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工为我国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008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各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的设立,为农民工权益提供了法律和制度上的保障。但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仍时常会受到侵害,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性、基础性及不可代替性都决定了保护农民工劳动权益的重要性,而农民工的自力救济是权益保护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相似文献   

2.
任何一个国家,在社会的转型期,都不可避免的出现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农民工问题正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一步步的发展凸现出来的社会问题之一。例如,我国农民工劳动关系建立以及劳动权益维护,享有社会权益保障等等问题。1.4亿农民工的法律权益如何得到更好的维护,不但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也是中国最高层近几年的一个施政重点。当前我国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护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国在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制度构建方面存在不足,因此,良好的制度构建是我国农民工合法权益有效保护方面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维权的难点与破解之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振华 《政府法制》2006,(7):33-35
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队伍出现并迅速壮大,这是我国在特殊的历史发展阶段即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的重要标志。农民工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虽然近年来,各地针对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也采取了种种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农民工维权难一直是个热点问题。近几年来有些地方无视劳动法,漠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对农民工克扣工资、拖欠工资,超时加班、农民工形成工伤后被辞退等侵权行为已成了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讨薪难难于上青天。于是,以讨薪难为导火索而引发的一幕幕“暴力维权”惨剧不断上演。农民工跳楼、…  相似文献   

4.
农民进城务工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重要途径,而保护好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不仅有利于促进小城镇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维护城乡社会稳定与和谐。本文试从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的现状着手,着重阐述当前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的不足及其产生原因,并就此提出一些建议以更好的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是我国目前规模庞大且人数仍在急速增长的一个社会弱势群体。农民工劳动权利履遭侵犯,不仅有观念方面的原因,而且更有法律方面的原因。本文认为解决此问题,必须从制度创新入手,加强对农民工劳动权利保护的法律制度建设,切实用法治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论农民工劳动权益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农民工已经成为现今社会发展的重要生力军,然而在农民工日益增多的今天,侵害农民工合法劳动权益的情况却屡见不鲜,如何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本文在探讨当前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保护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黄昆 《中国法律》2014,(5):23-26
1994年7月5日颁布的《劳动法》,共13章,107条,涵盖了促进就业、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工作时间、工资、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和福利、劳动争议处理等劳动法制的各个方面。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第一部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宗旨,全面规范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在我国劳动法治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劳动法》颁布20年来的实践证明,这部法律对於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就业制度、职业安全卫生制度、社会保障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保护广大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盛耀耀 《法制与社会》2013,(28):279-28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沿海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资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在劳动用工方面空前活跃,带动亿万农村剩余劳动力汇成巨浪滚滚的“民工潮”向城镇转移,形成一个特珠的社会群体——农民工群体。但是,与之不相适应的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事件屡见不鲜,健全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法律措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四月四日,本刊就依法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问题召开座谈会,围绕依法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加大执法力度,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教育引导农民工善于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农民进城务工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是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在实践当中,我们要完善相关的劳动立法,加大劳动执法力度,及时解决劳动争议案件,加强法治宣传和教育,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农民工是一个庞大而又特殊的社会群体。受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影响,相对于传统产业工人,农民工群体地位弱势,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本文认为,工会可以在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问题上克服不利因素,改变传统维权方式,发挥积极作用,逐步完善适合农民工群体的工会维权机制和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司法》2007,(7):112-112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和省政府《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意见》,依法规范农民工劳动管理,加大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力度,切实保障甘肃籍在外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甘肃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司法厅近日下发《关于成立甘肃省驻外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的通知》,决定在北京、上海、天津、新疆、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是中国城市中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由于目前中国社会制度与政策的因素,他们在城市中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政治、经济及社会权利,是典型的弱势群体.从公民权视角提出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社会政策支持,有利于从根本上实现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消除社会排斥.维护农民工的公民权,就必须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城乡平等的劳动就业政策、分类分层的劳动社会保障政策、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和住房保障政策.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作为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类特殊群体,现已成为我国社会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阶层,但当前农民工劳动权受到严重损害,这也提醒我们要从农民工劳动权受侵害的现状入手,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改善农民工的就业环境,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5.
浅议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的权益保护问题一直都是备受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民工涌向城市,这些以农民身份跻身于城市人行列的特殊社会群体,在就业、劳动保障、工资待遇等诸多方面都与城市人口存在差异。因而他们的权益保护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农民工劳动权益受侵害情况严重,需要进行全方位的保护,不仅需要提高农民工自身的素质和法律意识,加强农民工的组织性;而且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建立法律援助机制,推进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6.
《中国律师》2009,(9):32-32
8月21日,上海市首个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法律援助律师团在黄浦区成立。律师团将通过努力,及时化解拖欠农民工劳动报酬、工伤赔偿等劳动争议纠纷,更好地维护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群体是随着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而产生的一个具有时代性内涵的特殊社会阶层。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末,我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9亿人。实践证明,农民工群体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是基于历史、制度、法律及至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农民工的城市生存际遇和发展空间面临着诸多的困境,在合法劳动权益保护方面显得尤其突出。很多农民工往往因为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从而在权益保护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申请法律援助便成为目前农民工维权一个至为重要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型劳动者,他们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法律和事实上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劳动权益往往被严重侵害。保护农民工劳动权益的关键在于打造负责任的政府,强化对农民工劳动权益的执法保护。要做到劳动权益保障中的严格执法,政府就必须做到端正认识、提供就业指导、承担培训职责、加强劳动监察、建立快速反应的执法保障制度等。  相似文献   

19.
1、从总理为农民工讨薪看劳动合同法的基本理念核心要点:保护劳动者的利益特别是处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是劳动合同法的基本理念之一。事件始末:2003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赴三峡库区万州走访三峡移民。  相似文献   

20.
路咏梅 《中国司法》2009,(7):106-107
目前,关于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无须讳言,由于农民工法律保护问题的立法缺陷,致使相当部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得不到法律的保障和及时的司法救济,因而引发了系列带有突发性、破坏性的恶性事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出现了若干不和谐的音符。在此,笔者针对农民工法律保护的立法缺陷及完善对策有关问题,浅述一下自己的浅陋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