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担负着组织和管理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教育的重大任务,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就必须建立一个新型的、高效率的国家机关,为此,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用很大的精力探索苏维埃国家机关的建设问题。他于一九一八年十二月  相似文献   

2.
列宁1923年元月和3月在《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和《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等这些为俄共(布)第十二次代表大会而写的论著中,提出了要认真改变旧机关的残余,真正革新这些机关的办法,同时4月俄共(布)召开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接受了列宁的指示,通过了《关于工农检查院和中央监察委员会的任务》的专门决议和中央监察委员会的决议。列宁在这些论著中,提出的主要改革措施是:一、充分认识国家机关及其改善的重要意义。他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困难,远未解决同时又急待解决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苏维埃政权就不可能巩固,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3.
列宁在领导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建设中,提出了改革国家机关的理论。特别是在他生前的最后二、三年里,为改善国家机关,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为无产阶级执政党改革国家机关,加强政权建设,提供了思想武器。在我们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今天,重温列宁关于改革国家机关的理论,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 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如何从国家政治制度上保证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管理国家的权力,防止和克眼新的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这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和继承者所关注的问题,也是关系到无产阶级事业成败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4.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如何进行政权建设,这是关系到能否保持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性质,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问题。伟大的列宁,在领导苏维埃政权的建设实践中,时间虽然不到七年,但提供了十分丰富的历史经验。一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的苏维埃政权,是以新的民主代替资产阶级民主的新型国家。但是,这个政权是在破坏旧社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不可能完全摆脱旧社会的影响,同时还由于刚刚建立,必然有很多不完善的东西。因此,从苏维埃政权建立的一天起,列宁就十分重视政权的自身建设,希望“有更多一些时间致力于苏维埃政权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十月革命的胜利,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列宁说:“苏维埃政权在原则上实行了高得无比的无产阶级民主,对全世界做出了实行这种民主的榜样。”(《列宁选集》第3卷第784页)但是,十月革命是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进行并取得胜利的。这种经济文化落后却贬低了苏维埃政权并使官僚制度复活,严重地妨碍了劳动群众参加苏维埃国家机关的管理。同时,苏维埃国家机关除外交人民  相似文献   

6.
列宁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认为社会主义俄国的经济能不能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和国家的机构改革。十月革命胜利后,为了巩固苏维埃政权,打退外国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防止国内反动派的破坏,适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需要,苏维埃国家机关的权力和政策,不得不高度集中和统一,在领导工作中也常常采用军事命令的手段。但是,当苏维埃国家即将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时候,原来那种在战争年代建立起来的国家机构和干部队伍就暴露出了以下主要弱点:国家机构膨胀,行政机关太多、太庞大,遇事互相扯皮,办事效  相似文献   

7.
曹明 《理论导刊》2002,(11):46-48
列宁人权思想是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思格斯的人权思想,结合无产阶级革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建设而创立的符合本国国情且具有时代特征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它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权建设和人权保障具有很重要的借鉴作用。本文在初步考察列宁人权思想总体面貌的基础上,重点阐述苏维埃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列宁的人权思想与实践,以丰富国内在此领域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
国家机关,是担负着制定社会主义建设方针、政策、法令、制度、计划及其贯彻、落实的工作部门。国家机关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以及其它各项事业的发展。可以说,没有高效能的国家机关,就没有高速度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而要求得国家机关的高效能,就非得有相应的国家机关工作责任制不可。国家机关工作责任制,是一种机关工作上科学的管理制度。它规定国家机关的各级机构和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工作权力和工作责任,协调机关工作,使每个机构和每个工作人员都能在十分明确的职责权限和职责范围内积极主动地充分发挥作用,从而取得办事的高效率。长期以来,我们各级国家机关较普遍地缺少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工作管理制度,职责不清,权限不明,造成了机关工作事无巨细,都要层层请示、汇报,也造  相似文献   

9.
列宁晚年意识到自己病情严重性后 ,决定口述自己认为是最重要的问题。他对当时党和国家的机关谈论最多的是工农检查院。从《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等文看 ,列宁面临的问题是 ,在政治上很可靠的来自工人和农民的工作人员 ,应当如何参与行政事务而不被那些政客当作摆设和附庸。在《宁肯少些 ,但要好些》中 ,列宁说 :“让我们直说吧 ,工农检查院人民委员部现在没有丝毫威信”。要改变这一状况 ,唯一能做的 ,就是提高工人和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 ,提高党和国家机关中工作人员的文化知识素养。就党和国家机关建设而言 ,是个机关文化的建设问题 ;…  相似文献   

10.
列宁一贯主张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任务是进行经济建设,提高劳动生产率,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为进入共产主义创造条件。他认为当俄国无产阶级夺取了政权,并大体上镇压了剥削者的反抗以后,苏维埃政权就必须坚决地、迅速地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去,大力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主义打下物质基础。早在1918年春天,苏维埃政权刚刚得到暂时喘息的时机,列宁即提出必须加紧国民经济建设,他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  相似文献   

11.
苏维埃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是世界上第一个全国性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它的诞生以及在其后的建设中,列宁起了决定性作用。他关于如何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一些重要论述,至今还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列宁认为:苏维埃政治体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在组织上的体现,是无产阶级赖以实现对国家的领导作用的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因此,这一政治体制就其组织结构来说:“不能是一个简单的体系”,即不可能是由单纯的国  相似文献   

12.
列宁依据党和苏维埃的监察工作经验,创立了党内监察思想。核心内容是构建科学的党内监察体系,重要任务是对党政最高领导机关和主要领导干部的监察,改革方针是中央监察委员会和工农检查院相结合,其最重要的理论特征是权力制约。列宁首创了社会主义国家以权力制约权力、以人民监督制约权力、以宪政制约权力的新模式。研究这个新模式有助于深入了解列宁有关党内民主理论的精华,有助于加强党内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13.
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带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抵抗住了内外敌人的绞杀,并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列宁的社会主义构想以及他对实现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从实践出发,用实践来纠正自己的不正确的思想。它对社会主义国家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始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的法制思想,主要体现为对资本主义社会法律的阶级本质的揭示,以及资产阶级利用法律压迫和打击无产阶级的事实的批判。列宁在领导苏维埃国家建设的实践中,就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制定苏维埃国家的宪法、进行经济立法、严厉执法等提出了重要的思想。经典作家的思想对于当代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国梦的实践有着思想启示和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领导全国政权和经济建设。列宁当即指出:“我们应当同过去诀别,着手进行真正的经济建设,改造党的全部工作,使党能够领导苏维埃的经济建设,取得实际的成就。”(《列宁全集》第2版第40卷第37页)以列宁为  相似文献   

16.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便致力于建设一个能密切联系群众并能代表群众意志的新型的国家机关。为此,列宁曾多次提出改革国家机关,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他的这一思想在1922年到1923年的最后8篇著作中表现得更加完整和明确,并把改革党和国家  相似文献   

17.
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砸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后,政权建设怎样进行?这是列宁十分重视并着力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经过几年的革命实践之后,列宁提出了改革党政机构的一系列学说。列宁的这些光辉思想,集中反映在《列宁全集》26卷以后各卷和《列宁文稿》某些篇章之中。我们今天学习、研究和运用列宁的这些重要理论,对于我们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国家机构改革和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义意和深远的历史义意。  相似文献   

18.
公开招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人事制度一项重要改革。是推行公务员制度的前奏。为了便于向公务员过渡,保证机关工作人员素质,精干优化国家机关、提高工作效率。国家人事部、中央组织部今年下发了“关于国家行政机关补充工作人员实行考试办法的通知”。公开招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已在全国展开。本文就公开招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一些问题,谈谈我们一些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求知》2017,(6)
<正>1923年1月23日列宁在病中口授了他的《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察院》一文,提出了加强国家机关建设的一些设想。事后列宁感到言犹未尽,于是又向秘书口授了《宁肯少些,但要好些》。列宁在《宁肯少些,但要好些》一文中集中阐述了改善和加强党和国家监督机关,完善监督制度的思想。这对于当前我国深入推进监察体制改革,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苏俄非常时期,针对新生政权社会主义建设中严重缺乏知识和技术人才的困难,列宁提出启用旧社会专家的思想。列宁提出启用旧军事专家以加强红军建设;启用旧的科技专家以加强苏维埃国家的经济建设。列宁的这一思想对于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特别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