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据《中国老年报》载:广州市最大的一家养老院——广州寿星大厦推出了一项新的服务项目——为老人开设“时间银行”。所谓“时间银行”,就是通过有组织的助老服务活动,把老年人的闲暇时间利用起来,为其他老人提供常规服务,如:看护、代购物品、谈心、心理辅导、娱乐、住院陪人及护理等,所服务的时间由“银行”累计存人每位储户的存  相似文献   

2.
68岁的虹储小区居民周慧芳,翻出一个红本本,里面密密麻麻记满了她“储蓄”的时间:某月某日,为居民作家政服务;某日,帮邻居接双胞胎……但记录到了2002年2月,便戛然而止了。这个红本本是由长宁区虹储小区发放的一本“时间存折”。15年前,小区成立“时间银行”:志愿者把为别人提供服务的时间“存”入“银行”,一旦志愿者本人或家庭需要帮助,就能从“银行”中取出“被别人服务”的时间;差不多同期,虹口区晋阳居委也开始推行“时间银行”养老模式,由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提供护理,并将时间“储蓄”起来,到年迈时享受同等时间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3.
“水银行”,顾名思义,即把水当成货币,把多余的水存储起来。既然是银行,一定有人存,也会有人取,更会有人贷,贷的利息高于存的利息。储户获取利息,银行获取存贷之间的利息差,“水银行”同样如此。如果人们把水当成货币,  相似文献   

4.
微观察     
《乡音》2014,(12):1-1
“照顾老人可领工资”值得推广 《中国青年报》:赡养老人是子女的本分。但前不久,南京却开启了“照顾老人可领丁资”的养老新模式。“聘用”子女照顾老人,可以让老人得到更好的照顾。即便是专业的家政服务人员,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梅山街道成立了社区互助“时间银行”和“图书银行”, 对于全面提高社区志愿者服务水平,提升社区志愿者队伍的整体形象和社会影响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所谓”时间银行”,是指辖区内时间充裕、愿意帮助他人,或热心服务社区公益事业的居民,自愿将自己的时间存入“银行”,并由社区管理人员将社区内需要帮助和可提供帮助的人员组织在一起,进行互助,同时组织会员为社区公益事业服务,并将他们的服务时间记录下来,当达到一定服务时间后,“时间银行”授予他们一定的荣誉,或当需要帮助时与“银行“联系,由银行管理员安排联络,用别的客户存储的时间帮助解决自己暂时的困难。“时间银行”组织机构:均由社区党总支、  相似文献   

6.
我叫郝成富.是土生土长的农民的儿子。1988年,我受怀化市民政局聘请,担任光荣院院长。在长达z年的工作中,我始终以院为家,视老人如亲人,把自己的一掬深情献给在院老人,带领全院工作人员一起辛勤耕耘.把光荣院建设成融“花园、果园、乐园”于一体的人间天堂,成了老人们颐养天年的好地方。先后被评为“全省文明光荣院”和“全国文明光荣院”。我觉得要当好院长,就得有股拼劲。怀化市光荣院是1984年建起来的。当时的“家当”就是几十亩荒地,几栋大雨大漏小雨小漏、东风进西风出的破屋子。创业是需要付出汗水的。我上任后,先是把老…  相似文献   

7.
百家日记本     
河南省西华县李大庄乡赵湾村第二村民小组无儿无女的孙爱兰老大娘,今年已经83年岁了。1986年春天,她因病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村民小组研究商定:轮流照顾老人的食宿。这个小组110多户人家为防止户多、人乱,对老人照顾不周,组长李志安决定采用日记本记录的办法,轮到谁家,谁家就把老人的身体状况、生活情况记在日记上,一户一户地往下传。于是,这载满村民们深情厚章的日记本就在村民小组传递起来,如今已经传了l)年。诚实善良的村民们尽管生活并不富裕,但只要日记本传递到谁家,谁家就给老人“开小灶”,做老人最喜欢的饭菜吃。孙大…  相似文献   

8.
《民主与法制》2007,(3X):68-68
编辑同志: 我单位有一个老同志不久前去世,其育有一子一女。从遗物中发现,老人曾将8万元存款以儿子的名义存八了银行,但存折和密码均自己掌握。因老人未立遗嘱,两个儿女因继承遗产问题发生争议。其女儿主张,存入银行的8万元存款应当作为遗产,由兄妹二人共同继承。其儿子则主张,老人将这笔存款以自己名义存入银行,说明有意在去世后赠给自己,不应再作为遗产加以继承。请问,这笔存款的性质应如何认定?  相似文献   

9.
“时间是最有价值的存款。”这句话用来形容“时间银行”无疑是最贴切的。在比利时,真的有一家不跟钱打交道的银行,人们存借的不是金钱而是时间。  相似文献   

10.
“养儿防老”是我国农村几千年的传统。可现如今,青壮年农民大量外出打工,有的长期定居在外面,基本照顾不了家里的老人。如果农民自己的日子不富裕,老人的日子就可能更不好过。农村老人“能干时靠土地,老了靠儿女,儿女不孝只能受罪又受气”的境况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1.
2011年11月20日,北京玉泉路国防大学对面某公寓,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出现在自己的住所外。她就是朱琦的夫人、朱德的儿媳妇赵力平女士。在寓所楼下,赵力平见到朱德生前身边工作人员袁存建,两位老人高兴得拥抱起来。赵力平虽然身材偏瘦,但精神矍铄,说话娓娓道来,对于唏嘘往事非常释然,“想得很开”。此时她正忙于筹备12月1日举行的朱德诞辰125周年纪念活动。  相似文献   

12.
张磊 《重庆行政》2013,(4):100-101
13年的风风雨雨,13年的含辛茹苦,徐应碧持之以恒地照顾一位与自己无亲无故的五保老人,为老人端茶递水,买菜做饭,洗衣穿衣,洗脸洗脚。十三年如一日,徐应碧用大爱诠释了什么是倾注与付出,用行动践行着孝老“爱亲”的美德。  相似文献   

13.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对于步入人生黄昏阶段的老人来说,同年青人一样,对爱情的需要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渴望。特别是许多空巢老人,由于得不到亲情的慰藉,他们更希望有一段恋情来充实自己的情感生活。但是老年人各自的婚恋观、经济条件、身体状况、心理状态、生活习性、社会阅历不尽相同,常常使一些老人的“黄昏恋”步入误区,不单在财产、情感、家庭关系等等方面纠结不清,还把自己、亲人甚至恋人弄得身心憔悴。  相似文献   

14.
“她很有耐心,很细心,把生重病的婆婆照顾得很好。”“我活了80多岁,还没有见过这样用心照顾病人的。”“这样孝敬老人的,十里八乡点灯也找不着……”来到田东县祥周镇联合村广西十大孝心人物候选人梁春归的家,村民纷纷围拢过来,齐夸梁春归是个大孝女,是村里的骄傲。  相似文献   

15.
从参与者的同意和银行的支持两方面来看,我国已初步具备实施以房养老的现实条件,但仍缺乏制度保障。因此可从构建老人长期照顾体系、建立老人健康照顾体系、建立支持家庭照顾者体系、结合民间资源提供长期照顾服务、建立友善的老人居住环境、保障老人经济安全、积极发展高龄就业延后退休年龄策略、人力的培育与运用策略、推动人口老龄化的相关研究等方面出发建立系列社会福利制度,以辅助我国以房养老政策实施。  相似文献   

16.
社区就业悄然“问世” 在福州市二化社区的老人活动中心里,70多岁的张沛光老人向笔者说道:“建国以来,咱们的经济发展了,城镇化也快了。再看看住的房子、吃的东西,可比建国那会儿强上百倍。年轻的时候,你根本就不敢想象会有现在这样的好生活!”不过,也有让张沛光老人不顺心的事。“现在,时间变得重要起来了。邻居们每天都在赶时间啊,弄这个忙那个的。儿女们出去工作,自己一个人在家,有点孤单。”  相似文献   

17.
感恩     
记得那一年,自己因不懂得照顾身子,大病了一场,经病魔折腾的身子虚弱了很多,在医院里给“憋”了几个月,医生定的“十忌,九不准”把自己完全给“囚禁”了起来,因为带病在身,这样也不行,那样也不准,看到别人轻快地洗衣服,干家务,健健康康地去上班和玩乐,我真是羡慕极了,真希望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经过一段时间的静心调养,我恢复了健康,从此我更加珍惜自己的身体了,  相似文献   

18.
上海作为中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之一,人口老龄化呈现出程度高、速度快、高龄化突出等特点。近年来,随着独居老人、空巢家庭等急需照顾人群的逐年扩大,养老机构规模远跟不上需求、养老产业处于“沉睡”阶段、“未富先老”等一系列问题,已成为上海人口战略转变过程中需要重点对待的大问题。为此,解决“老有所养”也成为编制“十二五”规划的重点所在。市政协常委、  相似文献   

19.
目前,农村老龄人口不断增多,一些高龄古稀老人的生活状况堪忧,应该引起社会关注.这些老人通常被称为“三无”老人.一是这些人无生活能力,一些七八十岁的老人,操劳几十年早早地弯腰屈背,有些人因年老多病,身体不能自理,别说于事创业,本人生活还需人照顾.二是这些人无资产,一些老人在子女成家后,都把承包土地,家庭房产,积累的财物归属于子女名下,使自己成了“无产阶级”,只靠子女讨生活.  相似文献   

20.
美国文化崇尚独立,老人家庭基本上都是“空巢”。要么是老两口(或是单身老人)自己搞掂,有条件的,可雇个保姆或请个钟点工;要么就搬到老人公寓(类似于国内的老人院)去住。在那里,有许多老人为伴,有专职员工照顾长者的基本起居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