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领导班子建设是整个干部队伍建设的重点,党政“一把手”又是领导班子的核心。抓干部队伍建设必须着重抓领导班子建设,抓领导班子建设又必须着重抓党政“一把手”水平与能力的提高。本文着重就如何努力当好党政“一把手”的问题作一些探讨。党政“一把手”在领导班子中的地位与作用我们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从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一直到江泽民同志,都十分重视培养提高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的能力和素质。毛泽东同志曾经精辟地指出:“党委书记要善于当‘班长’。党的委员会有一二十个人,象军队的一个班,书记好比是‘班长’…  相似文献   

2.
<正>党委书记是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的第一责任人,需要具有一张"婆婆嘴",在工作和生活中对党员干部常拉袖子、勤扯耳朵、多说多讲多教育,从而助推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严明纪律深化主体责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党委要负主体责任,作为第一责任人的党委书记,不仅要抓好党员干部的管理,更要具有一张"婆婆嘴",常说常讲党规党纪,多念勤念监督执纪的"紧箍咒",真正把党规  相似文献   

3.
<正>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在廉洁政治建设中居于重要位置,承担第一责任,发挥以上率下作用,因而加强对"一把手"的权力监督历来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重中之重。广州市结合推进廉洁城市建设,以法治方式厘清"一把手"用人、用钱、决策、审批等权力,通过公布权力清单晒权,监督规范"一把手"权力运行,为破解"一把手"权力监督难题提供了有益借鉴。一是推行各辖区党委主要负责人和市级党委、政府所属部门、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述  相似文献   

4.
过去,企业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党委书记在企业中是“一把手”、“全面领导”的形象。随着企业推行厂长负责制,企业党委要从“帅位”上退下来,集中精力领导企业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对行政业务实行保证监督。这样,党委在企业中地位和作用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党委书记在企业中的形象。我认为,与这种形势相适应,党委书记必须具备这样的形象:第一、他应当是商品经济的宣传者。企业实行厂长负责制,不仅是我国经济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这就要求企业逐步由单一的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与这种变化相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习惯把党委书记称作“班长”。“当班长难”,人所共知。然而,要当好一个企业党委的“班长”更难。天津造纸公司党委书记李林祥同志就是一位带领公司党委一班人开拓进取,使企业年年迈上新台阶的“称职的班长”。前不久,由中宣部、国家体改委和全国总工会联合授予他“全国优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荣誉称号。他舍不得离开政工岗位1985年4月,已经50多岁的李林祥同志被调到一个新单位——天津造纸公司任党委书记。这是他人生道路上的第三次选择。他是1948年参加革命工作的老战士,16岁参加革命,17岁入党,既打过老蒋,也上过朝鲜战场,身上留下的伤疤,是他几十年戎马生涯的见证。1978年8月14日,他从部队转业到地方,担任天津第二自行车厂党委副书记、书记,这对一个人来说是  相似文献   

6.
吴迪  邵开封 《学理论》2014,(9):25-26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措施的逐步推进,权力运行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各级领导干部正确行使职权的自觉性有所提高。但是要看到,当前,在某些地方某些领域"一把手"的权力仍然过大,如何解决"一把手"权力监督的问题已经愈发成为现实而紧迫的任务,要破解"一把手"监督难的问题,必须积极探索切实加强对"一把手"监督的路径,规范权力使用和运行。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个“班长”,要充分发挥党委“一班人”的作用,就必须善于当“班长”,不当“家长”,协调好书记与委员之间的关系。要搞好“一班人”的团结,以下几点特别重要: 一是注重学习。我体会到,抓好党委“一班人”的学习,从理论上提高,是  相似文献   

8.
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是新时代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点难点工作。目前在对“一把手”监督中,还存在部分“一把手”自觉接受监督意识不强、自上而下的监督力度不够、同级监督太软、监督制度效能发挥不足、监督合力尚未形成等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聚焦对“一把手”监督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强调要规范“一把手”权力运行,拓展对“一把手”的监督方式,丰富和完善对“一把手”的监督制度,切实落实好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责任,构建对“一把手”全方位的监督体系,为新时代做好对“一把手”的监督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9.
《求知》2014,(7):34-36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使各种方式的党内生活都有实质性内容,都能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这一重要论述,确立了新形势下严格规范党内生活的总目标,也为加强各级党委班子建设提出了新要求。1.围着书记转,绕着矛盾走。部分班子成员认真进行批评监督、参与议事的热情不高,往往是"揣摩正副书记的态度","分析其他委员的口气",盯着"班长"的脸色写材料,等着书记的"授意"定观点。对干  相似文献   

10.
蔺桃芬 《学理论》2013,(17):185-186
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组织系统中最基层的组织形式。党支部书记又处于最关键的位置,处于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党支部一班人的"班长"、"龙头",是党的各项工作的带头人。大学生党支部书记的能力提升途径是:进行培训;搞好论坛;引入实绩考核和民主评议制度;树立学习典型。  相似文献   

11.
由于受干部管理体制机制和党政"一把手"特殊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对党政"一把手"监督工作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难点,主要是监督制度不完善、监督主体缺乏必要的独立性、党政"一把手"赋权过重、监督工作方法滞后等问题。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核心是对"一把手"权力运用的监督,应将上级监督落到实处,把"人"管好;科学设计权力运行监督制度,把"权"管住;完善纪检监察监督机制,把"事"做好,从实体性制度和程序性要求上规范和监督党政"一把手"权力运行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一把手”特权治理困局及其破解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目前,一把手权力高度集中,权力配置不科学,权力行使得不到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一把手特权法律界定不清,惩罚不严,滋生蔓延趋势严重。因此,必须改革一把手权力过分集中体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加强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才能有效地治理一把手特权滋生蔓延,防止特权衍生为腐败。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重庆市江北区人大在充分发挥人大根本政治制度作用的过程中,探索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大力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践创新:"一把手"上任之前先过"面试关",充分发挥人大在干部任免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改革人大监督体制和创新工作机制,加强人大对政府财政预算的有效监督;创新人大联系群众制度,加强人大代表与选民之间的联系;这些实践探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尚有很大的发展和完善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在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加强对地方党委"一把手"权力制约监督的主要路径包括:以适度分权限权作为突破口,完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加强对"一把手"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情况的监督与问责;完善能正确发挥"一把手"作用的集体决策机制与程序;对"一把手"权力滥用、权力腐败实行政治问责、终身问责、法律问责;整合各种监督力量与资源,突出巡视利剑作用,将"一把手"置身于党组织、党员、群众的监督之下。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一把手"权力监督难的原因,除了制度的缺陷,还有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人格心理障碍的影响。具体来说,在"一把手"权力监督过程中存在着以下人格障碍:第一,自大型人格。这一类型人格集中体现在"一把手"身上。"一把手"由于地位高、权力大,就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觉悟水平高、能力强、本事大,不会犯错误,认为监督就是对自己的不信任、不尊重,因而对监督表现出本能的反感和拒斥。自大型人格貌似是对主体人格  相似文献   

16.
书记 ,是党委会的一班之长 ,在党委会中起着“领头雁”的作用。因此 ,班长作用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党委核心领导作用的发挥。笔者认为 ,书记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班长 ,应努力实践他的角色要求 ,即 :必须努力做到角色的定位 ,换位和到位。一、角色定位 ,找准自己的坐标 ,为进一步开展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来到新的工作岗位 ,每一位书记总想好好干一番事业 ,但总有部分人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究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笔者认为 ,书记没有及时做到角色定位是一个重要原因。所谓角色定位 ,就是书记在上任之前或上任之时要尽快熟悉书记的角色要求 ,找…  相似文献   

17.
文章探讨了对"一把手"的监督问题,提出加强对"一把手"监督的途径和措施.主要观点必须严把"一把手"的选人用人关并慎重授权、掌握干部成长规律和加强全程化管理、改变权力高度集中局面、改革现存监督体制以及完善决策机制等方面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  相似文献   

18.
"一把手"监督难固然有"一把手"自身的原因,但也与班子其他成员未能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有关。要切实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首先必须澄清在监督问题上的模糊认识,树立正确的监督观,强化班子成员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增强监督的自觉性、主动性,改变依赖心理、依附人格;其次要提高班子成员的个人素质,增强独挡一面的能力,为承接"一把手"分离出的权力与责任、对"一把手"进行有效监督创造条件;再次要完善责任分担机制,健全监督权利保障制度,为有效监督"一把手"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9.
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在廉洁政治建设中居于重要位置,承担第一责任,发挥以上率下作用,因而加强对"一把手"的权力监督历来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重中之重。广州市结合推进廉洁城市建设,以法治方式厘清"一把手"用人、用钱、决策、审批等权力,通过公布权力清单晒权,监督规范"一把手"权力运行,为破解"一把手"权力监督难题提供了有益借鉴。总结治理"一把手"权力腐败经验,对净化政治生态、建设廉洁政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示范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5,(30)
所谓"一把手"是指在一个领导班子中居于首位的负责人。"一把手"居于举足轻重的位置,如果"一把手"腐败,会给党和人民造成严重的危害,甚至可能影响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风气。但对"一把手"实施有效监督也存在着一定困难。为促使"一把手"正确行使权力,就要不断加强廉政教育,也需要上级部门和职能部门实施有效的监督,建立并落实"五个不直接分管制度""会议决策末位表态制度"等等,从多层次入手,使监督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