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当代社会中,媒体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改变甚至重塑着人们的生活。传统意义上的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等,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络已成为第四大媒体。其中,作为最主要的大众媒体,电视对大选的影响几乎到了举足轻重的地步。在现代西方民主制度的政治生活中,任何一个政党都无法避开如何应对媒体的挑战这一课题,社会民主党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2.
20世纪是西方德育理论空前活跃和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不仅出现了诸多影响深远的德育流派,而且形成了鲜明的理论特色和实践价值取向。深入研究和分析这些德育理论,以及在其指导下西方所进行的德育实践与尝试,对于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德育理论体系,创新我国德育实践的思维与方法,不断提升德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启迪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媒体     
20世纪90年代之前出生的人都记得,当时,在中国版图的下方,标着“香港(英占)”和“澳门(葡占)”的两处地方,是中国人民心中长期的隐痛。  相似文献   

4.
当“藏独”分子试图分裂祖国时,当一些西方媒体歪曲事实时,中国人民用各种方式,表达了对祖国最朴素、最深厚的感情。这种爱国热情弥足珍贵。但愤激之后,更冷静地思考,更从容地应对,才能将阻力变动力。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我们需要坚定这样一种决心:集中力量发展自己,让中国更加强大!爱国对我们而言,最需要做的是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我们要更加坚定地走向世界,广泛汲取人类文明的所有营养;我们要更加坚定地改革开放,涵养大国心态,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开放、包容、自信与自强。  相似文献   

5.
黄炎 《人民公安》2014,(20):74-77
20世纪初的一战前夕,松散的情报机构在协约国及同盟国里已经存在,但经常处于一种紧急时受重视,一旦危机过后就被忘却、被闲置一边的状态,并不存在统一的、永久性的、工作内容及技巧可以得到继承的情报组织。真实情报的缺失,造成同盟国及协约国之间并不了解各自假想敌国的战略目标,也不了解对方的战斗实力。双方都认为自己能在战场上迅速地打败对手,战争对本国的名声及利益都有好处。一战的发动在很大程度上也建立在这种情报的错觉上。那么在战争爆发之后,欧洲各国的情报工作是如何迅速组织化的?间谍战又是如何愈演愈烈的呢?  相似文献   

6.
中国学者对20世纪西方史学的研究,已不再沉默,特别自1978年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可喜的是,近十年来,我国青年学者研究现当代西方史学的论著相继出版,更是一种“中国好声音”.他们以自己的话语,有力地回应了国际史学界.中国史学走向世界,在与世界史学互动中前行,这是我国史学界多年来的夙愿和梦想.这个未来的目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将会在中国从“史学大国”走向“史学强国”的进程中实现.在这一进程中,我国青年史学家更应当拿出能体现中国史学特色的优秀成果,成为中外(西)史学交流的急先锋,在重绘世界史学地图中,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时代赋予他们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7.
媒体声音     
欧洲首次为赴欧中国劳工办展览很少有欧洲游客会去参观年代悠久的北京古观象台。然而观象台上的天文仪器却少有地见证了中国默默无闻的一段历史——即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悲惨经历。当时,中国曾派出14万劳工奔赴欧洲西线战场。他们挖掘战壕、修筑码头和火车站,  相似文献   

8.
罗易扉 《思想战线》2015,41(3):29-35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人类学发生艺术研究转向,艺术人类学理论形态呈现一种交织纷繁的状态。当代人类学艺术研究已不存在一种统一叙事话语,而呈现出一种敞开柔性取向。因此,为了理解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学艺术研究理论,我们可以将之链接为人类学界经典关键论争:艺术与能动性|遣返原居地|文化所有权|价值的流变|非-艺术与非-文化|后部落艺术|原住民艺术原真性|作为武器的艺术|文化解释力|遗产空间与博物馆。通过于此,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英文原著文本为基础,思考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艺术人类学理论前沿轨迹。在回顾艺术人类学理论的众声汇集的景观的同时,在繁茂的纷杂表象中找寻问题的实质。  相似文献   

9.
近五六十年来,西方国家吸取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环境污染的教训,实施国家乡村化或城镇田园化战略。在美国,除了纽约、洛杉矶、芝加哥等大城市之外,其他城市完全是一派乡村景象,看不到北京、上海、香港一排排鳞次栉比的大楼。欧洲国家也一样,中小城市大多是田园化的城镇。我们在设计城镇化的同时,也  相似文献   

10.
体育冠名权的法律性质与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光前 《新东方》2005,(8):52-55
冠名权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大学校园内,它最初是各大学获取赞助经费的一个重要渠道。发展到70年代,美国诞生了第一宗体育冠名权交易。80年代,体育冠名权交易在美国等西方国家逐渐兴起,到90年代,体育冠名权发展在美国进入一个高潮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体育冠名权随之进入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体育冠名权伴随着体育体制改革逐渐发展起来。据估计,自1994年我国足球进行改革实行甲A联赛制度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与交流》2006,(4):39-40
20世纪80年代起,国人积极引进西方管理学,蔚然成风,方兴未艾。然而,事情远非如此简单和直接。我们要问:那浩如烟海的西方管理技术和学问,其真正源头何在?其真正精神何在?假若我们对这门学问的精神源头没有最深切的理解,我们不仅无法掌握西方管理真正的精髓,而且会完全误入歧途。  相似文献   

12.
媒体     
《三联生活周刊》2011.11.4从比利时漫画到好莱坞电影:走进丁丁的世界法语里有个专为丁丁而造的词,叫做“Tintinesque”,意为“像丁丁那样的”:像丁丁那样的头发,像丁丁那样善良,像丁丁那样幽默……为何全世界有那么多丁丁迷,从7岁到77岁,从20世纪到21世纪?  相似文献   

13.
萧贺雄 《中国减灾》2005,(10):54-55
中世纪时,一场肆虐欧洲的黑死病。加上战争和饥馑,使欧洲约半数人口命丧黄泉。就这次灾难所导致的死亡人数、混乱程度和恐怖心理而言,完全可与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14.
1914年6月28日,巴尔干半岛的那声枪响,拉开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序幕。激烈的战斗持续了四年半,欧洲、中东与亚洲陷入战争的泥潭,各方的动员兵力、死伤人数达数千万,世界的格局也因此根本改变: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奥斯曼帝国分崩离析;俄国转变为苏联,中东地区涌现出了一批新兴国家;盛极一时的大英帝国债台高筑,欧洲列强主宰世界的时代黯然落幕,美国迈出了成为全球霸主的第一步。一战同样深刻地影响了近代中国的走向—后来中国发生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或多或少带有一战影响的印迹。此外,大战期间,一批职业外交家开始走上世界舞台,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国“以工代兵”向欧洲输送了大量华工。正是中国的参战,才使国家能够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巴黎和会。100年后的今天回望一战,拨开历史的层层迷雾,一系列问题值得审视:一战何以爆发?大战能否避免?战争究竟留给世人什么样的教训?尽管一百年来世界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反思一战历史,避免重蹈战争的覆辙,应该成为今日世界共同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蔡军 《创造》2001,(5):45-46
当代西方思想文化的发展变化,自始自终伴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历史进程。科学技术的革命,不但促成了经济结构、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更带来了价值观念的更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现代科技革命,不但给人类带来了物质生活上的进步,同时也造成了许许多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给人类的自由和幸福带来负面的影响,而且还会危及人类的生存。“人的问题”在现代西方社会中的凸现,引起人们去思考科学技术革命的负面影响。人们开始从人身上寻找问题的答案,力图通过人性的剖析来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本文将对 20世纪…  相似文献   

16.
如今,在西方大的经济体中,美国、英国等大国仍然在与衰退作斗争,而德国经济则被西方媒体称为“一枝独秀”,“德国模式”重新得宠。若非德国经济这根“定海神针”,欧洲债务危机可能已经把欧洲带入灾难的深渊。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成了世界头号经济大国,而传统强国英国也不甘心失去在世界上的经济霸主地位,因此,两国在经济领域展开了激烈争斗。其中,在航空、海运和通讯等行业中的竞争是他们经济斗争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乡土小说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继承与延续,也是先贤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20世纪20年代乡土小说立足于中国本土,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深含强烈的悲剧意识,在表现手法上克服了"思想大于形象"的通病,真实的再现了20年代社会的风貌,开拓了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新路,不仅是五四运动以来的重要文学现象,也是现代小说不容错过的课题。它所创造的小说散文化倾向也为小说样式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以来的《诗经·鲁颂》研究,逐渐突破了传统的"经学"研究模式,呈现出新的面貌。本文主要从《鲁颂》作者、作时与主旨、本义的研究;《鲁颂》与鲁国及礼乐文化关系研究;《鲁颂》中各篇专题研究;与《鲁颂》相关的其他研究等四个方面对20世纪以来的《诗经·鲁颂》研究作了简要论述,并归纳了20世纪以来《诗经·鲁颂》研究所呈现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黄炎 《人民公安》2014,(6):56-59
<正>开篇:1918年11月11日,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这场战争,发生在以德国为核心的同盟国与以英法为核心的协约国之间,当时被称为"世界大战争"或"欧洲大战",也被称为"结束一切战争的战争"。193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这场战争的名称被改为"第一次世界大战"。201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开战100周年,本刊特约刊发"一战12个瞬间"系列,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