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种社会形态之间的兼容,符合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人类阶级社会的历史,从低级到高级依次出现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的现实运动告诉人们,社会形态的更替与发展,是一个必然会出现多种形式的充满矛盾的复杂过程。就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来说,旧社会形态中往往有新社会形态的萌芽,而新社会形态中也往往存在着旧社会形态的因素。这说明任何社会形态都不是纯而又纯的,会有兼容异已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社会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是否也和以前各个对抗社会形态一样,有基本矛盾?如果有,它是什么?如果没有,推动社会主义前进的根本原因又何在?关于这些问题,苏联学者自五十年代以来,曾经有过几次大的争论。这种争论是关于社会主义矛盾问题争论的一个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社会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是否也和以前各个对抗社会形态一样,有基本矛盾?如果有,它是什么?如果没有,推动社会主义前进的根本原因又何在?关于这些问题,苏联学者自五十年代以来,曾经有过几次大的争论。这种争论是关于社会主义矛盾问题争论的一个部分。在争论过程中,学者们引以为据的主要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的论述。但由于对马克思的论述理解不一,得出的结论也就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社会形态的基本矛盾,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社会主义也不例外,正是由于这两对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和其他社会一样,是一个经常变化和发展的社会”。但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又具有同以往一切社会的基本矛盾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那种矛盾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加以解决,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则不具有这种对抗性。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容许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还不够完善,这些不完善的环节和方  相似文献   

5.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人们比较一致的意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但是由于这一矛盾在一切社会制度下都存在,因此,它只能反映社会主义社会同其它社会形态的共性,而没有反映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不能揭示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质。因此,大家都认为应当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具体化。对此,现在大体上有三种看法。一种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内容就是人民内部矛盾,表现为人民内部的是非之争。他们的理由不外就是毛泽东同志说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同旧社会的矛盾,例如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同志在一九五六年底一九五七年初,提出并初步研究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问题。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同时,他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殊性又作了初步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指出这根本不同在于:一、“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二、它表现为“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三、“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这些特征是十分重要的,带根本性的。它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在今天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当然,如果我们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创立的社会主义矛盾学说,主要包括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人民内部矛盾等主要内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社会主义矛盾学说的当代出场形态,既是对社会主义矛盾学说的科学运用,又是指导解决当前我国社会矛盾问题的科学方法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科学反映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全面深化改革拓展对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科学认识,全面依法治国抓住解决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科学方法,全面从严治党找到解决党群干群矛盾的根本出路。践行"四个全面"战略思想,要在解决社会矛盾的关键问题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8.
明确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并从根本性质上指出,它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同,是非对抗性的,自身可以自觉加以解决的矛盾。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贡献。对观察认识社会主义的矛盾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内容和表观形式有什么特殊的规定性,需作进一步的具体探讨。本文试图根据我国三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实践经验,谈以下看  相似文献   

9.
关于划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依据的问题,就社会矛盾系统来考察,应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上的特殊矛盾即阶段的矛盾特殊性.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审视,这应当说是毫无疑义的.因为社会不同阶段的特殊本质.是由它们各自的特殊矛盾所规定的.现在的问题在于,一定社会阶段的特殊矛盾到底是什么,长期以来,在理论上没有一个具体明确的界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讨论以来,对这一问题虽然提出了许多看法.例如,以生产力为依据,以生产关系为依据,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为依据,以公有制发展的阶段为依据,以基本矛盾诸方面要素的综合为依据,等等.但是,这些不同的观点,都没有从社会矛盾系统演变的不同层次中,去探讨区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矛盾,而是在社会基本矛盾这个层次的范畴中打转转.笔者认为,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并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性矛盾.  相似文献   

10.
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目的在于从根本上把握社会主义社会这个复杂矛盾系统的构成及其运动,提高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自觉性。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同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的认识紧密相联。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展开和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也在逐步深入。一任何社会的基本矛盾,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社会矛盾。唯物史观的这个基本原理,是理  相似文献   

11.
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应该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决不能仅仅停留在过去的结论上,而应该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认识过程的辩证途径,在社会主义实践中进行再认识。只有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进行再认识,才能进一步弄清它的确  相似文献   

12.
保罗·赫斯特的社会形态过渡理论是他在讨论英美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过渡理论基础上,深入思考不同社会形态过渡问题而形成的理论研究成果.该理论指出,不同生产方式之间的过渡、各种社会形态之间的演变,不是具有前后承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结果,而是一种断裂关系.这个理论虽然看似丰富了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理论,但更具有反历史主义倾向,饱含着浓厚的结构主义色彩,其实是对马克思历史过渡理论的误读.  相似文献   

13.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表述问题,我曾为文提出“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化生产的矛盾,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概括”的论点(见今年3月5日《天津日报》),引起一些争议。我感到有必要进一步陈述自己的理由,并对一些不同见解提出我的看法。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资本主义灭亡、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结束的基础上产生的新矛盾。作为一切社会的基本矛盾,在生产力的一端,资本主义所造成的生产社会化,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被保留了下来,而且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获得前所未有的迅猛  相似文献   

14.
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无论在何种社会形态中,都要通过社会生活的主体——人的行动表现出来。在社会主义社会,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的人民内部矛盾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当前,不仅要研究人民内部矛盾在思想和政治上的表现,更要研究这种矛盾在经济上的表现。生产和需要之间不断产生和不断解决的矛盾,是贯穿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之中的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这种动力应体现在所有劳动者和所有经济组织身上,转化为各个劳动者和各个经济组织本身的动力。为此,就要研究社会主义动力体系和它的结构等问题,研究其发挥作用的最适当的体制和正确政策等,为其创造必要的条件,使其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在理论界已成定论。这一观点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作为社会运动中的基本矛盾,认为它们之间既是顺方向的依次决定作用关系,又是逆方向的依次反作用关系;并以这一观点作为社会基本矛盾学说全面展开的基础。但我认为,从人类社会已走过的历程看,从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看,两对社会基本矛盾观点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它既对上层建筑建立的基础作了不恰当的理解,又割裂了上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全国社会主义辨证法讨论会于1985年5月在西安举行.会议以社会主义矛盾与经济改革为主题,展开了热烈地讨论,现将讨论中的几个主要问题的不同观点简介如下:一、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具体表述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应当继续采用毛泽东同志的提法,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  相似文献   

17.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各种矛盾产生的总根源,也是社会不和谐的总根源,构建和谐社会要从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着眼。当代中国社会基本矛盾总体是适应的,但也存在明显的矛盾,这种矛盾突出表现为劳动和资本的矛盾、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对其矛盾的解决,是限制资本恶的方面,正确处理劳资关系;为防止资本对政权的腐蚀,必须深入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8.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任何一种社会形态都不是永恒不变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将被比它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代替。资本主义将象它代替封建主义一样,必然要被比它高级的社会形态所代替,这是一个不依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常识,也是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现实已经并正在证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本文拟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几个重要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在联系系统是事物存在的普遍形式和运动方式。一般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指出:系统“就是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份(要素)的总体(集)。”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社会主义?一言以蔽之,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对立物、继承物、取代物、创新物。在人类社会形态发展序列上,社会主义是继承资本主义各种积极成果、解决资本主义固有矛盾、新创建的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然而,社会主义社会具体是什么样子,以及怎样才能实现社会主义,人们是经过长期的实践而不继加深、提高认识的。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科学理论,是对资本主义矛盾及其解决办法认识的产物,是对改变资本主义旧世界、建设社会主义新世界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400多年来,随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