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省委书记冯飞指出,要让更多土特产成为“网红”,努力打造名企、名品、名牌,实现产业、企业、产品有效衔接。海南建设农业强省,必须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走出一条符合海南实际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2.
郑志来  殷凤春 《群众》2023,(12):47-48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第三届江苏发展大会上,省委书记信长星指出,“南通、盐城、连云港是全省最大的潜在增长极,正在打造沿海经济带,构筑江苏向海发展的‘蓝色板块’”。坚持生态优先,高起点推动沿海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努力把沿海地区打造成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经济带,对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3.
赵狄娜 《小康》2024,(4):46-49
<正>聚力新征程,要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找准新时代“三农”工作着力点,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发展基层的重要方针战略,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性工程,对于实现区域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深远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聚力新征程,要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找准新时代“三农”工作着力点,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4.
薛明耀 《前进》2022,(4):18-22
<正>省委书记林武在省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全面阐述了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明确提出“晋城要建设绿色转型示范城市、能源革命领跑城市、光机电产业集聚城市,打造通往中原城市群和对接长三角的桥头堡”,为晋城在新的发展阶段描绘了新的蓝图、作出了精准定位。省长蓝佛安在全省政府系统抓落实提高执行力推进会议上提出了狠抓落实十项要求,为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夯实了措施保障。当前,  相似文献   

5.
张春萍 《群众》2022,(17):63-64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也是引领发展的最美风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下大力气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立足江都实际,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就是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产才融合理念、松绑赋能方向,为人才“最美风景”涵养“最优生态”,为引领推动江都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相似文献   

6.
决策者说     
《今日浙江》2008,(14):4-4
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实施全覆盖、多手段、高质量的培训。 ——7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习近平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推进教育培训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7.
穆希 《创造》2015,(7):28-29
<正>5个定位——坚持集群发展,打造特色园区坚持集约发展,打造高效园区坚持改革开放,打造活力园区坚持科技引领,打造创新园区坚持生态优先,打造绿色园区《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产业园区转型升级的意见》于7月中旬正式出台。《意见》明确,坚持5个原则和定位、实现7个目标、开展10项重点任务,加强政策保障和组织领导,推动全省产业园区转型升级,促进全省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同时,省政府办公厅配套出台《云南省省级以上工业园区考核办法》,进一步构建科学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云南省丽江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聚焦打造“世界文化旅游名城、乡村振兴示范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9.
高屹 《政策瞭望》2024,(2):45-47
<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人力资源和干部队伍建设,在浙江工作期间就把科教兴省、人才强省纳入“八八战略”一体推进。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大批敢闯敢干、善谋会干、真抓实干的干部”,要求“把浙江打造成为各类人才向往的科创高地”。省委坚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位置,“新春第一会”聚焦“人”这个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关键,鲜明提出着重建强高素质干部队伍、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队伍、  相似文献   

10.
晏英 《前进》2024,(1):22-24
<正>文以载道,文以兴邦。坚持“守正创新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旅产业”,“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和“用好文旅资源优势,积极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和转型发展支柱产业,打响‘旅游满意在山西’品牌”等要求,是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对推动山西高质量发展提出的实践任务。贯彻会议精神,必须按照省委的部署,在守正创新中促进山西文化事业、文旅产业大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党管人才管什么?人才工作会议决定已经明确,“党管人才主要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  相似文献   

12.
奚荣华 《群众》2020,(3):46-47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集聚了一批人才“富矿”,是创新资源集聚地。地方要打造产业高地、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必须强化与高校院所的合作,扩大人才“朋友圈”,集聚高端“智囊团”,用好“最强大脑”,实现借力发展、互惠共赢。近年来,海安市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理念,深入实施人才强市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深化与大院大所合作作为推动产业发展、促进企业转型的“关键一招”,通过组织推动、载体带动、政策撬动、创新驱动,全方位、多层次开展产学研用对接,全市1100多家规模企业与120多所高校院所建立了紧密型合作关系,一大批创新创业成果、项目、人才在海安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海安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相似文献   

13.
何应心 《创造》2022,(7):45-47
<正>新发展理念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规律进行了总结和判断,在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发挥着理论指引和导航作用。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上,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运用新发展理念指导工作和实践。各地要在局部模式探索、“中试”放大推广、全省推广运用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新发展理念的理解,不断丰富新发展理念的实践经验,把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穿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和做强的全过程和各领域,让乡村产业发展更加有效率、更加可持续、更加公平共享。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3月15日,甘肃省公安机关人才警务工程建设会议在兰州召开。甘肃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余建出席并讲话。会议指出,甘肃省公安机关要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把人才工作作为事关全省公安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性任务,大力推动实施人才警务工程,进一步优化人才引进、发现、培养、管理、使用机制,不断为全省公安队伍注入新鲜血液,为全省公安工作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着  相似文献   

15.
李义良 《群众》2024,(2):39-40
<正>元宇宙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创新和应用的未来产业。2023年10月24日,省委书记信长星在南京调研元宇宙产业,指出要高度重视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推动元宇宙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抢占新领域新赛道。2023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积极布局发展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元宇宙作为数字经济新赛道,正吸引越来越多城市布局。江苏应抢抓元宇宙产业发展机遇,发挥江苏特色和产业优势,前瞻布局关键技术研发,打造元宇宙产业融合创新发展高地。  相似文献   

16.
陈涛 《群众》2024,(4):6-7
<正>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事关保障和改善民生。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扩大国内需求,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江苏是经济大省,也是消费大省,需要更加努力在消费市场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自2021年开始,全省商务系统突出“省市县、政银企、线上下、内外贸”四个联动,多措并举打造“苏新消费”品牌,开展“苏新消费”四季系列主题促消费活动,推动消费市场回升向好。强化政策供给,推动消费加快恢复。坚持“政策+活动”双轮驱动,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重庆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明确要求,要深入推动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精准落实“五个振兴”要求,着力稳住农业基本盘,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当前,重庆市涪陵区正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新提升”战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推进“五大行动”,积极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打造乡村振兴“升级版”,以实际行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夯实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近年来,涪陵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围绕“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工作主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决守好三条底线,精准落实“五个振兴”要求,着力稳住农业基本盘,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乡村振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记者 《群众》2020,(3):15-16
1月14日至18日,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在南京召开。省委书记娄勤俭在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开幕式上指出,2020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间节点,“两个百年”目标在这里交汇,两个“五年规划”在这里交接,推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也从这里重整行装再出发。再出发,是新起点,也是动员令。推动“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再出发,要持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放思想统一思想,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在改革创新中推进省域治理,深入排查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省长吴政隆在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完成2020年“再出发”的目标任务,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必须围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强弱项,必须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相似文献   

19.
<正>10月11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人才工作会议,深入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人才工作经验,认真分析我省人才发展的新形势和任务,对落实全省中长期人才规划纲要、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人才工作作出全面部署。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儒林出席会议并代表省委、省政府作重要讲话。他强调,新的形势下,全省人才工作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加快振兴、富民强省的目标,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人才优先发展,坚持人才以用为本,  相似文献   

20.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和建设创新型省份的起始之年。全省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认真贯彻落实全省自主创新大会和全省人事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以高层次创新人才为重点,以提高人才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打造创新人才优势省份为目标,进一步完善政策,创新机制,优化环境,全面推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为提高我省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提供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