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构建公务人员的行政伦理对构建和谐社会来说,必须从人际关系、资源配置、社会认同等方面来表达。应在借鉴西方行政伦理原则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行政伦理中适合中国社会结构和伦理道德体系的合理因素,由此而构建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行政伦理。公平正义是公务员精神的价值取向,公共利益是公务员精神的目标追求,依法行政是公务员精神的实现模式。  相似文献   

2.
如何认识个人与共同体的矛盾?如何认识和解决共同体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冲突?黑格尔提出了伦理实体理论,强调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反对将个体性和整体性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但是西方社会没有普遍认同"实体性"的意义,而面临着"共同体的失落"。因为限于当时研究的条件,黑格尔未能建构起个人伦理实体,随着系统论、人格结构理论的提出,个人伦理实体建构成为可能,为自由主义与共同体主义冲突至少在个人领域找到解决之道,个体自由和德性成为建构和谐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契约精神是商品经济的内在要求,我国当前进行的市场经济建设是现代商品经济,欲保障交换的有效性和市场的有序性,法律就要符合经济规律的要求即体现契约精神,而法律的有效性即法治的实现也就有赖于民众对契约精神的认同和接受。鉴于中国伦理观念向来在法之上和伦理观念对法治实现的重要作用,契约精神的伦理和伦理观念的现代化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法治实现的制度因素是对权力的有效监督,这是社会契约理论得出的必然结论,同时这也对中国政治伦理观念的现代化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社会中,职业是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职业中所体现的精神——职业精神,在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具有各自独特的精神内涵。几百年来,职业(Calling)被看作是上帝的召唤,是个人在现世的责任和义务,这一思想在西方有着浓厚的宗教背景,它不仅一度被认为为资本主义的经济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文化环境,而且也向人们提供了一种应如何看待职业的理念和参照。本文从基督新教伦理出发来追溯"职业"和"职业精神"的内涵及历史,力图通过考察西方资本主义背后的职业精神和宗教背景,以及它作为现代敬业精神的渊源,为现代社会中的"职业精神"注入更多信仰内涵和责任意识,倡导在作为国家意识和国民意识的不同层面中,取得对职业精神的新的认同和弘扬。  相似文献   

5.
市民社会作为在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所日益形成的社会形态,是实现现代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重要功能系统;其在历史向度中展现的私人指涉性、群体指涉性、公共指涉性转向,则逐步彰显着"契约性"社会自治中所内蕴的个体伦理精神、群体伦理精神以及公共伦理精神.  相似文献   

6.
要建立现代法治国家,必须重视现代伦理精神,因为这两者是互相促进的.现代伦理精神是指符合现代法治的要求,体现了蕴含责任的自由精神、社会整体和谐基础上的个体进取精神、与效率的统一的平等精神、与法治相统一的民主精神。现代伦理精神的形成既有赖于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和民主政治的高度完善,又深刻地影响着它们.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市场经济法制建设,以促进现代伦理精神的形成;同时又应该积极主动地培育和建构现代伦理精神,以推动现代法治国家的真正建立.  相似文献   

7.
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处置中国现代社会突发性事件的伦理体系包括伦理价值定位、伦理规范体系和机制体系。价值定位是构建“合法性”政党伦理、“善治”的政府伦理以及有志业精神的执政党党员伦理的统一体。伦理规范体系是党处置社会突发性事件的伦理观、伦理规范和伦理范畴的统一。伦理机制体系包括整合机制、补偿机制、监督机制、评价机制和选择机制。  相似文献   

8.
梁漱溟认为,社会构造是文化的骨干,中国以伦理组织社会,中国文化自然是"伦理本位"的文化。在《中国文化的命运》中,他指出"伦理本位,职业分途"是中国社会构造的基本特征,这一特点导致了中国文化的二重性,一方面中国文化以"伦理情谊,人生向上"见长,另一方面又因"伦理本位"而缺乏"科学技术,团体组织"。所以,中国新文化之路应"以中国精神引进团体组织,以团体组织运用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9.
在人类历史的宏观视野中,农业社会的治理依据权力意志开展活动,工业社会的治理依据法的精神开展活动,而在后工业化过程中则显现出依据伦理精神开展活动的需求。公共管理是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的形式,它建立于伦理精神的基础之上,必然要依据伦理精神去开展社会治理活动。社会治理的效率观、法治观和权力观都属于科学观的范畴,而伦理观则是这些科学观的调节和整合因素,为科学观提供目标导向和价值定位。公共管理把社会公正的获得作为自身的基本目标,公共管理的价值就体现为提供社会公正,而公共管理伦理正是公共管理提供社会公正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伦理价值日益凸显并成为世界各国制定科技政策时必须考量的因素。科技政策的伦理价值是以人为本,其法治意义一方面是为科技工作者提供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的动力,另一方面是为科技立法提供道德支撑和伦理认同,为科技政策的选择提供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11.
任何社会都需要核心价值观的导向和维系。社会核心价值观是涂尔干"集体意识"的内核。它既对人民具有精神凝聚力,同时又为国家制度提供法理性和伦理性的支持。"共同理想"是群体认同的关键因素。因为没有民众最广泛的政治参与来凝聚的国家政治认同,"凝聚力"就是一句空话。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强调"责任伦理"和实践品性,首先在遏制腐败,缩小贫富差距上有大的作为,使人民过上殷实而有尊严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国家伦理是国家身为存在实体一定要具备伦理规范的论断,即所有的现代国家并非是由于特定个体或团体取得了统治社会上其他人的强力而被称之为国家,如同一只学会了说人话的鹦鹉如何也不能称为"人"一样,缺少国家伦理的"血肉"的任何系统也不能称之为国家。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认为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形式,其统治内容是履行公共职能,国家的阶级、社会二重性的矛盾运动构成了国家伦理的全部内容,并保证国家发展历史的最终方向,国家伦理也在矛盾运动中回归到"客观善",这就构成了国家运动的全部过程。在国家的整个运动过程中,警察制度是和平年代国家运动中最活跃的部分,鲜明体现了矛盾运动的性质和特点。因此,研究国家伦理视域下警察制度的性质对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人民警察的地位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公共行政的实质是谋取公共利益、提供公共服务。公共行政需要伦理精神的引导和支撑,这是现代公共行政的必然要求。在公共行政中凸显正义、责任、诚信、宽容、奉献的伦理精神,是实现社会和谐善治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现代性道德分化"与"伦理对立面和解",是我们今天在面临一系列的二元冲突的世界处境时建构"和谐伦理"的两个密不可分的方面.和谐伦理作为一种承认理论的基本要义是:(1)与"道德主观性"相关联的"主体自由"受个体化原理支配;(2)与"伦理承认方式"相关联的"社群认同"受总体化原理支配.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对"自由"与"认同"的道德哲学论辩,是我们今天思考和谐伦理作为一种承认理论最为直接的学术支援.这两种类型的伦理方式在全球化、高技术、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中国"和谐伦理"建构中有自己的范围和各自的语境,它们构成了一种彼此开放且相互依存的辩证联系.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社会中使用"和谐"的说法,需要作与现代政治、社会有关的释义,方能明确它的现代含义.我们可以用现代民主、宪政、法制、权利、权威等概念来解释"和谐"的现代政治含义,也可以用别类现代概念来解释"和谐"其它方面的现代意义.著名伦理哲学家马各利特(A.Margalit)在<记忆的伦理>中提出的一系列有用的伦理哲学概念,为我们解释"和谐"的现代社会人际伦理意义提供了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16.
乡镇公务员作为国家政策的直接贯彻者,其伦理导向直接影响到基层的社会稳定以及基层民众对党和国家的认同。公共行政理念以公共责任承担和公共利益维护为价值追求,以"为民务实清廉"为行政伦理导向。在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建设过程中,以公共行政塑造乡镇公务员的行政伦理是必然要求。但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道德的失约与制度的缺位共同导致了公务员行政伦理的失范。因此,应当通过德性培育与制度约束来保证乡镇公务员的公共行政伦理导向。  相似文献   

17.
当今社会中,公信力正在成为我们时代的稀缺资源,我们正面临着一场公信力危机。公信力危机势必会导致个体主观的良心泛滥,继而个体形式的普遍性被当作一种伦理普遍性的价值,形成"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的"一团和气"。公信力本身是一个极具伦理意蕴的概念,它的伦理元点是公,核心是信,表现形式在力,公—信—力辩证统一于伦理精神。自然原初状态中,公信力自在地存在于自然的伦理实体诸如家族和民族中,随着自然伦理实体的解体,公信力伦理的逻辑在市民社会中被经济、政治的世俗逻辑僭越,伦理成为经济、政治的婢女,公信力也被淹没于政治、经济的洪流之中。要化解这场公信力危机,我们必须重塑主体对公信力之"公"的伦理认同,建构"信"的伦理信念,体现"力"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8.
企业家的伦理精神一般是伦理精神在企业家身上的具体体现,是企业家对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以 及对自身道德品质的深刻领悟。本文主要是对现代企业家伦理精神的含义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19.
"伦理治理"有三义,一曰"以伦理治理"和"伦理即治理"属于传统治理范畴,"对伦理进行治理"是现代条件下伦理进入治理的题中应有之义。"伦理治理"的关键是立足于"问题治理"或"难题治理"。核心内容是对伦理与法律、伦理与伦理、伦理与道德、道德与道德、道德与法律这五种相互冲突的伦理问题或难题进行治理。如此,才不会错失"伦理治理"面向难题、求解问题的现代性本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代慈善事业滞后的伦理根源包括传统伦理根源、宗教伦理根源和现代伦理根源.传统伦理根源主要有:儒家倡导的亲情伦理是狭隘有等差的;儒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国人的功利主义;"官本位"弱化了国人的公益观念,淡化了国人的社会责任感.宗教伦理根源是宗教伦理从未占据我国的主流意识层面.现代伦理根源则是人们封闭的财产观和对待财富的矛盾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