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九江  韩琳 《理论月刊》2007,5(2):29-31
怎样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是毛泽东和邓小平都十分关注的重大课题。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调动积极因素的重要思想,在调动积极因素的对象、机制、动力、途径诸方面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思想理论。认真研究两位领袖关于调动积极因素的重要思想,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对于新阶段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试论邓小平对毛泽东人民观的继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萍 《理论月刊》2002,(1):13-15
人民现是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邓小平理论构成的基础。邓小平既继承了毛泽东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又在理论上赋予了全新的时代内容。他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建设方略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了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治国方略是一脉相承的延续,但又由于主客观面的原因他们分别做出了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演进,这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和国家学说.将他们的治国方略加以比较研究,总结出其中的经验教训,对于提高领导干部的政策与实践水平,治理好我们的国家,是很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4.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毛泽东同志的一贯思想,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三个基本方面之一。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进一步发挥了这一光辉思想,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百周年之际,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这一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杜家兵  王从萍 《传承》2008,(10):32-33
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治国方略是一脉相承的延续,但又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他们分别做出了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演进,这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和国家学说。将他们的治国方略加以比较研究,总结出其中的经验教训,对于提高领导干部的政策与实践水平,治理好我们的国家,是很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6.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环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改革事业步入了卓有成效的新时期。在全面总结改革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继承和发展毛泽东的改革思想,创立了新时代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改革论,构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就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论对毛泽东思想的发展谈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中华民族的延续与昌盛以及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如何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一历史性课题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坚持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从不同的历史条件出发,提出了在总的原则一致的基础上又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观.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我国革命斗争和现代化建设的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领导经验,表现出高超的领导艺术。他的领导思想,具有独特的魅力和风格,而体现其领导思想核心的是以下一些领导观。一、求实观。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建设有中  相似文献   

9.
试论邓小平的权威观罗世伦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都重视权威问题,有许多关于权威的论述。恩格斯还专门写了《论权威》一文,对权威问题作了集中的、全面的论述。在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权威论,提出了许多有关权威问题的...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恢复和弘扬了马克思主义的优良学风,从而把党的学风建设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今天,我们学...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深化、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邓小平的理论包含着十分丰富而深刻的哲学内涵。其中突出的一点就是邓小平的人民观。一、邓小平坚持了“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人”的观点他认为,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人,作为社会主义生产力的主体因素,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和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他们自发形成或创造的某些生产形式,在很大程度…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对外开放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创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从理论和实践上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但我们还应看到其中也有对前人的继承。作为毛泽东思想的创始人——毛泽东同志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发表过一系列关于对外开放的重要论述,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对外开放观。至今它仍是一份值得认真研究的遗产。本文就此作一探讨。一、毛泽东对外开放观的形成毛泽东的对外开放观,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和复杂的国际背景中  相似文献   

13.
试论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秦宣邓小平作为当代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他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等一系列问题作了认真地思索和深入...  相似文献   

14.
鲁碧华 《人民论坛》2013,(12):190-192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对“社会主义”的描述是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直接理论来源,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发展的实践又为其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二者的社会主义观具有同一性和承扬性,而在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捍卫社会主义的认识和践行上又存在着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丁波 《理论月刊》2003,(7):27-28
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本文论述了毛泽东曾提出的向外国学习,建立平等、开放的外交观,以及向外国学习的主要内容、原则和方法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三个大方面阐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改革观。首先,邓小平把“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放在改革的核心地位,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其次,把改革视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指出了改革的整体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再次,设计了渐进改革的路线,推出了“摸石头过河”的分步走、稳妥务实的改革计划。邓小平的改革观体现了一个杰出战略家和设计大师的气魄和稳健。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马克思曾经预言的那个“哲学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互相作用”①的时代已经到来。新的时代要求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变成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哲学解放”思想,开创了毛泽东哲学思想宣传、普及的新阶段。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同志的这些光辉思想和伟大实践,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理 《长白学刊》2000,(5):70-72,80
毛泽东、邓小平的对外开放观都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所以他们对外开放的原则立场必然趋于一致。由于历史的和国际形势的局限,前者显得不太成熟,后者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之上,则更加完整准确,反映了当今时代特点。正因为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更加系统具体,是继承和发展的结晶,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社会主义观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结晶,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境界,科学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它的创立和形成紧密结合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物质基础薄弱这一现实,贴近改革开放的实践,把握当前时代特点,为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增添了鲜活的内容,也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罗一恒 《传承》2004,(2):32-32
1974年12月23日,周恩来等人在长沙向毛泽东汇报工作。毛泽东提议由邓小平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总理兼解放军总参谋长。毛泽东称赞邓小平“政治思想强”,“人材难得”。在说到“人材难得”时,81岁的毛泽东怕别人听不清楚,特地艰难地用笔写下“人材难”。刚写下三个字,周恩来马上会意地说:“人材难得”。于是,毛泽东放下笔,从而留下了一幅没有写完的手迹。毛泽东与邓小平的最初相见,是在党的“八七”会议上。这时,34岁的毛泽东是新任的湖南省委书记,23岁的邓小平则是新来的中央秘书。邓小平和与会的其他代表一起,第一次听到了毛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