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为了打击海盗行为,16世纪以后,西方各国逐渐形成了关于海盗罪的国际习惯法体系。进入20世纪,国际社会开始致力于将海盗习惯法的法典化,《尼翁协定》及《尼翁补充协定》是前期的主要成果。二战结束后,国际社会制定了《日内瓦公海公约》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海盗罪的定义、构成要件及执法权限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刑事证据制度之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0月31日第5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同年12月9日,联合国开始在墨西哥梅里达市召开为期3天的高级别政治会议,将《公约》公开给各国签署。联合国已决定将12月9日定为“联合国反腐败日”。根据《公约》第68条规定,该《公约》应当自第30份批准书、接受书、核准书或者加入书交存之日后第90天起生效。我国政府于2003年12月10日签署了该公约。截至2005年9月15日,已有30个国家批准了公约。《联合国反腐败公约》(UnitedNationsConventionagainst Corruption,以下简称《公约》)已于2005年12月14日生效①。2005年10月27日,我…  相似文献   

3.
20 0 0年 1 2月 1 5日联合国在意大利西西里岛巴勒莫市召开关于制定《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① 外交大会 ,来自世界各国的代表正式通过并签署了这部公约。这部公约是继《国际刑事法院罗马公约》于 1 998年 7月 1 7日诞生之后由联合国主持通过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际刑法公约。它是国际社会长期以来努力同跨国有组织犯罪进行斗争的结果。 1 998年 1 2月 9日 ,联合国通过第 55/1 1 1号决议 ,决定设立联合国特设委员会 ,授权该委员会起草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及其三个附件。该委员会成立后于 1 999年 1月 1 9- 2 9日在奥地利…  相似文献   

4.
国际禁止酷刑工作的新动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 引 言1993年在维也纳召开的联合国世界人权大会是国际人权新日程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从1948年至冷战结束(1989年—1990年),人权领域内的主要工作是确定标准。在此期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为了将《世界人权宣言》的内容转化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条款,国际社会又相继协商、签署和批准一系列国际性和区域性的人权公约。最后通过的两个人权公约是1984年《禁止酷刑公约》和1989年《儿童权利公约》。从那以后国际社会把重点放在国际标准的实施上,以使之从纸上的条文变为各国的现实。作为这一全球性进展的结果,近十年来许多…  相似文献   

5.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述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一、《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概述2003年10月31日第5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下简称《反腐败公约》或《公约》)。同年12月9日,联合国开始在墨西哥梅里达市召开为期3天的高级别政治会议,会上决定将每年的12月9日定为“联合国反腐败日”。该公约是联合国通过的第一项用于指导国际反腐败斗争的法律文件,对各国加强国内的反腐败行动、提高反腐败成效、促进国际反腐败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政府参与了谈判的全过程,并为公约的制定提出了很多积极的建议。12月10日中国代表在墨西哥举行的联合国高级别政治会议上代表中国政府签署…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第一个全球性的反腐败国际法律文件,为世界各国合作打击腐败犯罪提供了一个更为有效的法律机制。我国应积极制定与《公约》相适应的符合国情的反腐措施,完善我国反腐败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7.
2005年10月27日,我国通过了加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决定。对缔约国来说,加入国际条约必然产生其国内法与所签条约对接的国际义务。本文结合我国刑法理论及司法实践,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参照,就我国刑法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衔接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的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已被正式规定在两个国际条约中,一个是1979年的《指导各国在月球和其他天体上活动的协定》,(以下简称《月球协定》)该协定已于1984年生效。另一个是1982年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月球协定》第11条第1款规定,“月球及其自然资源均为全体人类的共同财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36条规定,“‘区域’及其资源是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  相似文献   

9.
新规     
《法人》2004,(1):11-11
中国签署《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墨西哥当地时间2003年12月10日,正在墨西哥梅里达出席《联合国反腐败公约》高级别政治签署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团长、外交部副部长张业遂代表中国政府签署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于2003年10月31日由联合国大会通过。《公约》是第一项全球性反腐败法律文书,确立了被转移他国的腐败资产返还的原则,为国际反腐败事业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洗钱犯罪迅速在世界范围内蔓延,成为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所面临的一大公害。针对洗钱行为日益猖獗的社会现实,1988年联合国通过了《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公约》,该公约将有关  相似文献   

11.
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批准了197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消除对妇女的任何形式歧视公约》。今年联合国妇女十年世界会议召开时,我国代表团团长康克清在该公约上签了字。这是一项保护妇女权利的人权公约。人权问题可分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西方许多国际法学者认为,国际保护人权问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法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关于人权问题的国际文件绝大多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形成或产生的,而主要又是联合国活动的结果。在列入联合国《人权国际文件汇编》的五十个公约、宣言中,有三十八个之多是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制定或通过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法上存在某些人道主义性质的规范,如十九世纪末海牙公约中有关战时保护平民的条款、  相似文献   

12.
当前,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加强,各国刑事法律国际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人权事业受到国际社会普遍关注,为此,联合国通过了一系列世界人权保障公约,如,《世界人权宣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和《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这些公约在国际  相似文献   

13.
朱立恒 《中国律师》2007,(11):80-82
在国际人权公约体系中,《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是迄今为止最集中、最全面地规定国际刑事司法准则的联合国文件。我国政府已于1998年10月签署了该公约,表明对公约内容认同之意向,因而,批准只是个时间问题。公正审判权是《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关于刑事司法的最重要的内容,而其中辩护权又  相似文献   

14.
梁晓春 《政法学刊》2004,21(2):21-24
2003年12月9日,中国政府签署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国际反腐败趋势及我国反腐败刑事立法与《联合国反腐败公 约》存在一些差异,我国刑事法应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进一步协调。  相似文献   

15.
第58届联合国大会2003年10月31日举行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这是联合国历史上通过的第一项指导国际反腐败斗争的法律文件,对各国加强国内的反腐行动、提高反腐成效、促进反腐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公约》涉及的一些问题,我们邀请到曾参加《公约》起草、审议工作的司法部司法协助外事司高级顾问黄风进行采访。记者:《公约》作为一个重要、全面、综合性的反腐败国际法律文书,主要涉及到哪些方面的内容?黄风:《公约》除序言外,共分八章。对“腐败”的概念、“公职人员”的概念和其他相…  相似文献   

16.
海洋法公约生效的有关问题●江寄鸥五十年来,这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合作,把诸多国际法的基本原理付诸现实。——联合国秘书长加利①《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已一年多了。这一被大多数国家政府和国际法专家称为联合国在法律领域一项主要成就的公约,已为世界各国原...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与《海洋法公约》的争端和解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年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在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的闭幕式上举行签字,当天签字的有117个国家和两个实体(库克群岛和联合国纳米比亚委员会)。依据《公约》第308条的规定,《公约》已于1994年11月16日开始生效。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1996年5月15日批准了该《公约》。《公约》是至今为止最为全面、系统、完整的国际海洋法大典;是国家间为争取和维护本国海洋权益而进行斗争与妥协的结果;是海洋权益的一次再分配。《公约》的生效标志着新的海洋法律秩序的确立,为人类和平解决海洋争端与全面管理海洋提供了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8.
《国际海底资源与海洋法》是一本学习海洋法,特别是研究国际海底制度必读的参考书。要介绍它的内容和价值,必须先说明一下国际海底制度在海洋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各国关于国际海底制度斗争的情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法恐怕是发生最大变化的学科之一,海洋法又恐怕是国际法中发生最大变化的领域之一。联合国肩负着提倡国际法之逐渐发展与编篡的任务,数十年来,通过三次海洋法会议,终于1982年4月30日缔结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凡17个部分,320条,9个附件,构成一部比较全面的海洋法典。截至目前,公约已有159个国家签字,31个国家批准,但公约规定,必须60个国家批准时,方才生效。  相似文献   

19.
《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较为全面地规范了贿赂犯罪,构成了全球性反腐败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基本内容。它较为系统地确立了贿赂犯罪的规制对象、打击的范围和犯罪类型,不仅对国际反腐败斗争的开展和进行反腐败合作提供了共同认定这一犯罪的标准,而且也为缔约国履行公约的义务,完善各国贿赂犯罪法律体系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法律》2006,(6):4-4,52-53
维护和平、促进发展、加强合作、构建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追求。而腐败犯罪破坏民主与法治,助长有组织犯罪和恐怖主义.危害正常的生活.危及人类社会美好愿景的实现。随着跨国腐败犯罪的不断增多,腐败犯罪与恐怖主义犯罪、毒品犯罪及其他有组织犯罪的交织日趋显著,各国反贪机构携手肃贪已成为必然趋势。为促进反腐败的国际合作,联合国制定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对腐败的预防、腐败犯罪的界定、反腐国际合作、非法资产的追缴等问题提供了一整套法律规范.得到了世界各国的积极响应,迄今已有140个国家签署了这个公约。随着该公约在2005年12月正式生效,其有效执行越来越为各国所关注。各国反贪机构期待有一个独立、专门的组织推动彼此间的沟通,增进务实合作,国际反贪局.联合会正是适应这一需要而成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