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兰考调研期间,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做焦裕禄式的人民公仆,“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2009年4月,习近平曾到兰考参观焦裕禄事迹展,并种下一棵泡桐树,缅怀这位“县委书记的榜样”。  相似文献   

2.
蒋再秋 《学习月刊》2014,(14):117-117
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按照统一部署,我和班子成员一道,共同观看了电影《焦裕禄》。焦裕禄同志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他虽然离开我们四十多年了.但他的事迹至今让人感到震憾.他的精神始终激励着我们奋勇向前。  相似文献   

3.
柳建伟 《求是》2012,(19):60-61
焦裕禄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新中国成立以来,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不计其数,焦裕禄的知名度可以列入最高的几个。中国人熟悉焦裕禄,一是通过穆青写的发表于1966年《人民日报》上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是通过拍摄于1990年由  相似文献   

4.
35年前,“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为了治服兰考的风沙、内涝、盐碱,带领干部群众种植了一行行、一片片的泡桐树。如今,这些泡桐一棵棵粗壮繁茂,高大挺拔,在防风固沙,改壤保墒卜发挥了重要作用。像这些已经长大成材的泡桐一样,35年来,在焦裕禄精神的哺育下,兰考涌现出了一批批心系群众、勇于奉献、艰苦奋斗、正气凛然的优秀干部,县民政局局长田良贵就是一位突出的代表。“为先富帮后富穿针引线,为后富赶先富出谋划策”1984年4月初,田良贵刚当民政局长不久的一天,他随上级领导到固营乡樊集村看望贫困群众张培远。一位领导指…  相似文献   

5.
<正>焦裕禄是中国共产党培养出来的一名优秀党员干部。50多年来,我们党对焦裕禄精神的学习弘扬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尤其是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让全国人民永远记住了焦裕禄这个不朽的名字。改革开放前对焦裕禄精神的学习弘扬  相似文献   

6.
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县只工作了一年半的时间,却用实际行动铸就了感天动地的焦裕禄精神。当年他亲手栽下的一棵棵幼苗,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在中原大地根深叶茂,茁壮成长,人们亲切地称其为“焦桐”。“焦桐”是一个时代精神的象征,是矗立在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  相似文献   

7.
夜晚,我一遍一遍拜读习总书记《念奴娇·追思焦裕禄》,直到把这首词背下来。吟咏之中,我感到习总书记与焦裕禄同志的心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8.
<正>焦裕禄是人民群众的好公仆,是领导干部的好榜样。他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时,正值当地遭受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之际,他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战天斗地,努力改变贫困面貌。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积劳成疾,不幸逝世,年仅42岁。1966年2月,《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同时刊登了《向毛泽东同志的好学生——焦裕禄同志学习》的社论,在全国掀起了学习焦裕禄的热潮。  相似文献   

9.
焦裕禄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刊发了穆青与冯健、周原同志采写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1990年,李雪健主演的电影《焦裕禄》正式上映。一篇通讯和一部电影,已经把人民的好书记焦裕禄的形象深深地镌刻在人们的记忆中。用长篇小说的形式再次书写焦裕禄,还有没有必要?这是我在面对长篇小说《焦裕禄》时,不由自主产生的疑问。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5月14日,是焦裕禄同志逝世50周年纪念日。焦裕禄在河南省兰考县工作了470天,他兢兢业业工作的身影被定格在四张照片中。其实,有三张照片是由时任兰考县委办公室通讯组新闻干事刘俊生偷拍的,焦裕禄本人并不知道。由于焦裕禄为人极为低调,所以他留存下来的照片并不多。这四张照片成为后人缅怀焦裕禄的宝贵影像资料。不久前,笔者有幸结识刘俊生老人,他讲述了焦裕禄这四张照片的来由。  相似文献   

11.
从1951年到1981年的30年里,我国邮电部先后发行了五套纪念鲁迅先生的邮票,显示了这位文化伟人独一无二的地位。方寸中的鲁迅大都神情严肃,惟有在纪念鲁迅百年诞辰的“J.112”的第二枚“晚年时期的鲁迅”才有了笑容。的确,永不休战的鲁迅难得一笑,于是鲁迅微笑的照片越发难得越发珍贵了。在历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上,这套《鲁迅诞辰一百周年》的资料里只有设计人张克让的名字。我曾于1995年在《人民摄影报》、1997年在《集邮》杂志上两度在文中提及“微笑的鲁迅”本是一幅历史照片,按例应该标出原摄影人的名字。在我的印…  相似文献   

12.
王军 《党史博采》2014,(5):32-33
一 今年是焦裕禄同志逝世50周年。1964年5月14日9时45分,焦裕禄在河南郑州病逝,终年42岁。1966年2月7日,新华社、《人民日报》同时刊发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焦裕禄这个名字传遍了全国。  相似文献   

13.
穆青  冯健  周原 《共产党人》2009,(11):20-25
2009年是焦裕禄同志逝世45周年。重温1964年2月《人民日报》刊登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焦裕禄的光辉形象再次浮现在眼前……"1962年冬天,他来到当时内涝、风沙、盐碱"三害"肆虐的兰考担任县委书记,带领全县人民战天斗地,奋力改变兰考贫困面貌。1964年5月14日,积劳成疾的焦裕禄同志因肝病不治不幸逝世,年仅42岁。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想的仍然是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崇高风范。"2009年4月1日,在河南调研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专程赶赴焦裕禄纪念园,瞻仰焦裕禄纪念碑,参观焦裕禄事迹展,向焦裕禄陵墓敬献花篮,并看望焦裕禄同志的亲属,与兰考县的干部群众进行座谈。与焦裕禄子女亲属围坐在一起,习近平亲切地询问着他们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感怀着焦裕禄同志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习近平动情地回忆说,"焦裕禄精神不仅影响着你们,而且影响了几代人。1966年2月6日,人民日报刊登了穆青等同志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我当时正上初一,政治课张老师念了这篇通讯,我们当时几次都泣不成声,特别是讲到焦裕禄同志...  相似文献   

14.
<正>56年前,《人民日报》发表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让焦裕禄走进了亿万人民的心中,并影响了半个多世纪,成为所有党员干部永远学习的榜样,然而慧眼识焦裕禄的“伯乐”却鲜为人知。笔者查阅大量资料,了解到焦裕禄的老上级张申在发现、培养和宣传焦裕禄的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现将这段珍贵的历史撰写成文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5.
2014年5月14日,是“党的好干部”焦裕禄逝世50周年纪念日。自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刊发了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后,作为共产党领导干部楷模的焦裕禄,曾感动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16.
龚红果 《学习导报》2014,(15):55-55
今年是焦裕禄逝世50周年。政声人去后,丰碑民心上。50年后的今天,通过学习习总书记兰考讲话,以焦裕禄为镜,让我对焦裕禄和焦裕禄精神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懂得如何更好地做官为人。  相似文献   

17.
刘平 《学习月刊》2014,(9):15-16
近日,我怀着深切和缅怀钦敬之情,饱含热泪观看了电影《焦裕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焦裕禄下基层、访民情、赈灾救济百姓、雨夜抗洪、治沙种梧桐、带病坚持工作等一幕幕感人事迹令人感动,每一幕都让人落泪。细照焦裕禄这面镜子,在平时工作中如何笃行焦裕禄精神,做一名新时期合格的宣传干部,我认为关键要做好“五员”。  相似文献   

18.
焦裕禄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刊发了穆青与冯健、周原同志采写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1990年,李雪健主演的电影《焦裕禄》正式上映。一篇通讯和一部电影,已经把人民的好书记焦裕禄的形象深深地镌刻在人们的记忆中。用长篇小说的形式再次书写焦裕禄,还有没有必要?这是我在面对长篇小说《焦裕禄》时,不由自主产生的疑  相似文献   

19.
日前在平津战役纪念馆举办的《人民公仆干部楷模——焦裕禄精神展》,让人们能够近距离学习焦裕禄这位党的优秀干部的生动事迹,再一次受到焦裕禄精神的教育和感召。  相似文献   

20.
泡桐花开     
常常想起泡桐花,它呈紫色或淡紫色的喇叭状,没有华丽的外表、醉人的香味,却有清热解毒之功效。脑海里总是萦绕着那幅照片:一个人的遗像前放着两支绽放的泡桐花,还有一个斟满啤酒的粗瓷犬碗。然后静静沉思,心若纯水,久久不能释怀。遗像中的人普通而憔悴,祭奠的人们朴实而执著。那个人就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像一棵泡桐树,顶天立地,战天斗地,永远扎根兰考人民心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