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阮青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997,(9)
略论邓小平的现代化观阮青(一)现代化是当代世界发展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是一个历史过程。人们对现代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认识过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综合了前人和今人的认识成果,根据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相似文献
2.
3.
略论邓小平的现代化思想刘湘辉现代化,一般的理解,几乎等同于工业化,其实不尽然。当代国与国之间进行的是以经济实力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展水平往往不在一个层次上,所以,对于还比较落后的中国来说,现代化意味着以工业、科学与技术革命为...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根据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设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思路。研究邓小平同志的有关思想对于当前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现代化建设决定着国家和民族命运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 相似文献
5.
略论邓小平全方位经济开放观魏培玉(一)邓小平依据当今时代的特征和世界和平发展的态势.确立了他全方位的经济开放观.他认为经济开放是社会开放的基础和条件、经济开放是全方位的、经济开放是双向的,其主要点是当今的世界首先是经济开放的世界.社会主义也是开放的社... 相似文献
6.
中国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几年里,选择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选择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是邓小平的历史选择观,邓小平的历史选择观不仅和马克思主义历史选择论是一脉相承的,是一种创造性的发展。为此,我们就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选择论作进一步的研究,对邓小平的历史选择观进行深入的分析,揭示出历史选择的可能性和限度,从而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对毛泽东政权观的新贡献刘毅强毛泽东一生始终面对着中国革命中建立政权和巩固政权这个重大的时代课题。对此,他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误。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站在现实的高度上,结合历史经验,对于解决这个时代课题(主要是...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的实践观是他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实践观是在继承马列主义实践观的基础上形成的。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实践观,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的实践思想,对于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开放的伟大实践,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不准备全面论述邓小平的实践观,只简要介绍其中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 ,在邓小平教育思想指引下 ,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十四大以后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教育思想。一、关于教育的战略地位邓小平在确定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 ,明确提出教育和科学是战略重点之一。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全局 ,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邓小平这一思想。一是在90年代中期正式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是基于对国际环境和基本国情的实事求是的分析提出的。江泽民分析说 ,从国际环境看 ,世界科技革命正在形成新的高潮 ,… 相似文献
10.
劫 波渡尽 ,草木春晖。1979年11月1日 ,人民大会堂中喜气洋洋 ,邓小平在纪念中国科学院建院30周年的茶话会上致词 ,中心话题是人才问题。他在表达对中国科学院的期望时说 :“展望未来是八个大字 :繁荣昌盛 ,辈出人才。”本文拟追寻中国科学院发展的历史线索 ,重温邓小平的人才思想 ,以为邓小平百年诞辰之纪念。20世纪50年代前半期 ,新中国在经历了抗美援朝战争之后 ,面对着帝国主义的禁运封锁和核威胁 ,毛泽东在1955年初认为 ,在新的历史时期 ,中国共产党人一定要钻研工业化 ,钻研现代化国防 ,钻研原子弹。由此 ,他也意识到了知识分子问题的… 相似文献
11.
王岩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0,(6)
黑格尔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形成做出了特殊的贡献。黑格尔实践观中关于人类劳动的能动性思想、实践的中介性思想、实践高于理论的思想以及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实践的思想,都对后来的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认识论的创立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成为“新的唯物主义观点的直接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对党际关系理论的历史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关于党际关系的重要论述,揭示了党际关系和国家关系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建立新型党际关系的主张,确立了处理党际关系的四项原则,指出了政党外交的宗旨和目的。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全面地回答并解决了党际关系中遇到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了完整的邓小平党际关系理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党际关系理论进入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13.
座落在广东省中山市区东南方约17公里处的南朗镇翠亨村的“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我去过多次,感受颇深。、翠亨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的故乡,是孙中山最早认识社会的窗口,是孕育他革命思想的土壤,也是他最早进行社会改革的试验场。翠亨村傍山濒海。 相似文献
14.
15.
略论邓小平对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新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马克思在最初建构自己的社会历史理论时,主要是以英、法、德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为研究对象的,通过研究,马克思认为:“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85年的历史,就是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束近代饱受屈辱的历史和长年战乱的局面、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顽强奋进,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意气风发地建设新生活,经受住各种风浪考验、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进而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伟大贡献的光辉实践.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六次来到广西。广西是邓小平革命生涯的重要起点。邓小平是广西红军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者,领导发动了百色、龙州起义,创建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和中国红军第七军、第八军,谱写了中国革命光辉的篇章;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三次视察广西,始终关心战斗过的八桂大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倡导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推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历史贡献,主要体现在:(1)打破“精神枷锁”,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2)实事求是,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实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在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基础上的大团结;(3)破旧立新,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发动和推进了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党建理论的历史地位及伟大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甄小英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2(7):51-55
邓小平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史上,第-次初步系统地回答了"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以及如何建设党的问题",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和毛泽东建党思想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他科学地确立了执政党的任务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发展了党的政治建设理论,确立了执政党建设的目标,丰富和发展了党的领导的理论、党的自身建设理论以及党际关系理论.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认为对苏联模式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要区分苏联模式中的基本制度层面和具体体制层面,对前者不能否定,而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本国的实际发展;对体制和具体做法层面的东西则不能照搬,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