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南亚》1990,(3)
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 第四届泰学研究国际会议现在开始。 首先,我代表第四届泰学研究国际会议组织委员会,向出席会议的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位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出席今天会议,并在主席台上就座的有: 泰王国王姐干拉雅妮·瓦塔娜公主殿下, 云南省省长和志强先生,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本届会议组委会名誉主席刀国栋先生,  相似文献   

2.
《东南亚》1990,(3)
1990年5月第四届泰学研究国际会议期间,泰国驻华大使德·汶纳先生前来昆明迎接和陪同泰王国王姐干拉雅妮·瓦塔娜公主殿下,大使一到昆明就约见了云南省东南亚研究所所长陈吕范。大使说,诗琳通公主前去考察了西北丝绸之路,未能前来开会,但她很关心这次会议,并希望看到会议的论文集。大使要我所送给他们若干套论文集。会后,德·汶纳大使还专程到云南省东南亚研究所访问,陈吕范所长、谢远章副研究员和大使进  相似文献   

3.
《东南亚》1986,(1)
干拉雅妮·瓦塔娜公主殿下向来对民族文化与历史颇感兴趣。一九八五年五月,公主殿下在参观云南民族学院时,会见了同泰族同属一个语族的傣族师生,看到和泰文有相似拼写规则的西双版纳傣泐文和德宏傣那文。她在一篇访华观感里写道:“见了这两种傣文,当即产生了一定要到这些傣文的家乡去访问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4.
《东南亚》1986,(1)
澜沧江源远流长,和煦的阳光跳跃在江面上。虽是冬天,两岸却郁郁葱葱,满眼是春光。 “呜——”,汽笛长鸣。12月4日下午,泰王国国王的姐姐干拉雅妮·瓦塔娜公主殿下兴致勃勃地乘船游览澜沧江。 “我坐这条船顺流而下,就可以回国了!”船行不久,公主开玩笑地对云南省副省长刀国栋说。 “很快就可以到达。”刀国栋也不乏幽默。 澜沧江流出西双版纳后,就成了著名的湄公河,它流经缅甸、老挝、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而后注入大海。也许正是由于这两句普通的对话点出了中泰两国地理上的密切关系,使船上的中泰游客顿时沉浸在一种无比亲切的感情之中。  相似文献   

5.
《东南亚》1990,(3)
女士们、先生们: 第四届泰学研究国际会议,现在就要结束了。在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顺利地完成了这次会议的各项安排。在此,我谨代表第四届泰学研究国际会议组织委员会,向参加这次会议的各国学者,以及为会议服务的所有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6.
《东南亚》1990,(3)
本届会议东道主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大会组委会、女士们、先生们: 首先,我要对第四届泰学研究国际会议组织委员会和云南省省长给予我们的热情和亲切的欢迎表示真诚的感谢。 有幸在新德里、曼谷和堪培拉举行的开得很成功的历次泰学研究国际会议之后,又一次参加了这样一次令人惊叹的泰学研究国际会议,实为一大乐事。 如果说在曼谷、清迈或者泰国的其他什么地方举行泰学研究会议,那是没  相似文献   

7.
《东南亚》1988,(Z1)
根据1987年7月在澳大利亚堪培拉举行的第三届泰学研究国际会议的决定,第四届泰学研究国际会议将于1990年5月在我国昆明市举行。 泰学研究国际会议是由泰国学者发起的,其目的是加强世界各国对泰国的了解,增进各国泰学研究者之间的交流,推动和促进世界范围的泰学研究。泰学研究包括对泰国及泰语系民族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研究。第二届,第三届泰学研究国际会议都有我国学者  相似文献   

8.
在有关各方的大力支持下,我所于1990年5月11——13日成功地在昆明主办了“第四届泰学研究国际会议”。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名学者(其中外国学者250多名)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期间,我所所长陈吕范研究员的论著《泰族起源问题研究》以及我所编辑的《第四届泰学研究国际会议论文集》(第1、2卷)同时印出,发至与会学者手中(论文集3、4卷系在会后印出分发的)。会后,许多外国学者陆续在外刊外报上撰文,对以上各书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评论。现将德国学者沃尔夫冈·弗兰克(中文名为傅吾康)所撰一组共三篇书评译出,供有关人士参考。这组文章收集在《1991年汉学图书评论:历史学与社会科学》一书中。  相似文献   

9.
金秋十月,应第六届泰学研究国际会议组委会之邀,我参加了在泰北重镇清迈举行的第六届泰学研究国际会议(以下简称泰学会),这次泰学会选择在清迈召开,除了因为主办者清迈大学具有较雄厚的学术实力外,也因为今年恰逢清迈建立700周年庆典,在此时此地举办一个有25个国家和地区、约800名学者参加的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一方面昭示着泰国和泰学的兴盛,同时也为这座700年前的兰那古都增添了光辉。也许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深受泰国人民尊重的诗琳通公主也出席了这次会议,并在开幕式上发表了讲话,同时在招待会上与各国学者亲切交谈,还于第二天上午亲临专题组听取学者的发言,显示了泰国王室对这次会  相似文献   

10.
《东南亚》1990,(3)
由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第四届泰学研究国际会议,于1990年5月11日到13日在昆明举行。泰学研究国际会议是世界各国泰学研究者的学术聚会,自1981年在印度举行第一届会议以来,各国泰学研究者每三年聚会一次,第二届和第三届泰学研究国际会议分别于1984年和1987年在泰国首都曼谷和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  相似文献   

11.
《东南亚》1990,(3)
1990年5月26日下午,泰国西北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栖文·英盛(Cheewin Insaeng)一行专程前来云南省东南亚研究所访问。 5月11-13日,第四届泰学研究国际会议在昆明召开。泰国西北大学人文学院组成了以栖文·英盛为团长的代表团前来赴会。团员中有教师西瓦蓬·瓦他娜叻(Siwaporn Wattanarat)女士和鲁乍蓬·巴差德素瓦(Ruthjaporn Prachadetsuwat)女士。  相似文献   

12.
《东南亚》1990,(3)
第四届泰学研究国际会议已胜利结束。会议期间,中外学者发表了他们的观感。会后,会议组织委员会主席陈吕范教授和会议秘书处又收到一些中外学者的来信。各国学者普遍认为,本次会议规模盛大、内容广泛、气氛活跃,是一次富有成果的学术会议。  相似文献   

13.
1987年7月3—6日,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了第三届“泰学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云南省社科院东南亚研究所所长陈昌范(研究员),以及该所泰国研究室主任谢远章(副研究员)、综合研究室主任黄来钧(副研究员)等三人应邀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4.
《东南亚》1993,(4)
第五届泰学研究国际会议于1993年7月5日到10日在英国伦敦举行,会议地点就在伦敦大学东方和非洲研究学院(中国也有人称之为“亚非学院”)。七年前我曾在这个学院研修,学校的图书馆给我的印象特别深,说起来我做泰国研究实际上在那儿开的头,回国后写的《“南诏泰族王国说”的由来和破产》以及关于朱拉隆功改革的几篇文章,不少资料是在那里才看到的。这次应邀参加第五届泰学会议,天天进亚非学院,  相似文献   

15.
《东南亚》1990,(3)
我很高兴能有机会再次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在此主持第四届泰学研究国际会议的开幕式。 这次会议的组织召开确实很及时很合时宜,因为泰国社会目前在许多方面正经历着相当大的变化。从根本上讲,不管其结果是好是坏,泰国正由一个农村农业社会发展为一个城市工业社会。而实质上,现在的泰国社会已变得更为复杂,更加多元化。  相似文献   

16.
美国拉丁美洲研究协会(简称拉美协会 LASA)第十三次年会于1986年10月23至25日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召开。应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和美国福特基金会的邀请,我国拉丁美洲学者代表团一行六人参加了这次会议。大会和与会代表对我代表团的活动很重视。大会简报以显著的位置报道了我团的到达和代表团成员名单。拉美协会主席科尔·布拉西尔会见了全团成员,并亲自主持了《中国和拉丁美洲》专题讨论会。代表团团长、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苏振兴在会上作了中拉关系和我国拉美研究情况的报告,受到与会各国学者的欢迎。会议期间,大会计划委员会组织了三百多次专题学术讨论会。议题十分广泛,从拉  相似文献   

17.
拉吉夫·甘地自1984年10月31日出任印度总理至今已两年半。拉·甘地的对外政策路向如何?人们予以很大的关注。拉·甘地在1984年11月12日向全国发表首次重要政策讲话时郑重声明:“贾瓦哈拉尔·尼赫鲁给我们留下了一套对外政策;英迪拉·甘地非常富有创造性地丰富了这一政策;我将继续推进这一政策。”以后他又经常强调要保持对外政策的“有变化的连续性”。西方观察家认为,“连续性”指的是拉·甘地将保持与苏联的特殊关系,“有变化”则是表示他将改善和加强与西方、其中特别是美国的关系,并且努力缓和与邻国  相似文献   

18.
外国学者来我所进行学术交流的 1991年9月2日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教授卡普尔 9月10日美国华盛顿大学杰克逊国际问题学院教授尼哥拉斯·拉代 9月12日斯里兰卡班达奈克国际问题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弗农曼迪斯 10月10日美国企业研究所亚洲部主任鲁滨逊 10月11日朝鲜国际问题研究所代表团  相似文献   

19.
本书由24位拉美学专家、学者集体撰写。主编为 F·维亚尔达和哈维·F·克兰教授。1990年的第3版对原书作了充分地修改和增补。书中反映近5年拉美政治经济发展情况,探讨了拉美民主化的方向,债务危机、政治不稳定和国际毒品贸  相似文献   

20.
《西伯利亚研究》2005,32(6):78-80
第三届中俄区域合作与发展国际论坛论文选登第三届中俄区域合作与发展国际论坛开幕词张左己(4·3)在第三届中俄区域合作与发展国际论坛上的致词何秉孟(4·3)在第三届中俄区域合作与发展国际论坛上的贺词伊·普罗斯佳科夫(4·5)中俄关系与区域经济发展李凤林(4·6)西伯利亚经济与发展战略及投资项目库列绍夫(4·8)中俄两国投资合作的现状与前景邢广程,张中华(4·11)鄂木斯克州的投资优势与国际合作条件列昂尼德·波列雅耶夫(4·13)高新技术政策与俄科学院西件利亚分院科技生产联合体谢·科洛文(4·15)中俄区域合作应实现八个突破曲伟(4·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