方式,我们可以接受这种方式。”这一回答尽管十分谨慎,但在当时却是石破天惊的。1978年11月,邓小…  相似文献   

10.
半月要闻     
王兆国会见德国联邦议院议长4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德国联邦议院议长蒂尔泽一行。王兆国说,当前中德关系良好,政治互信加强,经贸合作发展迅速,前景良好。中国重视发展同德国的关系,对德国政府坚持一个中国政策表示赞赏。中国全国人大愿与德国联邦议院共同努力,进一步推动中德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任新华)王兆国会见韩国客人5月1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在北京会见了韩国超党派国会议员代表团。王兆国表示,中方重视同韩国政党及议会的关系,进一步发展中韩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高等教育理论博大精深,揭示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精辟地阐述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从中国国情出发,邓小平认为发展经济,科技、教育先行;从中国现有经济水平出发,邓小平认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同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从中国的社会性质出发,邓小平认为高等教育的办学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  相似文献   

12.
半月要闻     
吴邦国会见埃塞俄比亚人民代表院议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7月14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埃塞俄比亚人民代表院议长达维特时表示,中国全国人大愿发展与埃塞俄比亚议会的关系,加强各层次交往,开展立法监督等方面的交流,进一步增进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业已存在的友好情谊,为中埃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全面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吴邦国说,中埃两国具有传统友谊,一贯相互支持,在许多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有着共同语言,并在国际事务中保持着良好的磋商与合作。中国是  相似文献   

13.
“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当前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还必须相应地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建设起适应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需要的新型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邓小平同志最近在会见朝鲜党政代表团时指出:“经济体制的改革,包含有一部分的政治体制的改革”,这就为我们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同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之所以还要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这是因为:第一,我国的社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高等教育理论博大精深,揭示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精辟地阐述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从中国国情出发,邓小平认为发展经济,科技、教育先行;从中国现有经济水平出发,邓小平认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同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从中国的社会性质出发,邓小平认为高等教育的办学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  相似文献   

15.
外事往来     
5月31日常务副市长马正其会见美国微软公司大中华区技术执行官张湘辉一行。6月4日市委书记薄熙来会见来渝访问的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会长米仓宏昌,就加强重庆与日本的合作进行了交流。市领导徐鸣、刘学普参加会见。同日,市政府与日本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在渝签订环保合作协议。副市长刘学普出席签约仪式。6月9日市委书记薄熙来会见来渝访问的欧盟驻华使节代表团一行,就加强重庆与欧盟的合作进行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四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作了明确的概括。这一概括,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 (一) 基本实现现代化分步走 1979年12月,邓小平同志在同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举行会谈时说,我们提出四个现代化,最低的目标是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社会。小康目标提出以后,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构思中国21世纪的发展战略。1984年4月,他在会见英国前外交大臣杰弗里·豪时提出:达到小康水平以后,我们还要在下世纪三十年到五十年内,接近发达国家水平。1987年4月,他会  相似文献   

17.
知识窗     
邓小平关于对香港行使主权问题的论述 邓小平1982年9月24日在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说: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是明确的,主要有三个问题。其中一个是主权问题。他说,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说,世界和平有希望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邓小平,四月十七日在会见比利时首相马尔滕斯时说,虽然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但制约战争的力量在发展。欧洲是制约战争的力量,中国也是制约战争的力量。世界和平有希望。邓小平说,中国还很穷,不是了不起的力量。但是中国最希望和平。没有和平,中国不可能实现建设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为此,中国的对外政策建立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我们不依附任何一个集团。这种独立的对外政策对和平最有利。他强调,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目的是赢得朋友,加速自身的发展。这不仅是从中国本身的利益来考虑,而且是从争取世界持久和平的角度来考虑的。邓小平在谈到西欧联合问题时指出,世界的和平与安全需要有一个强大的联合的欧洲。他说,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我本人都是强大的联合的  相似文献   

19.
《传承》2006,(Z1)
邓小平最早提出“小康”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时使用“小康”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他说“: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1000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1984年,他又补充说:“所谓小康,就是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人均800美元。…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确立的一个重大经济政策.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处理好"主体"和"共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