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黔风  喻丹 《当代贵州》2008,(24):3-3
美国《时代》周刊在1979年第一期的卷首这样写道:“一个崭新中国的梦想者—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了‘中央之国’的大门。这是人类历史上气势恢宏、绝无仅有的一个壮举!”  相似文献   

2.
不要过分突出个人──邓小平同志的一个重要观点华金良在《邓小平文选》中,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了这样一个重要观点:不要过分突出个人。这个观点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一、不要过分突出个人,因为个人是集体的一分子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唯...  相似文献   

3.
1979年1月,在《中美建交公报》发表后不久,为进一步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第三次复出的邓小平,应邀穿洋过海飞往美国访问。他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正式访美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率团访美期间,美国总统顾问布热津斯基热情设家宴招待了邓小平。宴会开始后,觥筹交错,笑语声声。酣畅耳热之际,布热津斯基当众发表高见,说:“中国人和法国人有一个共同点,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建党理论的主要特色杜金亮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大国建设一个强有力的执政党,这是摆在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邓小平以其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坚定信仰、卓越胆识和博大胸怀,胜利地解决了这一重大课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相似文献   

5.
刘志平 《探索》2000,(5):21-22
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农民占人口多数的国家,如何建设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从而领导中华民族走向独立、富强,始终是毛泽东和邓小平艰苦探索的主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人权是当前国际政治斗争的一个重要领域。中国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人权领域存在着尖锐的予盾和斗争。邓小平理论中有着丰富的人权思想,其中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强调国家主权的重要性,他明确指出:“国权比人权重要得多。”学习和掌握邓小平这一思想,对于我们正确开展国际人权领域的斗争,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人权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一、邓小平这一思想提出的背景邓小平的这一思想首先是针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以人权为借口干涉我国内政提出来的。在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了干涉别国内政,推行强权政治,…  相似文献   

7.
试论邓小平的两大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一生有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恩格斯评价道:“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①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弄清“什么叫马克思主义,什么叫社会主义”,则是邓小平的两大贡献。邓小平说:“多年来,存在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这是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弄懂的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正是由于对这两大问题的认识不清,使得我国社…  相似文献   

8.
1979年初,邓小平出访美国,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首次访问美国。在这极富深远历史意义的8天时间里.邓小平除了同美国总统卡特等正式会晤外,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外事活动。这其中,最耐人寻味、感人泪下的无疑是邓小平与中国人民的好朋友斯诺之前妻海伦·福斯特的会见。在这次会见中,邓小平意外地收到了一封42年前毛泽东写给自己的亲笔信。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0,(19):33-34
没有邓小平就没有经济特区 30年前,当时的广东省委负责人向中央提出,广东是否可以按中央要求在改革开放方面“先走一步”时,邓小平当即表示赞同,并亲自命名:“就叫特区嘛,陕甘宁就是特区。”就这样,在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的支持下,中国的第一个经济特区创办起来了。  相似文献   

10.
在反思中揭示真理——浅谈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孙连君社会主义本质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问题。它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这样一个重要问题,在邓小平之前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给以明确的理论说明。邓...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的女儿邓榕在《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一书中这样写道:“毛泽东作出了打倒邓小平的决定。在决定打倒邓小平的同时,他再一次把邓小平保护了起来,免遭‘四人帮’的毒手,并决定再一次保留邓小平的党籍。也许,毛泽东自知,他的‘大限’已经不远,他是在最后的时刻,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刻意地保留下了邓小平。以毛泽东八十多年的人生阅历和半个多世纪的政治经验,他完全知道,他身后的中国,非但不会是一个‘太平盛世’。还必有大的政治恶斗。  相似文献   

12.
今年年初,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十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在这个充满新的机遇和挑战的新世纪里,回顾十年前小平同志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发表的重要谈话,我们更加感念小平同志。1992年初,也是在这样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春,邓小平以洞察历史、把握未来的气魄和胆识,迈出了南巡的步伐。  相似文献   

13.
在改革开放中建立经济特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思想。经济特区不仅仅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更重要的是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场。邓小平同志提出建立经济特区的主要意图就是要在特区中探索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道路。笔者认为:只有这样理解才能把握邓小平这一思想的精神实质,为指导改革和发展的实践服务。邓小平同志为什么在改革刚起步就提出要建立经济特区呢?第一,邓小平同志是从全国范围改革的高度提出建立特区的。改革旧体制,建立新体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我国改革…  相似文献   

14.
纪录片《邓小平》中有这样一个情节:邓小平接受美国记者华莱士采访时,照例拿出香烟点燃,华莱士要过去一枝,邓闲聊道:这是他们专门用来对付我的(烟),华莱士一看:烟嘴比烟交还要长。 中共第一代领导人中,好烟者众,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供烟任务由代号为“132”的特别小组完成。1964年夏天,德阳什邡卷  相似文献   

15.
《党建》1994,(9)
领导就是服务巩联军“领导就是服务”,这是邓小平的一句名言。这句话简短而精辟地概括了党与人民,领导者与群众之间的正确关系。作为一个领导者必须首先清醒地认识到:掌权者是人民的公仆,是在代表人民行使权力。这样,服务就是领导的题中应有之义。邓小平说:“党之所...  相似文献   

16.
学习忍耐     
学习忍耐育葵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邓小平》中有这样一段叙述:“1973年4月12日,沉寂多年的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的一个宴会上露面了。一时间,各国新闻媒介争相报道,西方一家杂志还送给他一个雅号──‘打不倒的东方小个子’”。接着画面播出了加拿大前总理特鲁多...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一生多次大落大起,波澜壮阔,充满传奇色彩。美国《时代》周刊曾这样评价:邓小平有过在战争和革命中冲锋陷阵的辉煌经历,有过了不起的政治胜利,有过屈辱的下台,也有过个人的成就和家庭的不幸,运用保存实力的手法和足智多谋的恢复能力,这位身材不高、意志顽强的政治家不仅靠忍耐挺过了难关,而且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相似文献   

18.
试论邓小平的民主与法制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邓小平的民主与法制思想秦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在总结我国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特点,对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有关问题作了一系列的论述,从理论上揭示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发...  相似文献   

19.
正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迈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新时代。次年1月29日至2月4日,邓小平接受美国总统詹姆斯·卡特的邀请成功访问美国,中美关系揭开新篇章。鲜为人知的是,邓小平在访美前,接受了美国记者的联合采访,让西方人认识到:邓小平"是一个具有世界眼光的中国领导人"!一1979年1月5日上午,在外交部部长黄华、外交部顾问浦寿昌陪同下,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会见在中美建交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在为英国库格曼出版社出版的《邓小平文选》所写的序言中,饱含深情地说过这样一段肺腑之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正是他的这种“以民为本”的思想,决定了他的利益观的全部内涵——一切为人民谋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