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毛泽东与周谷城,一个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共和国的创始人,一个是海内外知名的政治活动家和著名历史学家。他们同是出生于湖南湘江畔的乡亲,又彼此对外均称对方是自己的老朋友。自1921年春,他们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相识,至1976年9月毛泽东逝世,其交往的时间长达半个多世  相似文献   

2.
史轩 《传承》2003,(6):15
毛泽东的挚友和早期革命活动的助手陈昌是半个广西人。他和毛泽东同窗和共事多年,彼此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毛泽东称陈昌的妻子毛秉琴为大姐,陈昌的女儿喊毛泽东为舅舅……一陈昌,又名章甫,祖籍湖南,1894年7月14日生于广西梧州市鸳鸯江畔。8岁时随父母回到湖南浏阳土桥炭坡。1911年夏,陈昌考入湖南全省中路师范学堂。翌年,该学堂改为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1914年春,毛泽东就读的第四师范并入第一师范,陈昌便和毛泽东同窗。毛泽东远大的抱负和非凡的胆识,使陈昌十分敬佩,俩人成为挚友。他们经常一起去杨昌济、徐特立、黎锦熙等老师家中,请教治…  相似文献   

3.
李树柯 《传承》2001,(6):40-41
毛泽东同志青少年时期曾与许多同窗结下了深厚情谊。解放后,一些同学纷纷给毛泽东写信,有的想通过他介绍工作,有的则想解决生活上的困难。毛泽东均一一回信,对他们的生活尽量给予同志式的帮助和照顾;但对他们请他介绍工作的要求,则未轻易答应,并予婉言谢绝。毛泽东写给他们的书信,体现出一个革命领袖坚持原则,克己奉公,为政清廉的高尚风貌。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一生结交了许许多多的党外朋友,其中交往最久、交情最深的,当属爱国民主老人章士钊。毛、章二人是乡邻又是故旧,有公谊也有私交,他们在半个多世纪交往中表现出的那种"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缓急可共,死生可托"的深厚情谊,至今为人们所称道。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与党外人士广交朋友,情谊深厚。毛泽东学识渊博,对历史古籍尤为喜好。许多党外人士都是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和社会名流,对古典文化亦是功力深厚。共同的兴趣,成为毛泽东与党外大知识分子相互交往的纽带。谈古论今,赋诗诵词,构成了毛泽东与党  相似文献   

6.
笔者是安阳市保安公司大队政委,在实际工作中有点滴体会,与各位同仁共商。怎样与队员交往谈心与保安队员交往谈心,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在双方思想相互交流下,达到彼此谈心所认定的一个共识。作为保安队伍的政委,如何在与队员交往谈心中,引导他们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公...  相似文献   

7.
“周谷城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几十年来,他与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人都有密切交往且忠诚合作。”这是周谷城先生在沪病逝后,《人民日报》于1996年11月21日发表的《周谷城同志生平》中对他的一段评价。由于他出生于湖南益阳,与毛泽东同是湖南湘江畔的乡...  相似文献   

8.
不打不相识     
毛泽东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与党外人士广交朋友,情谊深厚,与傅作义的交往算是一段统战佳话.在战场上,他二人斗智斗勇过,毛泽东曾唱出空城计,"吓退"号称"华北王"傅作义的数万大兵.后来傅作义起义,北平以"不流血"的方式得以和平解放.毛泽东接见傅作义时说:"我们是姑舅亲戚,难舍难分".建国后,傅作义作为党外人士担任了新中国第一任水利部部长,成为民主人士与共产党合作的典范,两个人也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和张闻天都是中共的领袖人物.在一段时间内张是毛的上级,后来毛又成了张的上级。他们既有工作上的接触,也有私人间的交往,还有许多剪不断理还乱的恩恩怨怨。  相似文献   

10.
苏星 《当代广西》2010,(18):10-13
2010年是中越建交60周年、中越友好年。60年风雨历程,60年兄弟情谊。当年由毛泽东主席和胡志明主席等中越老一辈革命家亲手缔造和培育的中越传统友谊,正在一代又一代地传承并且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1.
冉庚文 《创造》2021,29(2):11-17
众所周知,毛泽东系湖南湘潭人,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政治家、思想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楚图南系云南文山人,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人民外交家、书法家、翻译家,是中国民主同盟杰出的领导人,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届副委员长.毛泽东1893年生,楚图南1899年生,算是同一时代的同辈.1918年8月15日,毛泽东和萧子升等二十四名青年离开长沙,于8月19日到达北京,曾与蔡和森、李大钊有过短暂的交往,1919年春天,毛泽东南下上海, 4月返回长沙,直到1949年2月进入北京,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领袖.1919年的夏天,楚图南离开昆明前往北京,此后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大学读书.以毛泽东、楚图南二人的经历,他们自青年时代至1947年以前的几十年间,断然没有见过面.因为中国革命,他们之间实际很早就有过政治上的相知相识,新中国成立前后,楚图南曾与毛泽东有过多次接触.毛泽东给予楚图南的记忆是深刻的,一辈子都没有磨灭.  相似文献   

12.
杨开慧烈士的外婆家系湖南省平江县石洞砖屋向家。从毛泽东结识杨开慧,特别是他们结成夫妻之后,毛泽东自然随妻到其外婆家走访,因此与向家有过不同寻常的交往,衍生出不少为外界所鲜知,而令向家人世代相传的故事。 1913年,杨开慧的父亲杨昌济从海外学成归来,举家从长沙县板仓移居省城长沙。同年,青年毛泽东也到湖南第一师范求学。他和蔡和森等同学经常到杨先生寓所求教,认识了导师的女儿杨开慧,也拜识了师母向振熙及其弟妹。博学多才,志向远大的毛泽东给向家老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20年1月17日杨昌济先生在北京不幸逝世。逝世后,本来就不宽裕的杨家更举步维艰了。当失去丈  相似文献   

13.
罗屿 《小康》2012,(10):112-115
巴金和冰心有着七十年深厚友谊,彼此精神扶持一直延续到耄耋之年。从《收获》杂志近期刊发的98封两人来往书信便可略见他们的情谊。作家与作家相处,自有如巴金冰心一样互相扶持欣赏,但@坛自古也不缺少倾轧与厌弃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早期,如何发动革命是核心问题。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运用到中国农村。从湖南到井冈山再到赣南,毛泽东进行了大量的农村调查,对于如何在农村划分阶级和发动农民革命逐步形成了成熟的判断。在湖南的农村调查中,毛泽东充分认识到了农民运动的力量,但对于如何划分农村阶级还没有形成准确的认识。在井冈山的农村调查中,毛泽东把小地主和富农作为农村社会的中间阶层,对他们的斗争有所缓和,但却没有找到富农和地主区别对待的依据。在赣南的农村调查中,毛泽东从剥削性质上认清了地主和富农的区别,并制定出了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具体标准,这标志着毛泽东对农村阶级问题的认识已经成熟。此后,毛泽东农村调查的关注点从农村阶级问题变成了基层组织问题。  相似文献   

15.
叶介甫 《同舟共进》2013,(11):37-40,45-46
李维汉,又名罗迈,1896年6月出生于湖南长沙县高桥乡一个清贫知识分子家庭。1917年考人湖南一师,辛亥革命后与毛泽东、蔡和森一起成立新民学会,1919年10月赴法留学,后往德国,1922年回国,经毛泽东、蔡和森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陕甘省委书记、中央党校校长、中央统战部部长等职。在统战部长岗位上13年,为统一战线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湖南的联省自治运动实质上是中国地方自治的区域尝试。毛泽东在经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之后,提出了湖南联省自治的思想,这也是毛泽东首次就中央和地方关系这一重大的政治体制进行系统的阐发。通过对毛泽东关于湖南联省自治思想考察与探析,可以发现毛泽东早期政治思想的特点,以及他从一个民治主义的倡导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7.
闻史 《现代领导》2014,(9):42-42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会上,正式确定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由此,一些优秀的共产党员在国民党内当了“官”,毛泽东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当时在国民党内的职务,要高于后来的政治对手蒋介石。在中共三大上.而立之年的毛泽东人选中央局(类似于后来的中央政治局),成为中央局秘书。会后,他受中共中央委派,回湖南筹备湖南国民党组织。在他的指导下,长沙最先设立国民党支部.接着常德、衡阳也相继设立分支部,1923年10月初,国民党湖南总支部成立。1924年1月20日。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毛泽东作为湖南代表出席会议。他在湖南的工作以及在大会上的积极表现,很受孙中山和国民党人的赏识和注意,被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  相似文献   

18.
<正>团结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之果,融合是各方各面的团结之实。只有真正做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让各族群众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才能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在剑川,有桑岭村这样千年相守的情谊,他们精心守护着几代人传承下来的团结之花,在日常的交往中,有论事不计个人得失的豁达,互帮互助成为常态;在剑川,也有敢于改变生产、生活状况的易地搬迁群众,他们知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曾在一次会议上开玩笑说:“谁说书生不会打仗?雪峰同志就会打游击!”冯雪峰是1930年代左翼文艺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也是左翼作家中唯一参加过长征的人。他一生坎坷,决定他命运的是他与两个伟人的交往,一个是毛泽东,一个是鲁迅。冯雪峰因联系鲁迅而被毛泽东熟悉,建国后又于1957年因冷遇李希凡、蓝翎评《红楼梦》的文章,反应迟钝,受到毛的严厉批评,后被打为“右派”;1958年被开除党籍,1976年病逝。  相似文献   

20.
1972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79岁(按12生肖的算法为80岁)诞辰。这天,“流放”在桂林的谭震林几经斟酌,给毛泽东写了“祝寿信”,从而得到毛泽东的谅解,很快得以复出。谭震林是毛泽东的亲密战友之一。他是湖南省攸县人,1902年出生。1926年10月加人中国共产党,1927年11月担任湘赣边界地区第一个红色政权—湖南茶陵县工农兵政府主席。同年12月下旬,率县工人纠察队和赤卫队上了井冈山。从这时起,他在毛泽东的直接领导下工作多年,先后担任红四军工农运动委员会副主任、红四军前委委员、湘赣边界特委书记,红一方面军前委委员。第十二军政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