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理论》2016,(9)
社会工作在普及社会性别视角、维护女性权益、推动平权运动有着重要的使命和任务。对发达国家和地区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进行有选择性的批判和借鉴,是仍处在发展阶段的中国社会工作的必经之路。文章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查阅整理,对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的起源、发展历史、服务模式进行梳理,结合当前社会工作实务实践经验,对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的特点进行总结梳理,以期为国内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
王芳 《学理论》2012,(5):43-44
1 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妇女解放运动以及女性主义文学批判盛行,继而产生了一种新的法学思想,即女权主义法学。这同时也意味着女性的意识开始觉醒,开始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地位和权益的保障。从女性意识觉醒的角度探讨穆斯林的女性,以及目前穆斯林女性的进步表现。  相似文献   

3.
张妮妮 《学理论》2013,(7):52-54
20世纪70年代中期,生态女性主义把环境主义关心的问题和女性主义第二次浪潮关心的问题结合在一起,探讨了西方文化中对自然的统治和对女性的统治之间的关联性,这就把社会性别视角带到了生态思潮中来。通过分析当代生态思潮中社会性别缺失的情形和女性主义对自然的态度转变,考察了社会性别视角进入生态思想的理论条件,并试图得出这样的结论:历史唯物主义反对抽象人性论的立场、女性主义者对妇女解放事业的关注以及当代环境问题的凸显,是生态女性主义产生的条件,也是环境生态视角和社会性别视角交叠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5,(35)
作为西方生态哲学的新兴理论,生态女性主义与深层生态学之间在哲学层面发生了深刻的思想"碰撞",二者的争论一直是生态哲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生态女性主义拒斥二元论的态度与深层生态学具有同一性,但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深层生态学"生态自我"这一概念包含父权观念。由于二者在根本问题上立场一致,因此彼此的争论有助于二者之间找到相互发展完善的良好契机,这对现代生态哲学的发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王霞 《理论探索》2013,(5):48-51
生态女性主义者从性别的社会建构出发,通过性别隐喻,将社会中男性对女性的压迫同人对自然的压制相等同,并将西方科学对自然的认识视为从"男权"出发对自然女性的一种侵犯。生态女性主义者要求重新审视社会性别角色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女性的视角批判现代西方机械自然观,消除人与自然二元对立所带来的生态困境,倡导有机论自然观。生态女性主义有机论自然观是对古代自然观的适度回归,其核心就是要恢复自然自身的价值,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控制"转向"敬畏"。  相似文献   

6.
环境法学是一门交叉性的边缘学科,传统课堂讲授方法难以适应环境法学特点与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教学方式改革与诊所式法学教育模式的引进可以促进环境法教学实践与研究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7.
西方生态伦理学研究概况(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西方生态伦理学的发展历程 在西方,生态伦理的思想自古有之,但是作为一门新学科、一门应用伦理学的生态伦理学,则是现代西方自然环境保护运动的产物,并且随着西方自然环境保护运动的发展而发展.  相似文献   

8.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是将女性主义运动与翻译理论结合起来,该理论改变了传统翻译理论中译者身份被隐藏的现象,开始彰显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身份,选择和翻译策略方面分析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中译者主体性的凸显,对翻译理论研究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法哲学视野下看环境法的伦理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中心主义是传统法律文化中古老的哲学思想,影响了人类数千年来对自然界的看法,并且在上个世纪环境法学兴起的时候成为其伦理基础。然而,面对环境污染和资源匮乏的日益加剧,人类中心主义的正确性受到质疑,生态中心主义作为人类中心主义的修正,也开始影响着环境法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5,(26)
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西方的女性主义、男女平等观念逐渐传入我国,特别是甲午中日战争以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启发了知识分子把妇女解放运动和民族危亡结合在一起。辽宁地区的女性也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思想观念逐渐发生转化,虽然"男尊女卑"的传统文化仍是束缚女性的主流文化,但也有少数女性积极投入到政治参与和社会生活中。  相似文献   

11.
变化和开放是马克思主义学说发展的必要条件.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理论渊源于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其支柱和支点理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挑战.关于"马克思主义法学"概念、法的本质属性、法功能的局限性、法学研究方法、法的主体和客体、法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范畴、法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西方法学思想价值的重新评价、中国传统法文化的整理、马克思主义法学在当代中国发展的百年历史的梳理和总结,及国内法与国际法的衔接点和转化系统的系统研究,是马克思主义法学在当代中国发展所面临的十大难题.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5,(15)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女性更接近自然,而男性以自然为敌,但同时也注意到,造成性别压迫的根源是父权制,它不仅压迫女性,也使男性受到压抑和扭曲。基于这一观点,文章选取三位女性生态主义作家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具有生态女性主义特征的男性形象,探讨男性可以对生态女性主义做出的贡献,同时鼓励男性颠覆父权文化的压迫,与女性和自然之间和平相处,共建和谐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对女性主义法学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军 《理论导刊》2005,(5):45-47
国外女性主义法学研究与女权运动—样成绩显著。但是,在我国法律领域从学科系统构成的角度来论述女性法律现象的却甚少,要使女性主义法学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必须要有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特征、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形成独立的学术风格,这是任何一门学科的生命力所在。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5,(29)
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作为当前成熟的、极具代表性的第三世界女性主义批评,已经成为当代女性主义理论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定义、历史发展、核心问题,以及批评话语的建构、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特点分别进行探究。可以充分说明美国黑人女性文学批评对女性文学、少数族裔文学及第三世界文学批评的建构有着重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赵倩 《学理论》2009,(30):79-80
环境法作为一门新兴的部门法,是伴随着解决环境问题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本文从马克思生态思想的视域出发,探究生态与法律的关系,论述了中国环保法的立法进程,探索其与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契合点,并通过比较研究,指出中国环保法存在的局限性,力争为建构符合21世纪环境法学体系探索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李金雷 《学理论》2009,(6):98-99
卡多佐的《司法过程的性质》一书体现了其实用主义的风格。卡多佐对法官造法和法的最终目的是追求社会利益的阐述,对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美国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他的思想打破了形式主义的束缚,延续发展了霍姆斯的实用法学主张。同样实用主义法学理论对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束佳 《各界》2006,(12):13-14
该文章对自由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生态女性主义、第三世界女性主义的理论观点给予剖析,认为它们在探讨妇女解放的理论和实践上各具特色,相互补充,但均存在着缺陷与不足。  相似文献   

18.
唐武娇 《学理论》2012,(5):82-83
女权主义法学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它是女权主义运动及理论在法学领域的表现。世界妇女运动历经三次高潮,为女权主义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实践经验。各派女权主义理论也对女权主义法学影响深远。当代女性应当从各方面加强自己,不仅要做到经济上独立,更要内心强大。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我们要善于借助外部力量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云南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这也是他们传统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生态环境保护为视角分析云南少数民族法文化的演变、成因以及面临的挑战。拟通过对云南少数民族法文化与生态环境内在联系的梳理,为传承民族法文化和生态保护及有序利用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20.
女性制度主义作为女性主义政治学与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相互融合的产物,在跻身新制度主义前沿领域的同时,还为制度分析增添了性别维度。发端于女性主义第二波浪潮与社会性别理论的女性制度主义研究动向,在新制度主义异军突起的理论背景和性别平等举措全面开展的现实背景下确立为重要的分析途径,日益得到众多具有制度分析取向的女性主义学者的积极推动,并在多领域与多学科的交织脉络中不断发展演进。女性制度主义将浸染社会性别特征的政治制度作为研究起点,致力于协调现实政治生活的结构性要素与能动性要素,通过阐释性别体制、制度变迁以及制度性抵制的复杂关系,对性别化的权力体系及其动力机制予以深入探讨。基于女性制度主义所涉及的学术身份认同、学理资源汲取、学派交流融汇、学科议题嬗变,可以对该分析途径的贡献、不足以及前景进行系统审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