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立地"之路     
做教授,做博导,乃至成为院士,是大学教师的理想之路。以教学科研为业,以学术成就立身,以科技大奖获荣,则是他们的灿烂人生。扬州大学有位教师叫薛元龙,却立志走另一条路,追求另一种人生。他说得很形象,知识分子一般有两条路:一条是“顶天”,即跟踪尖端科学,搞发明创造。更多的是“立地”,即扎根实践,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如果不能“顶天”,那就让我“立地”,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吧。“立地”这条路,让薛老师走得有点尴尬。同事们是教授了,博导了,他却仅仅获得个“聘用制副教授”的名义职称。据说,是因为他没有时间应付外语,也许还有缺少论文等缘…  相似文献   

2.
宋宝安在30年间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32件,填补国内农药学领域多项空白,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院士. “做顶‘天’立‘地’的科研工作者!”贵州大学副校长宋宝安教授一直以此要求团队:“‘顶天’就是在农药学领域成为世界一流,‘立地’就是成果要在贵州乃至全国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中起作用,为老百姓解决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3.
认真做事真诚做人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宣传部长风采作为宣传部长这个岗位上的一名新兵,我对履行这一“务虚”职务的最深体会是求真务实。一是从自身素养来讲,要”顶天立地常充电。”所谓“顶天”,就是要从理论上吃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立地”就是要吃透本地实际情况;充电就是用“天”、‘”地”经常武装充实自己。我们知道,就旗县而言,对上级的精神、政策、理论,别人均可因故不懂甚至不知,而你不仅要知而且必须要懂──因为你是宣传部长;对“旗情”亦然──因为你是一宣传部命无论是灯下写文章还是台上作报告,别人可高可低,而…  相似文献   

4.
人生价值问题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尤其是青年,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尤甚。现就人生价值几个方面的问题汇综如下,以期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一、什么是“价值观念”?在谈人生价值这个问题时,首先要弄清“价值”这一概念。从辞源上讲,无论中外,大都对价值作了两种定义。在我国古代,价值的一种含义是指物价;另一种含义是指人的资望地位,如所谓“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李白)。在国外,价值的一种含义也是物价,其科学规定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抽象的人类劳动;另一种含义包括尊重、珍视、看重、特别看待、高的评价、荣誉席、光荣的职位等意思。可见,价值的第一种含义是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说的,  相似文献   

5.
2004年12月10日,在富饶美丽的宁夏平原,一个共产党员的名字,深深地铭刻在人们的心间。有如滔滔黄河水的博大胸怀,万丈豪情;有如巍巍贺兰山般刚毅果敢,立地顶天。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留下了荡气回肠的诗篇。他叫李双成。  相似文献   

6.
船舷 《党课》2012,(1):88-90
近日,有两条新闻引起世人关注,一条是2011年的诺贝尔医学奖首次颁给已故科学家——加拿大的拉尔夫.斯坦曼,以奖励他“发现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革命性地改变人们对免疫系统的理解”;另一条新闻是,饱受癌症折磨的苹果公司创始人、IT奇才乔布斯抗癌求生之路走到尽头,平静辞世。  相似文献   

7.
1966年初,中国革命博物馆举办了一期建国后征集的文物展览,柳亚子的两枚玉石印章,也陈列其中,旁边附有注释,格外引人注目。一条为“兄事斯大林,弟畜毛泽东”;另一条是“前身称正平,后身王尔德,大儿斯大林,小儿毛泽东。” 前一条的“兄事”和“弟畜”,典出《史记·季布传》:“兄事袁丝,弟畜灌夫,籍福之属。”“畜”与“蓄”同义。后一条中的弥正平;即批东汉时期的称衡。他曾说:“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数也。”这里的“大儿”、“小儿”,均为“孺子”、“男儿”之意。 柳亚子的这两枚印章,是他的友人…  相似文献   

8.
以“瘦身”为亮点的各级党委换届工作紧锣密鼓。相当数量的省级党委实现了“一正二副”模式(即省委书记一名,副书记两名,其中一人兼任省长,另一人作为专职副书记负责党务)。对党委“减副”,海内外媒体都持积极评价,但也有一个问题需引起注意,即不仅地方党委需要“瘦身”,地方政府也需“瘦身”。  相似文献   

9.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生有两本书必须要读,一本是有字之书,即书本知识;另一本是社会和人生这一本书,没有文字,即“无字之书”。一个人要想一生有所作为,做出一番事业,只读有字之书是不够的,还要读透读懂“无字之书”。  相似文献   

1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极其丰富的内涵。深入挖掘它的内涵,可以写出许多有生有色的好文章。林强同志写的《始终保持和发展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论江泽民对党群关系思想的新贡献》一文,是篇有份量的力作。 (一) 题目好。始终保持和发展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使命所要求的。党能够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进行革命,取得胜利,最重要的是依靠了两条,一是“顶天”,二是  相似文献   

11.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推崇的人生理想。如果撇开“治国平天下”的政治功利色彩,那么这一人生理想实际上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人生的自我完善,即“修身”;另一部分是人生的事功追求,即“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是这一思想奠基者,在他看来,修身是第一位的,是人生事功追求的前提和基础,即所谓的“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关于修身的论述十分丰富,经常阅读,时时温习,有利于促进人生的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12.
“天人合一”之“天”有主宰、道德、规律、自然四种涵义,与之相对应的“人”则有天子、圣人、人道、人为四种意义。“何以”即统一,“合”是事物产生的前提,是事物生存与发展的最佳条件,也是人类共同生活的准则。“一”是天与人对立双方统一的状态,这个状态是一个整体,其表现在源头上、过程上和目的上,他们分别体现了人生价值的源头、应有的努力和追求的方向。“天人合一”有四种基本思想指向——天人合神、天人合德、天人合用和天人合天。  相似文献   

13.
在教育这条路上已经走了20余年,现在进入了40岁,一空闲下来,心底就不由暗暗生出一声浩叹,感觉这一生似乎快完了,不禁悲从中来,泪水津津了。本来我还没有强烈地意识到自己的“老”。自从目睹了几个40出头的教师的英年早逝,接触到一些领导权衡我“人生价值”时那种“视若无物”的淡漠目光,加上几个年轻竞争对手,在年龄资格问题上动辄拿出“他已经是半老头了”的“杀手锏”,使我不能不陷入世俗的漩涡。我深深地意识到,再提高自身能力也无法实现自我价值,于是“老而无力”的念头占据了我的大半个心身。  相似文献   

14.
一、关于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什么是人生价值?确切地说,人生价值就是“个人的自我价值”与“个人的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它包括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人同社会的价值关系是人生价值的核心问题。个人同社会是一个互为主客体的关系,如果把社会当作主体,把个人当作客体,就提出了个人对社会的意义问题,即“个人的社会价值”。它是指一个人的一生所创造的价值的总和减去他对他人、对社会的索取所得的差额。差额的大小、正负表明“个人的社会价值”的大小、正负。如果把个人当  相似文献   

15.
“名利淡如水,事业重如山。”在新形势下,作为军队党员干部如何才能保持淡泊名利之心呢?我认为,应该做到这样几点。树立服务基层、服务官兵的思想,时刻经受住权力地位的考验。孙中山先生有旬名言:“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这句话启示我们,无论干什么,都要有鸿鹄之志,努力在本职岗位上做出一番成绩,而不应以权力地位作为人生奋斗的目标和衡量人生价值的尺度。马克思曾说过,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却永远存在。  相似文献   

16.
2010年温家宝总理的讲话中,有两句话颇使中国人心潮激荡。一句是——“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另一句是——“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  相似文献   

17.
程门之谢上蔡一支,传至胡安国、胡宏父子,其中,胡宏曾做《知言》一书,后来引发“东南三贤”朱子、张栻、吕祖谦三人的书信论辩,论辩内容后经整理而为《〈知言〉疑义》。本文即对《〈知言〉疑义》一文进行探讨。透过《〈知言〉疑义》的研究,可以同时掌握包括胡宏等四人不同的思想大要。朱子早年受有胡宏“性体心用”影响,此时期概可称为“中和旧说”,然而到了《〈知言〉疑义》时,朱子已有“中和新说”的体悟,遂有以新说反对旧说的情形。至于张栻则多半附和于朱子,而吕祖谦较不同于朱、张二人,对于胡宏的《知言》能有一定的同情与理解。《〈知言〉疑义》共有八条,在此仅针对其中的第一条“尽心成性章”来做讨论,借以一窥四家各自的派系主张。  相似文献   

18.
每个人都有追求,有人追求名利,有人追求财富,有人却以执着奉献、真心为民追求人生价值的升华。甘州区长安乡前进村党总支书记马志祥就是把人生价值与群众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的那类人,他凭着超前的意识、开拓的精神、务实的作风,带领党员群众走出了一条生产专业化、生活社区化、环境田园化、农民知识化的新农村建设新路子,用实际行动印证了一...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的人生价值取向是构成毛泽东伟大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遗产。毛泽东的人生价值取向体现在一个“忠”字上,即:要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乐于奉献自己的一切;毛泽东用他的一生谱写了一位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辉篇章。在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征途中,毛泽东的人生价值取向会带给我们更多的启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财富意味着富裕的生活、尊贵的地位、出众的能力和成功,在某种意义上,它是人生价值的体现。正因为如此,许多人对财富孜孜以求,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来换取金钱。与此相反“,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过眼云烟”是世人对金钱名利的另一常用的说词。1995年1月28日,张学良写下一首抒怀诗“:白发催人老,虚名误人深。主恩天高厚,富贵如浮云。”纵观张学良的一生,视“富贵如浮云”乃是其对待财富的真实写照,它揭示了张学良人生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