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沉默权制度及刑事司法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沉默权制度是欧洲“人文主义思潮”的产物 ,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米兰达规则”标志着西方国家的沉默权制度发展到“鼎盛时期”,然后又出现了明显的“回潮”。沉默权制度可以分为默示沉默权制度和明示沉默权制度 ,还可以分为审判沉默权制度和审讯沉默权制度。中国现在需要完善的是默示的审判沉默权制度 ,但是不应采用明示的审讯沉默权制度 ,一个国家对沉默权的态度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刑事司法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沉默权制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米兰达规则”的确立 ,标志着西方国家的沉默权制度发展到“峰巅” ,但后来又出现了“回潮”。沉默权制度可以分为默示沉默权制度和明示沉默权制度 ,还可以分为审判沉默权制度和审讯沉默权制度。中国现在需要完善的是默示的审判沉默权制度 ,但是不应采用明示的审讯沉默权制度。一个国家对沉默权的态度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刑事司法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沉默权制度一直是我国刑事诉讼领域炙手可热的话题,然而当前是否已经具备了引进沉默权的条件,在我国目前的“本土”环境下其能否有效运行,还需进行辩证的分析。如沉默权所要求的制度条件,沉默权的引进应该暂缓,沉默权与拒绝自证其罪的关系。同时提出了以拒绝自证其罪的角度设置我国的沉默权制度。  相似文献   

4.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米兰达诉亚利桑那州一案的判决,使沉默权制度在美国得以最终确立,几十年来,沉默权在越来越多的国家效仿确立,沉默权已经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否真正享有辩护权的基础所在。本文在分析沉默权的含义及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论证了我国设立沉默权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使沉默权在我国司法中能回归其本位。  相似文献   

5.
沉默权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必要的。我国刑诉法中包含部分的沉默权内容 ,符合我国国情的沉默权可以适用整个刑事诉讼阶段。我国应确立有限沉默权制度。  相似文献   

6.
沉默权的替代制度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默权的取舍去留 ,学术界至今仍是众说不一。笔者从分析沉默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缺陷出发 ,以当前我国犯罪率高、破案率低 ;主民观念、权利意识淡薄等法制现状为客观依据 ,拟提出相对合理的替代制度来实现沉默权制度在我国从无到有的过渡。  相似文献   

7.
沉默权的取舍去留,学术界至今仍是众说不一。笔者从分析沉默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缺陷出发,以当前我国犯罪率高,破案率低,主民观念,权利意识淡薄等法制现状为客观依据,拟提出相对合理的替代制度来实现沉默权制度在我国从无到有的过渡。  相似文献   

8.
沉默权的价值冲突是当今我国移植沉默权制度的主要障碍之一。本文在价值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遵循程序优先、自由优先、保障人权优先的三大冲突选择原则,科学辩证地引入沉默权。  相似文献   

9.
沉默权制度的产生是社会和刑事诉讼制度进步的文明标志,在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但也会对我国的刑事诉讼制度带来重大影响。本文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以便全面正确理解沉默权制度。  相似文献   

10.
沉默权制度是西方诸多国家刑事诉讼程序中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权的一项重要制度,其历史源远流长。英国是沉默权制度的发源地,美国在继承和发展沉默权制度上有着特殊的贡献,不仅第一个在宪法中明确加以规定,而且其确立的米兰达规则成为西方沉默权制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大陆法系的许多国家也接受了这一制度,但由于法治传统的差异,其沉默权制度呈现出与英美法系国家不同的特征。二战后,国际社会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呼声高涨,作为在刑事诉讼中保障人权的一项重要制度,沉默权制度的价值与功能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沉默权逐渐成为国际人权法上的一项基本人权。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中国当前是否需要立法确立沉默权制度,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享有沉默权,国内观点及其理由各不相同。实行沉默权制度,其实质是法治国家对公民个人权利的尊重与保护的体现之一。我国沉默权的确立是大势所趋,但并非势在必行。立法确立沉默权是相当简单的事情,但要落实沉默权则要有相应的观念、环境、机制和规则,从此点来讲,沉默权的确立尚需时间和努力。  相似文献   

12.
沉默权制度,经历了十余载的争论后渐渐地趋于了平静。争论并没有得出一个确切的结论,沉默权制度建立与否尚未尘埃落定。首先从我国的诉讼模式、司法理念、刑事政策以及现实国情简要分析了未能建立沉默权制度的原因。进而从被害人的角度出发,考察研究该制度可能产生的正负效应。最后简要探讨了在我国现有条件下建立一套功效等同于沉默权制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沉默权从不同标准出发主要可以分为绝对的沉默权和相对的沉默权、行为意义上的沉默权和结果意义上的沉默权、明示的沉默权和默示的沉默权、显性和沉默权和隐性的沉默权以及审讯沉默权和审判沉默权。我国事实上已经确立了结果意义上的、默示的、隐性的、相对的沉默权制度。在现阶段没有必要引进行为意义上的、明示的、显性的审讯沉默权制度。  相似文献   

14.
沉默权制度起源于17世纪英国,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司法人员的讯问可以保持沉默而不自证有罪的刑事诉讼权利。沉默权制度是英美法系中一个重要制度,在我国尚没有明确规定。赋予被告人沉默权是法制化的必然要求和趋势。  相似文献   

15.
沉默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不自证其罪 ,可以对司法人员的讯问保持沉默的权利。世界上很多国家在刑事诉讼立法上都规定了沉默权。采用沉默权制度有利于保障人权。随着我国《宪法》的修正 ,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我国的刑事诉讼法也应该相应引进沉默权制度 ,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沉默权制度  相似文献   

16.
确立沉默权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嫌疑人和被告人权利,世所共知,但因此会增加打击犯罪难度的担心也不无道理.综合分析,中国确立沉默权制度利大于弊,本文从我国具备确立沉默权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角度分析了中国应当确立沉默权.  相似文献   

17.
沉默权是现代刑事诉讼法的一个重要内容,当今大多数国家对此均有相关立法规定。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沉默权一直没有得到承认。本文在介绍了有关国家的立法状况后,着重分析了沉默权在我国确立的必要性,指出在我国确立沉默权势在必行,并就沉默权制度在我国的立法模式与程序保障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沉默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是一个国家诉讼民主、文明程度的标志,并已为法治国家普遍承认和确立。在目前之中国,建立沉默权制度不仅必要而且完全可行。沉默权首先是一项宪法权利,其次才是刑事诉讼法上的诉讼权利。建立我国的沉默权制度应注意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以确保沉默权真正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9.
沉默权制度作为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体现了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格尊严和自由意志的尊重,为其充分行使辩护权提供了程序上的保证,有利于预防刑讯逼供等非法取得口供现象的发生,同时也反映了一个国家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文明与进步。本文将从我国沉默权制度的现状出发,分析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的价值,在此基础上为建立适合我国具体国情的沉默权制度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对沉默权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默权制度起源于英美国家 ,它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到有所限制的过程 ,但沉默权制度的精神并未因此而受到损害 ,这只仅仅代表了各国刑事政策的不同价值取向。我国虽然未从立法上确立沉默权制度 ,但却有着这一制度存在的理论支撑和现实依据 ,确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沉默权制度是刑事司法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