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决定:批准国务院提请审议批准的1999年5月 28日经国际民航组织在蒙特利尔召开的航空法国际会议通过的《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 同时声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另行通知前,《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暂不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相似文献   

2.
民航总局、外交部:国务院同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05年2月28日决定批准的《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适用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具体手续由外交部办理。  相似文献   

3.
本公约的当事国: 认识到一九二九年十月十二日在华沙签订的《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以下称“华沙公约”),和其他有关文件在统一国际航空私法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第一条一、仲裁裁决,因自然人或法人间之争议而产生且在声请承认及执行地所在国以外之国家领土内作成者,其承认及执行适用本公约。本公约对于仲裁裁决经声请承认及执行地所在国认为非内国裁决者,亦适用之。二、"仲裁裁决"一词不仅指专案选派之仲裁员所作裁决,亦指当事人提请仲裁之常设仲裁机关所作裁决。三、任何国家得于签署、批准或加入本公约时,或于本公约第十条通知推广适用时,本交互原则声明该国适用本公约,以承认及执行在另一缔约国领土内作成之裁决为限。任何国家亦得声明,该国唯于争议起于法律关系,不论其为契约性质与否,而依提出声明国家之国内法认为系属商事关系者,始适用本公约。  相似文献   

5.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决定:批准2006年12月13日由第6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残疾人权利公约》,同时声明:《残疾人权利公约》条文中关于“迁徙自由”和“国籍”的规定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适用,不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关子出入境管制和国籍申请的法律的效力。  相似文献   

6.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并同时声明:(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只在互惠的基础上对在另一缔约国领土内作出的仲裁裁决的承认和执行适用该公约;(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只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认定为属于契约性和非契约性商事法律关系所引起的争议适;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1919年《国际航空公约》的缔约国,北京政府出于与协约国保持一致、维护国家领空主权及推动国内航空事业发展等方面的考虑,最初倾向有条件批准《公约》,体现出参与国际治理的积极意愿。不过,由于在关税、邮件、无线电问题上的疑虑,加上担心开放领空将扼杀中国航空业的生机,以及禁航区域难以划定等问题,《公约》批准工作最终不了了之。这一政策转变,除与当时国际法不够完善有关外,主要是因为在无法取消不平等条约的境况下,中国希望能够在旧约未涉及的领域继续维护国家主权,但由于北京政府自身存在诸多不足,筹备计划未能落实,批准新型国际公约之议遂告寝息,这表明不平等条约的存在严重束缚了近代中国参与国际治理的步伐。  相似文献   

8.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决定:批准于1996年11月7日在《防止倾倒废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的公约》缔约国会议上通过的《〈防止倾倒废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的公约〉1996年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同时声明:一、对于《议定书》第16条第2款、第5款,如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因为《议定书》的解释和适用(包括第3条第1款、第2款的解释和适用)而成为争端当事方,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书面同  相似文献   

9.
(2008年6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决定:批准2006年12月13日由第6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残疾人权利公约》,同时声明:《残疾人权利公约》条文中关于"迁徙自由"和"国籍"的规定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适用,不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关于出入境管制和国籍申请的法律的效力。  相似文献   

10.
问:中国政府是否准备向联合国有关机构提供人权两公约的有关规定在香港特区的执行情况?答:根据《中英联合声明》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有关规定,《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及《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适用于香港的有关规定继续有效,并将通过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予以实施。目前,中国尚不是该两公约的缔约国,但为充分体现"一国两制"的原则,中国政府将向联合国有关机构提供两公约的有关规定在香港特区的执行情况,以使人权公约机构及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香港特区的人权状  相似文献   

11.
一、第二十五条第三款中所提及的仲裁法庭,应由按下述方式指派的三名仲裁员组成:(一)提起仲裁程序的一方应将一名仲裁员的姓名通知另一方,另一方则应在收到通知之后40天内将第二名仲裁员的姓名通知提起仲裁程序一方。在指派第二名仲裁员后60天内,当事方应指派第三名仲裁员。第三名仲裁员不应是任何当事方的国民,也不应与前两名仲裁员的任何一位同国籍。仲裁法庭将由第三名仲裁员主持。(二)如果未能在上述规定的时间内指派第二名仲裁员,或者当事方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就第三名仲裁员的指派达成协议,该仲裁员可以应任何一方的要求,由常设仲裁法庭秘书长从不具有公约缔约国国籍的、具有国际名望的人员中选派。  相似文献   

12.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1970年3月18日订于海牙的《关于从国外调取民事或商事证据的公约》,同时: 一、根据公约第二条,指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为负责接收来自另一缔约国司法机关的请求书,并将其转交给执行请求的主管机关的中央机关; 二、根据公约第二十三条声明,对于普通法国家旨在进行审判前文件调查的请求书,仅执行已在请求书中列明并与案件有直接密切联系的文件的调查请求; 三、根据公约第三十三条声明,除第十五条以外,不适用公约第二章的规定。  相似文献   

13.
《华盛顿公约》和《纽约公约》力图构建一个公平、公正、便于执行仲裁裁决的国际机制,使任何仲裁获胜方的当事人能在任何缔约国申请裁决的承认和执行。虽然两公约的生效的确大大促进了国际投资仲裁制度的发展,但在实践中暴露出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两公约在我国的承认和执行同样存在一系列待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14.
薄茹 《北京观察》2003,(11):12-14
湿地公约科委会里的第一位中国专家“如果你知道一块湿地值多少钱,就会建立起保护湿地的意识了!”这是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崔丽娟博士对湿地评价体系简单而直观的说明。2002年11月,在西班牙瓦伦西亚举行的“湿地公约第八次缔约国大会”上,崔丽娟博士从各缔约国推荐的2000多名专家中脱颖而出,入选新一届公约科技委,成为委员会14名成员之一。这是我国第一次参加国际湿地公约局科技委员会,国家林业局网站文章称“加入公约科技委是一种荣誉,更是专家所在国自然保护科学水平和履约工作的突出体现”。“湿地公约”最初名为“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于1971年2月2日在伊朗滨海小城拉姆萨尔签订。1975年12月,“公约”在第七个缔约国递交批准书的4个月后正式生效。湿地公约科技委员会是公约局的重要组成机构,由各大洲杰出的湿地专家组成,是公约的科学与技术支柱。1996年10月,公约  相似文献   

15.
我国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05年10月27日批准通过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成为其缔约国.从我国反腐败及追究外逃人员责任的角度看,公约对我国生效后,必将推动我国与其他缔约国在国际反腐败工作中的合作.但并不是说有了该公约,我国缉捕外逃人员工作就会顺利开展,关键在于我国要以该公约为契机,将公约上的一些原则体现在我国国内法上,从而修改我国相关法律,为我国开展国际司法合作奠定良好的法律基础,能够更好地追究外逃犯罪嫌疑人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四次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和《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并同时声明对下列条款予以保留: 一、《公约》第十四条后半部分,即"他在任何其他缔约国领土内,应给以他经常  相似文献   

17.
本公约缔约国,希望创立适当方法,以确保须予送达到国外的司法文书和司法外文书在足够的时间内为收件人所知悉,希望通过简化并加快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中国残疾人》2014,(7):15-15
6月11日,在纽约参加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第七次缔约国大会期间,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会见了联合国副秘书长吴红波。  相似文献   

19.
刘佳佳 《人权》2014,(1):47-51
一.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十九条规定及其内涵 (1)《公约》第十九条:“独立生活和融入社区”“本公约缔约国确认所有残疾人享有在社区中生活的平等权利以及与其他人同等的选择,并应当采取有效和适当的措施,以便利残疾人充分享有这项权利以及充分融入和参与社区,包括确保:  相似文献   

20.
廖艳嫔 《求索》2011,(11):143-145
维也纳销售公约(1980年)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美国统一商法典的第二章“销售法”的规定。这是否意味着维也纳销售公约各缔约国倾向于接受美国的商品买卖法?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本文分析认为,美国与其他各国的经济杠杆作用,是影响商法全球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意在解释商事法规全球统一化的价值,并阐明何种法律规则应该纳入统一法的范畴。显然,两个不同法域之间的安排可能会导致协调的问题。而本文的分析认为,解决协调问题,最优的方法是适用在经济层面对他方依赖最少的国家(或者地区)的法律,而非反其道而行之。文中通过相关的博弈模型来讨论20世纪全球范围内货物销售法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