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然 《法制与经济》2008,(24):29-30,32
自助行为是私力救济的一种。自助行为的确立,有助于我国民事权利保护制度的完善,尤其是我国现处于特殊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自助行为制度的确立迫在眉睫。我国的《民法通则》中并没有关于自助行为的相关规定。须考察国外有关自助行为的规定,并借鉴我国民法典草案的相关内容,在未来民法典中建立符合国情的自助行为制度。  相似文献   

2.
自助行为是私力救济的一种。自助行为的确立,有助于我国民事权利保护制度的完善,尤其是我国现处于特殊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自助行为制度的确立迫在眉睫。我国的《民法通则》中并没有关于自助行为的相关规定。须考察国外有关自助行为的规定,并借鉴我国民法典草案的相关内容,在未来民法典中建立符合国情的自助行为制度。  相似文献   

3.
沃耘 《政法论丛》2011,(6):32-38
民事自助行为属私力救济的一种行为样态,是权利主体最直接、最为有效实现权利的方式。通过法的示范功能和指引作用对民事自助行为加以规范与引导,进而实现民事自助行为的制度化与规范化。区分民事自助行为在绝对权与相对权请求权救济体系中的运作方式,确定民事自助行为在民法典权利保护与实现制度中的逻辑定位。我国未来《民法典》应有倾向地借鉴国外民事立法相关制度的合理因素,采取一般化与类型化相结合的立法模式,构建具有可操作性的民事自助行为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4.
现代法律关于权利之保护,以公力救济为原则,一般不允许私力救济。但有时难免对权利之保护不周,因此,法律容许一定条件下的自助行为。我国由于民事立法上自助行为制度的空缺,使某些民事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在民法上确立自助行为,对完善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更加充分地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从而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是非常必要的。我国民事立法应参酌国外相关法例,将自助行为确认为民事权利保护的一种特殊手段。并对其要件、行使范围及限度、使用方式、效力、监督和汇报制度做出规定。  相似文献   

5.
正当防卫是由公民的个人行为和国家的特殊授权组成。国家特殊授权是权利救济,是公力救济;公民个人行为是行为救济,是私力救济。因此,正当防卫是公力救济与私力救济相结合的产物。更为特殊的是,正当防卫表现出权利与行为的相对运动,其权利救济是国家刑罚权对公民权利的救济,是公权对私权的自上而下的补充,其权利的运行方向是下行的;而其私力救济是公民防卫行为对国家刑罚的补充,是私力行为对国家行为的自下而上的补充,其行为的运行方向是上行的。  相似文献   

6.
环境侵权私力救济主要表现为自卫、自助行为两种形态,其中的自卫又包括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法律应对私力救济进行规范,对行之有效的私力救济方式通过立法加以完善和规范。  相似文献   

7.
沃耘 《北方法学》2010,4(4):16-24
物权自助是物权自我救济的方式之一,来自于物权保护的“自生自发秩序”之中。物权自助行为符合法的正义和效率价值的基本理念,制度化是确保物权自助正当性的前提。传统民法理论将民事自助行为无差别地规定在请求权救济体系中,忽略了绝对权与相对权在自我实现方面的区别,不利于自助行为制度在物权保护方面发挥其特有的功能。类型化是合理引导与规制物权自助行为的制度选择。《物权法》应在物权保护中规定物权自助的一般条款,并在所有权、占有以及担保物权的保护与实现中建立单独的物权自助法律制度,以避免自助行为滥用给法律秩序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论无效行政行为的理论基础与规范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鹏 《行政与法》2005,(11):88-90
从理论上揭示无效行政行为的理论基础和在实践层面上对关于无效行政行为的法规范的结构进行分析对于建构和完善我国的无效行政行为法律制度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无效行政行为的理论基础在于消极抵抗权理论、行政行为的有限公定力原理和宪法上的人的尊严。对于无效行政行为,在完善公力救济制度的同时,允许行政相对人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私力救济更有利于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民事权利是权利中的基础性权利,私力救济是权利救济中的原始性的与源泉性的救济形式.本文分析了私力救济的原因,包含救济成本原因、公权力正当性原因等,最后讨论了私力救济的类型及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0.
在犯罪率不断提高的当今社会,当公民权益遭受侵害时,寻求公力救济并不一定是最经济有效的救济途径,允许公民在一定条件下实施自救行为已赢得了刑法理论界基本认同。但是,我国刑事立法自救行为制度的空缺,使得很多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相反,其他国家和地区民法对自助行为制度的规范以及这方面的研究都要系统得多,自救行为和自助行为具有许多共同之处,甚至很多时候这个概念是通用的。本文试着从现有民事立法关于自助行为制度的规定出发来设计我国刑法自救行为制度,在介绍自救行为及必要性的基础上,对其要件、行为方式、事后效果做出了规定,并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法律实现私力救济的社会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昕 《法学》2003,(11)
私力救济对纠纷解决的作用不可忽视,但其本身又存在诸多弊端,故国家试图通过法律部分地实现对私力救济的社会控制,本文举例从民法、刑法、诉讼法、国家法等角度对此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自救行为,又称自主行为、自力救济,作为刑法中的正当化行为的一种,它既不同于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也不同于正当业务行为等其它正当化行为,它是一种独立的具有自身特征的正当化行为。但是目前我国的刑法学者对自救行为的研究并不多,并且很不深入,现行刑法中也没有明确规定自救行为是排除犯罪性的正当化行为,因此造成司法实践中对自救行为的处理结果极不统一。  相似文献   

13.
王玉 《政府法制》2013,(12):54-55
自助行为本身体现着正义和秩序价值的矛盾统一,既要承认其合理合法性,又要设置严格的构成要件对其予以引导和控制。本文将侧重从确立民事自助行为制度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分析人手,找到既为当事人的自助行为提供法律依据,又能防止当事人滥用权利的法律模式。  相似文献   

14.
民事自助行为是民法中民事权利救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弥补公力救济之不足方面效果显著。目前,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均建立了民事自助行为制度。我国囿于传统法律思维的桎梏及相关理论研究的匮乏,尚未确立民事自助行为制度。本文以民事自助行为的正当性、科学性、妥适性、价值性四个方面为基础,通过对民事自助行为价值的再认识,准确界定其概念,进而尝试构建适合我国民法体系的自助行为制度,以期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15.
陶然 《法制与经济》2008,(8):127-128
本文从法理学的角度去认识公力救济与私力救济的差异问题,以正义、秩序和自由三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比较分析,并希望以此为出发点,为完善我国的民事救济制度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使我国的民事救济制度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中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法理学的角度去认识公力救济与私力救济的差异问题,以正义、秩序和自由三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比较分析,并希望以此为出发点,为完善我国的民事救济制度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使我国的民事救济制度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中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私力救济实现正义——兼论报应正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司法不一定导向正义 ,通往正义之路也并不必经司法之途 ,本文针对法律和司法中心主义的流行观念 ,论述了通过私力救济实现正义。对正义理论中未受重视的报应正义 ,本文也作了较全面的引导性学术重述 ,并对现有观点提出了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18.
19.
陈华彬 《法学杂志》2016,(11):35-44
民法借助于民事权利的管道而赋予人民以权利或私权,由此,包括民法总则在内的整个民法典成为权利的法和人民的权利宣言.20世纪以来,对民事权利的内容与行使加以限制及规定权利的私力救济成为各国的普遍做法,我国现今也产生了这些方面的客观需要.我国《民法总则(草案)》未对此等内容予以规定,是立法上的重要缺漏,应予弥补.民法主要经由公共利益(社会福祉)原则对民事权利的内容予以限制,并通过公共利益(社会福祉)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及权利滥用的禁止原则等限制民事权利的行使.为了保障民事权利,立法宜允许私力救济,即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和自助行为,其中前两者为自卫行为,后者为自力救助.  相似文献   

20.
郝红 《政法论丛》2004,(1):34-37
学者起草的物权法草案建议稿明确不采纳德国民法关于物权行为独立性与无因性的理论 ,但是 ,深入分析物权行为理论的源起和内涵 ,这一理论所具有的合理性和独特的法律调整功能 ,是其他法律制度无法取代的 ,应当为我国物权立法所吸收和采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