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娟 《公民导刊》2005,(12):49-50
1980万,这是在2000年的人口普查中推测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字。从1985年“打工潮”起,到如今,最早一代农村留守儿童已长大成人,开始走入社会。有专家呼吁,再过5-100年,更多的留守娃娃将会成为农村社会的主力军。然而事实表明,留守儿童面临着太多问题,他们成长的烦恼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2.
《辽宁人大》2007,(6):38-39
随着城内经进程的加快,中西部地区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打工”与“留守”成为农村社会的一大现象,这种普遍而特殊的家庭环境,正在对一些“留守”儿童的成长造成深远影响。关爱“留守”儿童,成为近年“两会”代表和委员强烈呼吁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统一战线》2011,(11):F0002-F0002
江苏省东海县委统战部近日会同教育、卫生、妇联等部门发动组织有条件的女党员、女企业家、女职工和社会各界人士,与城乡少数民族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成为他们的“社会妈妈”,让少数民族留守儿童在党和社会的关爱下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当代广西》2014,(17):8-8
今年暑期到忻城县图书馆借书、看书的人络绎不绝,许多留守儿童都喜欢在图书馆内看书学习,图书馆成为他们暑假期间结伴学习知识、增长见识的好去处。图为8月16日,留守儿童在忻城县图书馆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人大代表、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育才中学校长范慧(图中左一),创新关爱留守儿童管理模式,在校内建立留守儿童亲情家园、爱心妈妈寝室,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到爱心妈妈的爱,走出了一条关爱留守儿童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6.
今年以来,河南省夏邑县委统战部组织全县统战成员和有关部门,开展同心给力“留守”群体关爱行动。把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作为重点帮扶对象,整合统战工作资源,为农村留守人员送去温暖和爱心。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组织全县民营企业开展“情暖夕阳结对行”活动,针对困难留守老人,到罗庄等乡镇的敬老院进行结对帮助,送去一片温暖。  相似文献   

7.
我国有近1.5亿的农民在外务工,打工者数量还在以每年超过500万的速度增长。他们的子女处在义务教育年龄段的约为2000万,其中超过1000万留在家乡,成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成为当今我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等多方面协调合作,共同构筑起面向“留守儿童”的一整套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8.
《群众》2016,(4)
正流动家庭和留守家庭已经成为家庭的常规模式,《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显示,20%的家庭已经成为流动家庭。"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关注"三留人口"。在坚持共享发展的框架下,如何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主流的结论认为流动与留守家庭在学业成就、心理健康,人格发展方面都存在非常严重的、不可逆转的问题。但流动/留守是一个不断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青壮年外出务工的不断增加,留守学生群体逐年增大。江苏省阜宁县实验小学自2011年秋学期开始,试点建立“好妈妈”信箱,探索关爱留守学生的新路子,促进留守学生快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说起留守妇女,许多人想到的词语大多数是家务繁重、健康透支、精神空虚等等词语。但是,在留守妇女中有这样一个群体,她们衣食无忧,生活富裕。那么,在这样一个在“家有保姆、出行有车”的物质条件下,“留守”生活又该是什么样的呢?于是,记者来到了福州仓山区的一个城郊村,在这里,大多数家境殷实的家庭,男人都在外打拼。  相似文献   

11.
为优化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环境,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精心组织,强化措施,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营造了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一 是部门联动,营造关爱氛围。颍州区高度重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成立了以颍州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常务副区长张银军任组长,区人口计生委等23个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协调领导小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妇运》2008,(3):42-43,41
【背景】 随着社会结构的不断发展、变化以及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人口流动现象,很多年轻的农村劳动力也涌入城市,融入到经济建设的大潮中。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年轻的父母把孩子留在家乡,交给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带养,使这些孩子成为“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和家庭监护的不到位,留守儿童普遍面临安全失保、学业失教、亲情缺失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苏北 《半月谈》2004,(17):4-5
乡村“留守孩子”成长的问题,已经引起媒体的警觉和探讨。而打工者家庭里那些白发苍苍的“留守老人”,他们的劳累、艰难,他们的苦楚、孤独,则至今还游离于社会聚焦的视线之外。  相似文献   

14.
正破解农村"留守"困局必须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家庭尽责的要求明确责任、整合资源协同各方、有序衔接、统筹谋划近年来,农村留守人员问题,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不仅每年全国两会大批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甚至早在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即首次专门提及这一农村打工族背后的群体,明确提出要"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三留守"人员的产生是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留守家庭社会问题凸显,关注留守家庭,有效解决留守家庭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正月一过,进城打工的人们又踏上征程,备受关注的"留守儿童"又将面对与父母分离的煎熬。据全国妇联2013年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共有18岁以下农村留守儿童6103万人,每3个农村儿童中就有1个留守儿童。在返乡就业与随迁进城短期内都还无法实现的情况下,民生科技或许能成为缓解问题的选择。一、"随迁进城"与"返乡就业",短期内难以实行有研究表明,在安全方面,留守儿童遭遇烫伤、车祸、溺水、触电等意外伤害的比例均高于非留守儿童;在心理方面,留守儿童的消极心态(烦乱度和迷茫度)更为强烈,孤独感、自卑感和心理性格缺陷问题较  相似文献   

17.
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学生”活动。对农村“留守学生”教育及管理监护情况进行调研,了解掌握农村“留守学生”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组织各级文明单位与农村学校结对子,建立帮扶关系,对“留守学生”在学习、生活、思想教育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18.
一是巩固学校防线。该县各中小学对留守儿童实行“1+1”结对帮扶,为每个留守儿童明确一名帮扶教师。同时,在县直单位女干部、职工中开展代理妈妈亲情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共结成重点帮扶对子500多对,为50多名特困留守儿童找到了代理妈妈。  相似文献   

19.
当前,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正逐年大规模地进入高校学习,成为有"留守经历"的在校大学生,如何针对这一特殊群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高校可以通过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强化价值观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搭建实践平台等途径,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紧密地融入到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更好地指导他们学习、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促进其健康成长,实现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20.
学习不佳、行为不良、性格孤僻这些现象在农村留守儿童中普遍存在,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针对这一现状,四川省江安县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开展“五心”关爱活动,即建立爱心档案、架连心桥梁、抓开心活动、造暖心之家、营放心环境。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进行了有效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